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軟件的計算技術及構造實踐 蔡鴻明 于? 沈冰清 97875772100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NT$1,0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工業軟件的計算技術及構造實踐
ISBN:9787577210032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著編譯者:蔡鴻明 于? 沈冰清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80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為”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由上海交通大學蔡鴻明教授領銜撰寫。

內容簡介
本書從製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出發,分析了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工業軟件特點以及面臨的挑戰,以軟件的架構設計為基礎,從計算、信息、算法等三個維度構建了工業互聯網環境下的工業軟件構造方法框架,並基於語法級、語義級、語用級等多層次的互操作機制,結合當前主流網絡架構,闡述了計算、信息、算法、集成等方面的軟件構造技術和前沿發展趨勢。本書適合於計算機類和信息管理類的研究生學習,也可作為工業軟件領域業務諮詢、軟件開發、系統運維等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指導書。

作者簡介
蔡鴻明,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工業大學本碩博,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博士後出站。2008年獲德國克虜伯基金會”中國優秀青年學者獎學金”,2011年被上海交通大學遴選為博士生導師,2012被中國科協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15年任上海交通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2019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學軟件學院書記。主要學術兼職包括:ACM/IEEE Senior member,中國圖學學會常務理事,計算機圖學專委會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傑出會員,協同計算及計算機應用專委會執行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製造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等,並擔任多個國際期刊編輯。獲中國高校科技進步獎,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科技獎勵4項,近期發表論著200餘篇,SCI/EI收錄超過150篇,其中ESI高被引論文4篇,授權發明專利30餘項。

目錄

目錄

第1章 工業軟件概述/1
1 1工業互聯網環境下的工業軟件/1
1 1 1製造業的變化趨勢/1
1 1 2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途徑/3
1 1 3工業軟件的分類及發展趨勢/4
1 2智能互聯時代的工業軟件構造思想/6
1 2 1互聯網環境下的工業軟件構造挑戰/6
1 2 2工業軟件構造思想/9
1 3數據智能驅動的工業軟件計算框架/10
1 3 1結合雲邊端架構的計算維度/11
1 3 2面向全生命週期的信息維度/11
1 3 3混合智能推理的算法維度/12
1 3 4基於多層互操作的交互維度/12
本章 小結/12
本章 參考文獻/13
第2章 工業軟件的計算架構/14
2 1工業軟件的計算架構演化/14
2 2面向複雜軟件交互的雲邊端架構/17
2 2 1雲邊端架構/17
2 2 2雲邊端架構下工業任務的計算資源分配/18
2 3基於微服務架構的工業軟件構造/21
2 3 1微服務架構/21
2 3 2工業微服務的設計過程/23
2 3 3軟件系統的部署/26
2 4從數字孿生到元宇宙的計算架構/30
2 4 1物理世界虛擬化/32
2 4 2虛擬世界物理化/33
2 4 3虛實共生計算/35
2 4 4面向元宇宙的發展/37
本章 小結/39
本章 參考文獻/39
工業軟件的計算技術及構造實踐
目錄第3章 工業軟件的信息框架/41
3 1產品製造的信息框架/41
3 2產品維度的信息模型框架/43
3 2 1幾何模型/44
3 2 2非幾何信息模型/46
3 2 3MBD模型/48
3 2 4全光函數信息模型/48
3 3過程維度的信息模型框架/49
3 3 1產品信息資源模型/49
3 3 2產品信息模型轉換及映射/50
3 4管理維度的信息模型框架/53
3 4 1製造本體的構建及演化/56
3 4 2知識圖譜/60
本章 小結/67
本章 參考文獻/67
第4章 工業軟件的智能處理算法/69
4 1工業軟件的知識表示方法/69
4 2基於規則的工業軟件算法/70
4 2 1基於一般規則的工業軟件算法/70
4 2 2基於時序規則的工業軟件算法/72
4 2 3基於聚合規則的工業軟件算法/76
4 3基於數據的工業軟件算法/77
4 3 1基於聚類的工業軟件算法/77
4 3 2基於關聯分析的工業軟件算法/78
4 4基於深度學習的工業軟件算法/79
4 4 1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工業軟件算法/79
4 4 2基於深度置信網絡的工業軟件算法/81
4 4 3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工業軟件算法/81
4 4 4基於卷積深度置信網絡的工業軟件算法/83
4 5混合推理工業軟件算法/83
4 5 1基於本體預測推理的工業軟件算法/83
4 5 2基於反繹學習的工業軟件算法/85
本章 小結/86
本章 參考文獻/86
第5章 工業軟件互操作機制/89
5 1工業軟件的互操作技術/89
5 2工業軟件的語法互操作技術/91
5 2 1數據採集/92
5 2 2數據鏈接/93
5 2 3信息融合/94
5 2 4智能處理/95
5 2 5信息應用/96
5 3工業軟件的語義互操作技術/96
5 3 1基於數據特徵的屬性級語義處理/97
5 3 2基於知識圖譜的實體級語義處理/97
5 3 3基於領域本體的概念級語義處理/99
5 3 4基於事理圖譜的事件類語義處理/99
5 4工業軟件的語用互操作技術/100
5 4 1信息意圖的感知/101
5 4 2環境資源的配置/104
5 4 3動作行為的決策/106
5 5工業軟件的互操作前沿技術發展/107
5 5 1動態互操作技術/107
5 5 2概念互操作技術/109
本章 小結/110
本章 參考文獻/110
第6章 基於雲平臺的工業軟件構造及實踐/112
6 1基於雲平臺的工業軟件架構/112
6 1 1雲平臺架構/112
6 1 2服務平臺構建思路/114
6 1 3雲服務平臺構建技術/116
6 2船舶行業供應鏈雲平臺構造實踐/117
6 2 1業務分析/117
6 2 2信息架構/119
6 2 3技術架構/125
6 2 4典型算法設計/126
6 2 5集成交互方式/128
6 2 6平臺實現/130
6 2 7應用結果/134
本章 小結/139
本章 參考文獻/139
第7章 基於邊緣計算的工業軟件構造及實踐/140
7 1基於邊緣計算的工業軟件架構/140
7 2航天行業邊緣計算單元交互平臺構造實踐/147
7 2 1業務分析/147
7 2 2信息架構/148
7 2 3技術架構/150
7 2 4典型算法設計/152
7 2 5集成交互方式/156
7 2 6軟件實現/158
7 2 7應用結果/164
本章 小結/168
本章 參考文獻/168
第8章 應用端工業軟件構造及實踐/169
8 1應用端工業軟件構造方法/169
8 1 1工業APP的應用模式/169
8 1 2應用端軟件開發方法論/171
8 2典型案例1:基於知識圖譜的航空產品構型變更管理軟件/173
8 2 1業務分析/173
8 2 2信息架構/177
8 2 3技術架構/181
8 2 4典型算法設計/182
8 2 5軟件實現/183
8 2 6應用結果/189
8 3典型案例2:基於三維點雲的船舶彎板智能加工系統/195
8 3 1業務分析/196
8 3 2信息架構/198
8 3 3技術架構/201
8 3 4典型算法設計/203
8 3 5軟件實現/212
8 3 6應用結果/220
本章 小結/221
本章 參考文獻/221
第9章 工業軟件構造發展趨勢/223
9 1開源生態助力工業軟件發展/223
9 1 1開源軟件/223
9 1 2工業軟件的生態/225
9 2工業軟件發展趨勢和展望/232
9 2 1工業軟件面臨的新挑戰/232
9 2 2工業軟件的未來技術趨勢/232
本章 小結/237
本章 參考文獻/237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總序一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它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通過對人、機、物全面連接,變革傳統製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對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工業互聯網前沿技術叢書”是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與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共同發起,為服務”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國家重大戰略,貫徹落實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等國家政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經濟主戰場和國防建設重大需求,精準策劃彙集中國工業互聯網先進技術的一套原創科技著作。叢書立足國際視野,聚焦工業互聯網國際學術前沿和技術難點,助力我國製造業發展和高端人才培養,展現了我國工業互聯網前沿科技領域取得的自主創新研究成果,充分體現了權威性、原創性、先進性、國際性、實用性等特點。為此,向為叢書出版付出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的所有科技工作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中國正處在舉世矚目的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應用工業互聯網前沿技術振興我國製造業天地廣闊,大有可為!叢書主要彙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及企業的工程應用成果。熱切希望我國IT人員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密切合作,促進工業互聯網平臺落地生根。期望叢書絢麗的科技之花在祖國大地上結出豐碩的工程應用之果,為”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高金吉
2023年5月
前言
隨著以人、機、物互聯為基礎的工業互聯網快速興起,作為智能製造靈魂的工業軟件覆蓋了產品的設計、製造、運維以及平臺支撐等多個方面,具有領域機理高度相關、模型關係耦合多樣、處理過程動態多變等特點,使得工業軟件的開發、應用和運維都非常困難。從計算思維來說,軟件構造的核心思想是分而治之,因此在體現工業核心要素的分解基礎上各自架構實現,然後交互集成,是工業軟件構造的主要技術路線。從工業軟件面臨的挑戰出發,工業軟件構造可以分為物理世界數字化、數字要素網聯化、要素處理智能化、虛實交互融合化等關鍵環節 。本書從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面展開工業軟件構造的介紹,主要思想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1) 以物聯數據為驅動模型(數字化)。工業軟件構造時首先要實現業務的數字化,需要構建覆蓋人員、設備、物料、工藝、產品等多維度動態的信息表徵模型。(2) 以廣義互聯為計算架構(網聯化)。在工業要素廣泛互聯的架構基礎上,實現人員協聯、機器互聯、物料關聯,實現多要素及其關係的映射及組織管理。(3) 以工業機理為知識核心(智能化)。利用算法、規則、模型等方式的綜合計算推理,實現工業軟件在工業機理基礎上的智能高效處理。(4) 以多元協同為交互框架(集成化)。在集成多業務主體、多物聯設備、多狀態物料、可變粒度模型基礎上開展集成,實現數字空間到物理空間的交互融合。本書從製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出發,分析了智能互聯時代的工業軟件特點以及面臨的挑戰,面向工業軟件研發,從計算、信息、算法三個維度構建了工業互聯網環境下的工業軟件構造方法框架,並利用不同層次互操作機制實現交互集成,同時重點闡述了計算、信息、算法、集成等方面的軟件主流技術和前沿發展趨勢。本書面向工業互聯網的主流雲邊端計算架構,結合工業軟件的雲服務平臺、邊緣計算系統以及智能應用軟件等典型項目,基於開展的航天、船舶、航空等工業軟件的協同設計、異地製造、供應鏈服務平臺等構造實踐,闡述工業互聯網環境下工業軟件的計算方法和構造實踐,並討論工業軟件的開源生態及發展途徑。本書由蔡鴻明、于?、沈冰清、胡畔合著,其中蔡鴻明撰寫了第1章,第2章 2 1、2 2、2 3節,以及第3章 ;沈冰清撰寫了第2章 2 4節 以及第9章 ;胡畔撰寫了第4章 ;於?撰寫了第5、7章 ;熊熙瑞參與撰寫第6章,王鈺霄參與撰寫第8章 8 1、8 2節,朱敏參與撰寫第8章 8 3節 ;姜麗紅、曾宇欣、潘子奕為本書提供了許多支持和幫助。在此衷心感謝各位參與撰寫的老師和同學。
蔡鴻明
2024年2月
收起全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