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 (瑞典)皮特·恩格倫 978752176702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信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
ISBN:9787521767025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瑞典)皮特·恩格倫
頁數:66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413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二十三段觸動人心的故事,一部「偉大的小說」。 書中交錯展示23個主要人物的真實經歷,在戰後,他們被人們稱為「迷惘的一代」,但這裡有他們自己的故事。他們不再是史書中冷冰冰的數字,他們的生命力推動著書中的每一個句子。 作者像在製作一部電影,把發生在西線戰壕、巴爾幹半島、東非、青島等地的故事剪輯起來,一幕幕毫無冗餘,卻又準確地喚回戰場上硝煙的氣味、被子彈射中的疼痛感,使戰爭的現場歷歷在目。 狂熱、哀愁、傷痛、希望、無助、迷茫激烈的情緒被壓縮在冷靜的文字里,然後在意想不到之處陡然釋放,每個細節都變得滾燙,使人在震撼之下久久失語,令這部書被譽為「偉大的小說」。 每一個「小人物」都值得被注視,而注視的盡頭是淚水開拓戰爭個人史的書寫新維度。 在這本書中,歷史是柔軟的,一代年輕人的青春、幻想、希望、人性或者生命,都在熠熠生輝。 切入戰爭的核心,以體驗的、感性的角度,重新認識一場改變了世界的巨變,補充常見的戰爭史中缺失的維度。 與《罪惡與夢想:第二次世界大戰個人史》聯動,譜寫20世界兩大殘酷戰爭中千百萬普通人的命運悲歌。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非虛構文學力作,也是一部戰爭史書,瑞典作家、歷史學家皮特·恩格將目光投向那些被遮蔽的小人物——通過23個來自不同階級、國家、陣營的普通人的戰時經歷,再現了那些更接近歷史真相的「一戰」故事。 戰爭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在那個狂熱的年代,幾乎每一個人都期待過戰爭。 許多人死在不為人知的地方,許多人在分食苦果,他們有過希望、憤怒、同情、悲哀,最後變成了故紙堆中的數字——他們是誰?他們不是操控戰爭的人,而是更了解戰爭是什麼感覺的普通人。 他們是亢奮或消沉的士兵、對戰爭遊戲抱有幻想的探險家、成為醫療組織司機的知識女性、後方的主婦與兒童、作家、冷眼觀察軍政人物的公務員;他們戰鬥于西線戰壕、巴爾幹半島、東非、青島等地;他們之中有的成為英雄,有的死傷,有的陷入瘋狂。 「死亡是那麼寂靜」他們的聲音不曾進入公眾的聽覺,只是在死神敲門時急切地寫著日記或書信,而皮特·恩格倫找回他們被遮蔽、被遺忘的聲音,還原第一世界大戰中的每一天。這一次,「真實」的戰爭體驗將如雪崩一般轟鳴而來。

作者簡介

皮特·恩格倫(Peter Englund) 1957年生於瑞典布登。作家、歷史學家、烏普薩拉大學教授,作品被譯成15種語言傳播在世界各地。2002年,入選瑞典學院(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機構)院士,2009年至2015年5月31日,擔任瑞典學院常任秘書。 他曾經長期在巴爾幹地區、阿富汗、伊朗從事戰地記者工作——他不是在書齋,而是在戰地獲得了更真實的戰爭體驗——他針對波爾塔瓦會戰所寫的突破性著作單在瑞典就售出超過25萬冊。他善於以個體的感受、情緒體現戰爭的複雜性,被稱為「當代講述戰術、殺戮、戰爭心理至為傑出的一位作家」「高超的說書人」。

目錄

致中文讀者
人物介紹
肖像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結局
尾聲
參考文獻
圖片

目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