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碳循環-從天而降的生物能源產業革命 ISBN:9787513676922 出版社:中國經濟 著編譯者:常毅軍 楊婷 鄧豐收 頁數:2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713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迄今為止,人類工業化發展的過程,也就是通過燃燒化石能源獲取其中儲備的太陽能后,重新將CO2返還到大氣碳循環系統中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創造出了偉大的工業文明成果,造就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模式,而且為地球生物的再次繁榮與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重要的物質基礎——碳。 本書從地質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等多個領域探索了大氣中CO2與植被互為消長的規律及聚煤期與貧煤期的周期性;從光合作用機理、基因工程學的角度出發,研究了在未來大氣CO2濃度快速增加的情況下,生物增長的速度、規模以及與人類相關的生態發展趨勢:生物能源成本將低於化石能源並全面替代化石能源;農業將回歸第一大產業;水利與沙漠改造工程、能源種植園將替代房地產與交通運輸業,成為最大的基礎產業;目前正在高歌猛進的許多新興產業將再次面臨淘汰;光合作用效率、濕度、降雨、可耕種面積將快速增加,沙漠面積將快速退化;糧食產量將逐年屢創新高。目錄 第一章 CO2、碳基生命與氣候循環第一節 CO2濃度與植物的發展 一、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與氧氣的產生 二、海洋生物發展階段的地球環境 三、陸生植物繁衍階段的CO2濃度 四、CO2濃度的波動降低與聚煤作用的逐漸減弱 第二節 地球植物與氣候的關係 一、氣候及碳循環模型的建立 二、溫室效應與地球生態 三、太陽活動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影響 四、光合作用在儲能和平抑太陽能方面的作用 第三節 從太原石炭一二疊系地質剖面看地球的氣候周期 一、石炭紀陸地生物大爆發 二、石炭紀森林崩潰 三、二疊紀冰期 四、二疊紀生物大滅絕 五、二疊紀末期與三疊紀早期的赤地千里 第四節 從地球歷史的角度看今天的氣候變化 一、人類時代在地球氣候循環過程中的階段分析 二、第四紀黃土的形成與后冰期時代 三、地球氣候正進入溫暖期 四、變暖、變濕、CO2上升——一個新的環境正在形成 第二章 只要太陽依然存在,地球能源永不枯蝎 第一節 太陽與地球的太陽能 一、太陽質量與核反應能量 二、太陽的年齡與壽命 三、進入地球的太陽能量與分佈 四、進入地球的太陽能的儲存與保留狀況 第二節 化石能源是地球歷史上太陽能的儲備 一、所有的化石能源均來源於光合作用 二、生物發展過程伴隨化石能源的形成過程 二、不同的生物環境形成了不同的化石能源品干 四、生物掩埋過程與化石能源的形成 第三節 可再生能源是太陽和太陽能作用的結果 一、關於地球能源的分類與評價 二、風能與大氣環流 三、水能與水循環 四、淺層地熱能 五、潮汐能 六、光伏能與生物質能 第四節 光合作用是收集、儲存太陽能的最佳途徑 一、生物能源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的比較 二、生物能源發電與風能發電的比較 三、生物能源與水能的比較 四、生物質生產與化石能源再開習 第三章 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氣圈的碳平衡 第四章 生物技術的突破與生物能源主導未來 第五章 化石能源與生物能源的互補性 第六章 蓄勢待發的生物能源產業 第七章 即將來臨的生物能源產業革命 第八章 生物能源產業革命推動下的新生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