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脈診-從初學到提高 (第2版) ISBN:9787117359436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徐培平 頁數:30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273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臨床實際,針對學習脈診中經常面臨的兩大問題:脈象的掌握和脈診的臨床運用進行了探討。全書分為上下兩篇。 上篇診脈基礎篇,主要是對脈學有關理論的探討,對脈診原理和寸口分候臟腑法依據進行了闡述,提出了較有新意的看法;介紹了一些至今在民間仍有所運用的古脈診法,如遍診脈法、氣口九道脈法等;闡述了脈診臨床運用方法,包括指力脈診方法的運用及症脈同辨臨床運用方法等,對脈診其他臨床運用面臨的問題也進行了闡述。下篇診脈提高篇,主要是病脈的診辨及論治,以八綱二十九脈分類展開。重點論述了脈象辨析及體會,並結合古今醫家脈案案例詳解症脈合參在臨床運用的具體方法。 本書既有對傳統脈學原理和臟腑分候理論的新探索,也有對脈診臨床運用的體會及二十九種脈象的辨析和症脈辨治方法的思考。本書有關指力取脈法的內容有助於學習脈診者在脈象的辨識方面的掌握;「脈症同辨」的思維方法也有助於初學脈診者在臨床上更好地運用脈診方法,是一本較為實用的脈診學慣用書。本書可供臨床中醫、中醫藥院校師生以及中醫愛好者參考。作者簡介 徐培平,1971年4月生,江西上饒人。1994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溫病學)博士,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感染病(熱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溫病學(疫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抗病毒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在中醫藥領域工作近30年,對中醫藥基礎和臨床耽嗜不誤,以中醫藥繼承和創新為己任,在中醫營衛及經方理論與臨床運用方面的研究有所心得,發表相關專業論文近60篇,獲發明專利1項。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病毒性疾病(溫病疫病)的中醫藥防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出版專著有《脈診:從初學到提高》《小郎中跟師筆記3:精準脈診研習錄》。目錄 緒論——學習脈學中的思考一、學脈要看什麼書最易懂和易入門? 二、診脈姿勢 三、平脈是怎麼樣的? 四、切脈的一些技巧 五、寸關尺臟腑配屬 六、診脈的方法 七、以脈診病與以脈辨證 八、脈象辨識問題 九、芤脈主瘀 十、浮、沉二脈的辨識 十一、脈象與八綱的應用 十二、四診合參、脈證同辨 十三、憑脈診斷用藥 上篇 診脈基礎篇 第一節 脈診原理新論 一、血脈中的營衛變化是脈診的依據 二、經絡學說是中醫脈診的理論基礎 三、脈診是如何通過營衛察知臟腑氣血的? 四、寸口脈診與營衛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寸口脈診分候法 一、寸口脈分候臟腑的方法 二、寸口分候臟腑原理及分歧 三、寸口脈候臟腑之氣 四、寸口分候臟腑的劃分 五、寸口分候臟腑原理新析 六、寸口診脈及分候臟腑的現代解釋 第三節 古脈法 一、遍診法 二、寸口、人迎、趺陽三部診法 三、獨取寸口脈法 四、氣口人迎對比診法 五、氣口九道脈法 第四節 持脈的方法 一、診脈時間 二、診脈體位 三、定脈位 四、調息 五、運指 六、指力和力度 七、診脈注意事項 第五節 學習脈診必知的幾個問題 一、掌握脈象是脈診的前提 二、學脈當先學好指力脈法 三、記憶背誦脈名脈象 四、察營衛氣血病機,別脈「位」「數」「行」「勢」 五、掌握正常五臟四時脈象 六、脈象的「八綱辨證」 七、憑脈診的是什麼? 第六節 指力取脈法 一、「浮、中、沉」取脈法 二、菽權取脈法 三、浮中按沉法 第七節 識別脈象要素 一、脈象要素 二、臨證脈象要素分析舉例 三、關於脈象的簡化 第八節 診脈辨證方法 一、察獨 二、察胃、根、神 三、辨求陰陽 四、察相兼脈 五、辨病位求病機 第九節 如何辨別脈之胃、神、根 一、脈之胃氣 二、脈之神氣 三、脈之有根 四、真臟脈、怪脈 第十節 如何掌握婦人脈象 一、男女脈象生理差異 二、月經脈 三、孕脈 第十一節 脈診臨床運用方法 一、脈症同辨 二、脈象的定位和定性 三、脈症合參 四、脈證順逆 第十二節 掌握四時五臟脈 一、正常脈象與四時五臟脈 二、四時五臟脈的臨床運用 下篇 診脈提高篇 第一節 浮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與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二節 沉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與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三節 伏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與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四節 牢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與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五節 長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六節 短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七節 虛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八節 實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九節 微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節 弱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一節 濡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二節 遲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三節 數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四節 疾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五節 緩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六節 動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七節 結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八節 代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十九節 促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二十節 細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二十一節 洪脈 一、脈象辨識 二、脈象體悟 三、脈理及主病 四、症脈辨治案例 第二十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