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生視閾下的拱北藝術 牛樂 978703074980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82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化共生視閾下的拱北藝術
ISBN:9787030749802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牛樂
頁數:2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796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拱北是以傳統中式古建為基礎,集民俗、藝術於一體的地域人文景觀,也是多元藝術文化和審美情趣的有機結合體,既包括精美的建築裝飾,也包含豐富的非物質文化。作為文明交融互鑒的文化遺產,拱北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母體,成功地融入了絲路文明的多元文化元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和表意系統,構成了多元交融的藝術文化傳承場域。 作為典型的民族藝術文本,拱北生成於多元民族社會富有歷史感的、積極的社會形塑,其豐富的文化修辭和互動實踐是文明對話的符號表徵,體現出在差異中共生、在融通中發展的文化間性特質。作為歷史與現實的綜合表徵,拱北建築是集合了自然靈韻、人文性格、社會關係的文化空間,並進一步因其內在的生產活性成為居於自然和社會之間的生態景觀,彰顯了人的靈感與創造力在歷史時空與生活世界之間的中介意義。 本書適合從事藝術學、人類學、社會學研究的學者閱讀,亦可供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的專業人士及普通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牛樂,甘肅蘭州人,文學博士。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博±生導9幣。主要從事藝術人類學、民族藝術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傳統伊斯蘭建築遺產文化檔案建設與本土化發展研究」首席專家,國家民委領軍人才,甘肅省領軍人才,曾獲得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藝學術著作獎」,2018年被文化和旅遊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目錄

導言 地方性知識與多元敘事
第一章 歷史文化與地域文化考辨
第一節 歷史演進與文化變遷
第二節 多元共生格局的形成
第三節 河湟藝術文化的繁榮
第二章 文明的傳播、對話與整合
第一節 宗教文化與人文文化背景
第二節 「門宦」與蘇菲文化的在地化
第三節 「伊儒會通」與蘇菲理論的本土化
第三章 拱北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拱北溯源
第二節 歷史資料考釋
第三節 拱北形制和功能的歷史演變
第四章 拱北的文化闡釋
第一節 藝術文化的多元敘事
第二節 文化空間與文化生產
第三節 文化修辭與符號機制
第五章 拱北建築藝術
第一節 建築布局
第二節 建築形制
第三節 建築特徵與文化內涵
第六章 拱北裝飾藝術
第一節 裝飾形制與規範
第二節 磚雕裝飾
第三節 木雕、彩繪與彩繪雕刻
第四節 習俗、規範與文化認同
第七章 田野考察與口述史
第一節 兩座新建拱北的田野考查
第二節 老藝人口述史
第三節 古建藝人訪談
第四節 拱北相關人士採訪
小結
第八章 拱北圖像志
第一節 臨夏大拱北建築群
第二節 榆巴巴拱北
第三節 穆扶提拱北
第四節 畢家場拱北
第五節 胡門拱北
第六節 華寺拱北
第七節 臨夏市其他拱北建築
第八節 積石山縣、康樂縣、東鄉縣拱北建築
第九節 蘭州靈明堂拱北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甘、寧、青地區拱北分佈統計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