*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3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免疫學概論 (雙語版) ISBN:9787564513863 出版社:鄭州大學 著編譯者:宋新強 劉金鋒 頁數:31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859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宋新強、劉金鋒、祁紅兵、(加拿大)Jack W Lapan編著的《免疫學概論(雙語版)》目的是想為用英語學習免疫學提供一種更實際、更讓人喜歡和更專業的方法。程度好的學生可以閱讀本書的英文部分,並參考中文譯文以檢查他們的理解情況,或參考個別單詞的中文含義。英語程度差一點的學生可以從本書的中文部分學習,並參考英文而開始掌握專業詞彙。使用這樣的英漢對照教材,在如何學習上學生和教師都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所有的英語課文和詞彙都有配套的音頻文件。它們對那些希望提高自身專業英語聽力水平的人很有幫助。同時,精心設計的插圖能使讀者更容易地從分子水平上理解相關的概念與原理。內容簡介 宋新強、劉金鋒、祁紅兵、(加拿大)Jack W Lapan編著的《免疫學概論(雙語版)》由15章組成 ,內容涵蓋免疫學的中心問題,即免疫器官、組織和 細胞、抗原、抗體、補體系統、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 體、細胞因子和細胞因子受體、免疫應答、免疫調節 、免疫耐受、臨床免疫、免疫技術等。我們有目的地 使用簡潔的語言和詳盡的插圖來強化雙語教學。通過 提供有關免疫學重要內容和相關領域專業英語方面的 訓練,本教材能真正為讀者提供一種現代的、切合實 際的學習方式。 《免疫學概論(雙語版)》是為免疫學雙語教學而 編寫,適用於綜合大學、師範院校、醫學院校、農林 院校內醫學或者生物學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 ,也可作為非生物專業的選修課教材使用,或者供從 事生命科學研究的相關人員參考閱讀。目錄 第一章 免疫器官、組織和細胞1 1 免疫器官和組織 1 2 免疫細胞 1 3 免疫技術,熒光激活的細胞分類器(FACS) 第二章 抗原 2 1 抗原的特性 2 2 影響免疫原性的因素 2 3 抗原決定簇 2 4 TD-抗原和T1-抗原 2 5 共同抗原與交叉反應 2 6 半抗原 2 7 超抗原 2 8 基因靶向技術和轉基因動物 第三章 抗體 3 1 抗體結構 3 2 抗體類別 3 3 抗體基因的多樣性 3 4 抗體的功能 3 5 單克隆抗體的製備 第四章 補體系統 4 1 補體系統的組成 4 2 命名 4 3 補體激活途徑 4 4 補體激活后的結果 4 5 溶血空斑試驗 第五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5 1 MHC結構與遺傳特性 5 2 MHC多態性 5 3 與MHC結合的?的特性 5 4 抗原加工途徑 5 5 MHC限制性 5 6 T細胞在胸腺中的生長發育 第六章 細胞因子和細胞因子受體 6 1 細胞因子和細胞因子受體家族 6 2 細胞因子受體分屬四個家族 6 3 細胞活化的機制 6 4 T細胞亞群產生的細胞因子 6 5 細胞因子網路 6 6 細胞因子網路的多重生理作用 6 7 白細胞介素-1活性的檢測 第七章 固有免疫應答 7 1 皮膚和黏膜 7 2 參与固有免疫的細胞 7 3 固有免疫的體液蛋白質 7 4 固有免疫的識別機制 7 5 固有免疫的生物學意義 7 6雙向瓊脂擴散試驗 第八章 B細胞介導的抗體應答 8 1 B細胞受體複合物、供受體及信號 8 2 B細胞活化 8 3 抗體應答的細胞基礎 8 4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分離 第九章 T細胞免疫 9 1 T細胞受體和T細胞受體複合物 9 2 T細胞庫的形成 9 3 T細胞活化 9 4 克隆擴增與效應功能的發展 9 5 細胞介導的免疫的前後關係 9 6 單向混合淋巴細胞反應 第十章 免疫調節 10 1 抗原的作用 10 2 抗體的作用 10 3 補體的作用 10 4 信號成分和分子激活的作用 10 5 抑制性信號成分和分子的作用 10 6 T細胞亞型的作用 10 7 獨特型網路的作用 1O 8 凋亡的作用 1O 9 神經內分泌系統的作用 10 10 整體調節 10 11 直接凝集反應——玻片凝集試驗 第十一章 免疫耐受 11 1 天然耐受 11 2 獲得性耐受 11 3 免疫耐受的機制 11 4 免疫耐受和臨床醫學 11 5 免疫電泳試驗 第十二章 抗感染免疫 12 1 微生物存在部位及免疫防禦 12 2 病原體保護機制 12 3 病原體引起的損傷 12 4 對不同生物的免疫 12 5 ?聯免疫吸附試驗(EUSA) 第十三章 超敏反應 13 1 分類 13 2 IgE介導的(I型)超敏反應:變態反應 13 3 IgG和IgM介導的(Ⅱ型)超敏反應 13 4 免疫複合物介導的(Ⅲ型)超敏反應 13 5 遲髮型(1V型)超敏反應 13 6 豚鼠的過敏性休克反應實驗 第十四章 移植 14 1 移植抗原 14 2 排斥機制 14 3 移植排斥的預防 第十五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 15 1 促進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的因素 15 2 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的機制 15 3 疾病的發病機理——效應機制 參考書目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