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14輯) 謝清果 鐘海連 97875225299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九州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第14輯)
ISBN:9787522529974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謝清果 鐘海連
頁數:28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898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由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與中鹽金壇集團聯合組織編輯。內容以彰顯中華文化的本土化傳播為特色,分為「文明互鑒與中華文化傳播」「華夏傳播理論新對話」「華夏人際傳播形態與智慧」「中華元典傳播研究」等版塊。本書致力於人文社會科學與本土傳播學的學科交叉融合梳理與研究,努力將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建構中國傳播學理論體系相結合,立足中華本土文化的立場,與世界最前沿的先進傳播學理論實現融合發展,力爭形成傳播學的中國作風與中國氣派。

作者簡介 謝清果,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學學科帶頭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兼任華夏傳播研究會會長、福建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傳播學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華夏文明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主編有《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華夏傳播研究》《中華老學》等集刊,並主編有《華夏文明傳播研究文庫》《華夏傳播學文叢》《經典與傳播研究叢書》《兩岸關係與海峽傳播研究文庫》《華夏傳播研究論叢》等五套叢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華夏文明傳播的觀念體系、理論體系與當代實踐研究」等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項、參与國家重大項目4項,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華夏自我傳播的理論建構》《華夏傳播學引論》《華夏傳播研究:媒介學的視角》等著作30部,5次榮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目錄 文明互監與中華文化傳播(主持人:張宏鋒)
「西洋」與「本土」的和弦——林語堂媒介批評實踐與特徵論略
跨文化傳播視域下北美漢學家與中國文化對話焦點當議——以西利爾·白之的中國戲曲思想為對象
中國古代牌坊的時間偏向——兼與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論隔空對話
文化互鑒的見證:絲路語境下的中華文化影響
華夏傳播理論新對話(主持人:姚錦雲)
《花木蘭》動畫改編真人:中國觀眾為何不叫好?
對電影媒介與視覺符號適配問題的思考
作為媒介的功夫身體:競技武術傳承的範式與體系初探
潮汕僑批與中國人「下南洋」:重審傳播的傳遞觀和儀式觀
華夏人際傳播形態與智慧(主持人:伍茂國)
華夏「諫諍」說服模式下的《封建論》比較研究
《紅樓夢》中的人際傳播:禮物的流動與劉姥姥進賈府
跨流派傳播:《韓非子》與《莊子》寓言的互文性研究
中華元典傳播研究(主持人:施宇)
築以傳神:中國古典建築藝術的元典傳播效果研究
中華元典碑刻傳播的歷史面相與當代價值——基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的考察
邀「詩」入「劇」:中華元典的影視呈現與意義生產
《流浪地球2》研究(主持人:付永春)
《流浪地球2》:孤兒、文明與紀念碑
文化循環視角下中國科幻電影的意義構建——以《流浪地球2》為例
中華文明國際傳播研究(主持人:王婕)
論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跨文化傳播的困境與對策
跨文化傳播中的巴蜀文化:多維價值、現實困境與提升路徑
新媒體與文化傳播研究(主持人:趙立敏)
嵌入與耦合:媒介可供性視角下新媒體參与鄉村政策傳播的機制與效果
多模態視闕下健康科普短視頻的影像實踐、現實問題與進路
藝術傳播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構(主持人:張艷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中藝術傳播角色定位與責任擔當
影像傳播中的民族共同體建構策略研究——以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和《索瑪花開》為例
中華武俠文化的跨媒介共同體敘事及其經驗啟示——從《少林寺》現象說起
國學新知(主持人:陸元祥)
大道和同學——大道和生學的升華與歸宿
《易經》的和同實踐及共同性進路——以同人、大有為參照
簡評錢耕森先生「大道和生學」
「大道和生」視域下的內丹修鍊之「和」——以《鍾呂傳道集》為中心
鹽文化傳播研究(主持人:鄭明陽)
梁啟超論管子鹽政
清中晚期南陽府鹽政與改革——兼以透視河東鹽政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