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眾包社區知識共享參與行為及實現機制研究 ISBN:9787307238978 出版社:武漢大學 著編譯者:孟建鋒 頁數:16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683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對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相關文獻進行系統理的基礎上,對眾包社區知識共享參与行為及實現機制進行研究。首先根據網頁抓取的眾包社區數據建立複雜知識共享網路,從靜態角度對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網路結構特徵進行分析。然後基於演化博弈理論,從動態角度探討社會偏好下不同網路結構上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機制,在此基礎上構建社會偏好視角下眾包社區知識共享實現的概念模型,探究社區用戶參与知識共享的心理特徵和行為規律。最後提出促進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策略。作者簡介 孟建鋒,廊坊師範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組織行為學、管理科學等。發表論文10多篇,主持或參与教育部、河北省科技廳、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6項,參編教材2部。目錄 1 緒論1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意義 1 2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1 2 1 研究內容 1 2 2 研究方法 1 2 3 技術路線 1 3 創新點 2 文獻綜述 2 1 眾包社區研究現狀 2 1 1 眾包的界定 2 1 2 眾包社區的構成 2 1 3 眾包社區用戶研究現狀 2 1 4 眾包社區用戶研究述評 2 2 虛擬社區知識共享研究現狀 2 2 1 知識共享的內涵 2 2 2 虛擬社區知識共享的研究視角 2 2 3 虛擬社區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 2 2 4 虛擬社區知識共享研究述評 2 3 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研究現狀 2 3 1 眾包社區知識共享內涵 2 3 2 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研究現狀 2 3 3 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研究述評 2 4 社會偏好理論 2 4 1 基於有限理性的行為經濟學 2 4 2 社會偏好理論 2 4 3 社會偏好理論述評 2 5 本章小結 3 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網路結構分析 3 1 知識共享複雜網路構建 3 2 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網路拓撲結構分析 3 2 1 基於中心性的統計指標分析 3 2 2 基於聚類的統計特性 3 2 3 結構洞指標分析 3 3 研究結果分析 3 4 本章小結 4 眾包社區知識共享參与行為的演化機制 4 1 複雜網路上演化博弈研究進展 4 1 1 經典博弈理論與演化博弈理論 4 1 2 複雜網路上的演化博弈 4 1 3 複雜網路上演化博弈研究述評 4 2 眾包社區知識共享演化博弈模型構建 4 2 1 複雜網路模型的選取 4 2 2 構建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模型 4 2 3 知識共享演化策略的調整規則 4 3 不同網路結構上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 4 3 1 方格網路上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 4 3 2 WS小世界網路上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 4 3 3 無標度集聚網路上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 4 4 考慮社會偏好的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 4 4 1 考慮社會偏好的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收益函數 4 4 2 考慮社會偏好的方格網路上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 4 4 3 考慮社會偏好的 WS小世界網路上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 4 4 4 考慮社會偏好的無標度集聚網路上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演化博弈 4 5 本章小結? 865 社會偏好視角下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實現機制 5 1 理論基礎 5 1 1 計劃行為理論 5 1 2 社會資本理論 5 2 假設提出與理論模型構建 5 2 1 滿意和知識共享的關係 5 2 2 公平敏感性、滿意和知識共享的關係 5 2 3 互惠性、滿意和知識共享關係 5 2 4 利他性、滿意和知識共享的關係 5 2 5 對貢獻的認可和規範社區壓力的調節作用 5 2 6 理論模型的構建 5 3 研究方法設計 5 3 1 變數測量 5 3 2 問卷設計與預調研 5 3 3 正式問卷數據收集與整理 5 3 4 調查樣本基本情況描述 5 4 數據分析 5 4 1 描述性統計分析 5 4 2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5 4 3 相關分析 5 4 4 信度和效度分析 5 5 假設檢驗 5 5 1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 5 5 2 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5 5 3 有調節的中介效應檢驗 5 6 實證研究結果及分析討論 5 6 1 總體研究結果 5 6 2 研究結果分析 5 7 本章小結 6 促進眾包社區知識共享的策略 6 1 加強眾包社區用戶的網路結構關係管理 6 1 1 充分發揮領先用戶和結構洞的關鍵作用 6 1 2 激發一般用戶的知識共享的主動性 6 1 3 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活動 6 2 激發眾包社區用戶的社會偏好 6 2 1 激發眾包社區用戶的公平偏好 6 2 2 激發眾包社區用戶的互惠偏好 6 2 3 激發眾包社區用戶的利他偏好 6 3 對眾包社區用戶的貢獻給予足夠的認可 6 3 1 制定合理的實物價值獎勵機制 6 3 2 採取多種措施構建眾包社區情感價值認可機制 6 3 3 構建眾包社區成員社會價值認可機制 6 4 營造良好的感知社區氛圍 6 4 1 制定合理的眾包社區規範 6 4 2 構建輕鬆自主的眾包社區氛圍 6 5 構建眾包創新生態系統 6 5 1 根據眾包平台的發展階段採取適宜的激勵形式 6 5 2 增強各參与主體的歸屬感和信任感 6 5 3 建立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機制 6 5 4 以全球TRIPs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框架為指導 7 研究結論與展望 7 1 研究結論 7 2 研究局限與展望 7 2 1 研究局限 7 2 2 研究展望 附錄1 附錄2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