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再見,抑鬱症 ISBN:9787500178422 出版社:中譯 著編譯者:(美)菲利普·戈爾德 頁數:19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388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2年統計,抑鬱症已成為僅次於癌症的全球第二大致殘疾病。目前,全球有超過3 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10年來患者增速約為18%。 本書作者菲利普·戈爾德博士是國際知名抑鬱症醫學與神經生物學研究專家,他被業界盛讚為全球抑鬱症內分泌學研究的領軍人物,以及抑鬱症綜合研究領域中的世界領先者。戈爾德博士認為,抑鬱代表了一種失控的應激反應。抑鬱症患者的大腦迴路存在結構性和功能性缺陷,這種缺陷使個體感到無助和毫無價值,無法預期或體驗快樂。抑鬱症還會對患者大腦產生影響,導致他們過早出現冠心病、中風、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症等病症。抑鬱症是一種反覆發作的疾病,如果得不到治療,病情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並且會在一生中多次複發。 戈爾德博士清晰闡述了抑鬱症伴隨的大腦損傷和複雜的激素變化,他認為,抑鬱症不僅是一種生物學上的障礙,徹底治療還必須依賴心理治療的綜合干預。戈爾德博士巧妙地融合了科學理論與臨床實踐,並穿插了他與多位在過去40年中對精神醫學領域做出劃時代貢獻的科學家的交流與洞見。同時,戈爾德博士明確指出,目前已經有30多種新藥物正在開發,這些新藥物能夠靶嚮應激系統的某些特定區域。 今天,我們對抑鬱症的認識已相當深入,並且正在運用針對其生物學根源的藥物治療。戈爾德博士在精神醫學研究領域的卓越建樹,以及他在心理治療實踐領域的深厚專業知識,使本書深具科學性及實踐性,相信能夠為廣大讀者帶來新的希望和科學洞見。作者簡介 菲利普·戈爾德(Philip W Gold),國際知名抑鬱症醫學與神經生物學研究專家,被業界盛讚為全球抑鬱症內分泌學研究的領軍人物,以及抑鬱症綜合研究領域中的世界領先者。 自1974年,戈爾德博士一直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臨床中心工作,擔任神經內分泌研究主任與內部研究項目的高級研究員,以及神經內分泌學部門的負責人。他曾榮任美國國會圖書館學者委員會(LCCS)成員,在麥克阿瑟基金會醫學網路擔綱重要角色,榮獲名譽博士學位。 戈爾德博士已在生物醫學領域發表了逾400篇科研論文,其中12篇刊載於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此外,他被英國皇家醫師學會榮選為榮譽海外會員,井榮獲杜克大學醫學院頒發的傑出校友獎。目錄 第一章 抑鬱之苦第二章 當精神醫學遇到生物學 第三章 壓力和抑鬱的關係 第四章 第一代抗抑鬱藥物的美麗新世界(1960—2010) 第五章 抑鬱症治療的藝術 第六章 遺傳、命運與抑鬱症 第七章 看得見的黑暗 第八章 激素與抑鬱症 第九章 抑鬱症的實質損害 第十章 當孩子陷入困境時 第十一章 雙相及相關障礙 第十二章 鋰劑的潛力與應用前景 第十三章 電休克療法 第十四章 致幻劑與治療 第十五章 對傳統抗抑鬱藥物的新認知 第十六章 氯胺酮的功效與副作用 第十七章 走出抑鬱 第十八章 提升複原力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