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西北地區植原體株系多樣性研究 ISBN:9787511668578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李正男 頁數:1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40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植原體(Phytoplasma)是一類沒有細胞壁的原核生物,嚴格寄生於植物韌皮部篩管細胞內,能夠引起多種植物病害並造成嚴重經濟損失。自然條件下,植原體類病害主要由刺吸式口器昆蟲傳播。本書採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對陝西省全境內相關病害的植原體種類進行了鑒定,並克隆了這些植原體株系的16S rRNA基因及部分株系的rp基因和tuf基因,從組和亞組水平明確了它們的分類地位。另外,對部分植原體株系進行了透射電鏡觀察,從形態學上確定了植原體的侵染,並對寄主植物進行了細胞病理學觀察。採用昆蟲傳毒和菟絲子傳毒的方式在溫室內長春花上保存四個植原體株系。目錄 第1章 植原體病害概述及研究進展1 1 植原體基本特性 1 1 1 什麼是植原體? 1 1 2 植原體粒子形態 1 1 3 植原體名稱的變遷 1 1 4 植原體病害的癥狀特點 1 1 5 植原體在介體昆蟲內的傳播特性 1 1 6 植原體可以通過菟絲子和嫁接傳播 1 1 7 植原體在植物內的傳播 1 2 植原體檢測和鑒定技術研究進展 1 2 1 組織學觀察研究技術 1 2 2 血清學檢測技術 1 2 3 分子檢測技術 1 3 基於多個保守基因的植原體分類現狀 1 3 1 基於16S rRNA基因的植原體分類系統 1 3 2 基於16S∼23S rRNA基因間隔區(ISR)的植原體分類系統 1 3 3 基於tuf基因的分類系統 1 3 4 基於核糖體蛋白基因的分類系統 1 3 5 基於secY基因的分類系統 1 3 6 基於secA基因的分類系統 1 3 7 基於其他基因的分類研究 1 3 8 多基因分類系統的前景 1 3 9 植原體系統分類中存在的問題 1 4 植原體功能基因組和致病機理研究 1 4 1 已測序的植原體基因組 1 4 2 Sec系統的功能 1 4 3 植原體分泌蛋白預測 1 4 4 植原體其他蛋白分泌系統 1 4 5 植原體的主要膜蛋白 1 4 6 IDPs變異和正向選擇(Positive selection) 1 4 7 Amp與昆蟲微絲形成複合體 1 4 8 Amp-微絲複合體決定昆蟲介體特異性 1 4 9 植原體致病機理研究進展 1 5 研究的目的和總體思路 1 5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 5 2 研究的總體思路 第2章 陝西省植原體病害種類鑒定與分析 2 1 陝西省植原體病害種類鑒定 2 1 1 材料與方法 2 1 2 疑似植原體病害植物材料分子鑒定 2 1 3 試驗結果 2 1 4 小結 2 2 陝西省植原體株繫系統發育和RFLP分析 2 2 1 材料與方法 2 2 2 結果與分析 2 2 3 小結 2 3 植原體的透射電鏡檢測及其形態學 2 3 1 材料與方法 2 3 2 結果與分析 2 3 3 小結 2 4 植原體資源保存 2 4 1 材料與方法 2 4 2 結果 2 4 3 小結 第3章 陝西省植原體株系多樣性研究 3 1 陝西省植原體病害多樣性 3 2 陝西省植原體株系多樣性 3 2 1 泡桐叢枝植原體 3 2 2 棗瘋病植原體和酸棗叢枝植原體 3 2 3 禾本科植物植原體多樣性 3 2 4 桃黃化植原體 3 2 5 南瓜叢枝植原體的混合侵染 3 2 6 櫻屬植物植原體病害的發生 3 2 7 16SrVI組植原體在中國的發生 3 2 8 觀賞植物植原體病害 3 2 9 扁莖類植原體病害 3 2 10 苦楝黃化和苦楝扁莖 3 2 11 國槐叢枝、刺槐叢枝 3 3 透射電子顯微鏡 3 3 1 透射電鏡的作用 3 3 2 透射電鏡的局限性 3 4 植原體資源保存 3 4 1 菟絲子傳毒 3 4 2 昆蟲傳毒 3 4 3 嫁接傳毒 3 5 結論與創新點 附錄1 植物樣品採集信息 附錄2 未提交的24個植原體株系16S rRNA基因序列 附錄3 未提交的12個植原體株系rp基因序列 附錄4 英文縮寫全稱對照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