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電影與電影表演-理念 觀點與進路 ISBN:9787010267418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萬麗萍 叢書名:浙江影視研究叢書 頁數:20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892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總結不同時期中國電影發展概況,梳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發展概貌,在呈現中國電影與電影表演藝術發展脈絡的同時,分析中國電影表演觀念、電影演員概念、電影演員素養、電影表演問題、電影人物塑造等理念和觀點的發展變化,進而探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守正創新的發展進路。作者簡介 萬麗萍,1971年生。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博士。現為浙江傳媒學院教師,浙江傳媒學院影視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視覺傳播、活語傳播、跨文化傳播、傳媒經濟、媒介集團研究。曾在《中國出版》、《出版科學》、《新聞界》、《中國記者》、《重慶社會科學》等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幾篇,主持省部級社會科學項目2項,並參与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企業合作項目在內的多項科研任務。目錄 緒論第一章 中國電影與電影表演藝術發展概貌 第一節 中國電影發展的經驗、不足與啟示 一、電影萌芽時期(1905-1931年) 二、左翼電影時期(1931-1937年) 三、延安電影時期(1938-1945年) 四、解放戰爭時期(1946-1949年) 五、十七年電影時期(1949-1966年) 六、「文革」時期(1966-1976年) 七、電影發展新時期(1977年至今) 第二節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發展概貌 一、傳統期(20世紀初至20年代中前期) 二、覺醒期(20世紀20年代後期至30年代中前期) 三、炫耀期(20世紀30年代後期至50年代末60年代初) 四、壓抑期(20世紀60年代中前期至80年代初) 五、升華期(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量 六、變型期(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的今天) 第二章 中國電影表演理念研究 第一節 電影表演觀念的發展 一、舞台表演 二、自然表演 三、紀實表演 四、無表演的表演 第二節 電影演員概念的發展 一、俳優 二、演員 三、表演藝術家 四、表演者 第三章 中國電影演員素養研究 第一節 道德修養 第二節 專業素養 第三節 文化素養 第四章 中國電影演員表演問題研究 第一節 中國傳統表演藝術的影響/121市子 一、傳統表演對電影表演觀念的影響 二、傳統表演對電影表演習慣的影響 第二節 外國電影表演的影響 第三節 演員個人因素的影響£ 第五章 中國電影演員角色塑造研究 第一節 角色準備 第二節 角色詮釋 第三節 角色創造 第四節 角色塑造優秀案例 第六章 中國電影演員創作方法研究 第一節 學習傳統,推陳出新 第二節 由情人理,由理人情 第三節 形神兼備,著重神似 第四節 情景交融,集體創作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