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工業文化新論 ISBN:9787509697238 出版社:經濟管理 著編譯者:劉光明 頁數:3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7338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工業文化新論》總結了我國工業企業發展進程中的光輝歷史和優良作風,探尋了工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原因,概括了工業企業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重點闡述了工業發展的先驅思想——以張之洞和張謇為代表,並結合當下社會熱點——大健康、國學、人工智慧生成式AI和教育等,探索創新的工業文化。本書旨在幫助更多的工業從業者和熱心讀者更好地了解我國工業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使工業企業在新形勢下,更好、更快、更穩地發展。作者簡介 劉光明,浙江杭州人。1995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博士后。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教授、研究員。現主要從事企業管理,仝業信用、企業文化、企業形象、企業經營戰略、品牌戰略,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研究。 2008年為青島港、西子聯合控股公司實施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獲聯合國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優秀研究報告一等獎。曾到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講過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的課程。在布拉格第十屆國際企業文化、企業形象年會上獲CI導入創新一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緊急救援中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目錄 第一章 工業文化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第一節 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 一、科技創新是工業企業的立身之本 二、企業誠信是工業企業生命的基因 三、質量是和平佔領市場的最有效武器 第二節 工業品牌文化的建設及營銷 一、工業品牌價值與品牌經濟 二、工業品牌文化的塑造與傳播 三、工業文化的特質與升華 第三節 工業文化與地域文化、經濟融合 一、探尋工業企業現代化管理 二、地域文化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三、工業經濟發展與營商環境 第二章 近代中國工業文化與改革思想先驅 第一節 改革思想的先驅 一、張之洞的先驅思想 二、張謇的先驅思想 三、對張之洞與張謇的評價 第二節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一、中學與西用 二、張之洞與中體西用 三、中體西用思想的影響 第三節 《勸學篇》之改革思想 一、舊學為體,新學為用 二、《勸學篇》之立憲、民權和議院 三、張之洞與《勸學篇》 第三章 近代中國工業文化與創業精神 第一節 創業與改革 一、清流黨到洋務殿軍 二、戊戌時期中體西用的困惑 第二節 張謇與張之洞 一、早期 二、實業期 三、立憲期 第三節 近代中國工業文化與黃石 一、黃石: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 二、張之洞與黃石水泥工業 三、張之洞推動黃石經濟發展 第四節 近代中國工業文化與漢陽 一、張之洞與漢陽 二、張之洞與「定漢神鐵」 三、張之洞與「漢陽造」之中華第一槍 第四章 工業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第一節 工業遺產 一、工業遺產價值 二、工業遺產保護與探索 三、歷史工業文化遺產 四、中國製造業(重工業)發展與中國工業文化 第二節 工業文化與工業旅遊 一、工業遺產與旅遊開發 二、工業旅遊策劃方案 三、工業文化+旅遊 第三節 工業文化多元化 一、工業多元化因素 二、工業多元化模式 三、工業多元化經營 第五章 工業文化與數字化管理 第一節 工業文化與智能化 一、人與機的關係 二、人與人的關係 三、人與環境的關係 第二節 工業文化與高新技術 一、新型能源 二、綠色技術 三、「四新」技術 第三節 工業文化與大數據管理 一、工業文化與物聯網 二、工業文化與車聯網 三、工業文化與互聯網 第六章 工業文化與工業倫理 第一節 工匠精神 一、安全為體、質量第一 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建標準、拓創新 第二節 工業精神 一、大慶精神 二、「兩彈一星」精神 三、載人航天精神 四、航空報國精神 第三節 工業生態文化 一、大健康產業 二、工業與生態循環經濟 三、工業文化與可持續化 第七章 工業美學與工業文化創新 第一節 工業美學 一、美學原則 二、品質原則 三、滿意原則 第二節 工業VI設計流程及識別系統 一、品牌設計原則 二、基本原則和要素 三、工業VI設計流程及識別系統 附錄1 工業心理學與華為的新質生產力和文化再造 附錄2 用新質生產力開發企業VI系統 附錄3 推動企業誠信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者 附錄4 金棒集團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韌性生長 附錄5 國網新源浙江縉雲抽水蓄能電站創新發展 附錄6 三星集團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附錄7 天喜控股集團工業文化 附錄8 浙江縉雲金馬遜與創新文化融合 附錄9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人民電業為人民 附錄10 榮事達:「和商」的踐行者 附錄11 江蘇黑松林粘合劑廠有限公司:修己、安人、聚和 附錄12 萬向集團:為員工創造前途,為社會創造繁榮 附錄13 青島港:精忠報國,質量強港 附錄14 東風汽車:公民文明公約共築楚「和」文化 附錄15 淮南八公山豆製品有限公司與劉安《淮南鴻烈》 附錄16 西子控股集團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附錄17 瑞福油脂公司實施倫理憲章。踐行知行合一 附錄18 河南金譽的高質量管理——誠信制勝 附錄19 工業文化書畫攝印巡迴展——吳昌碩、沙孟海名家創作思想在工業設計及CI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