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醫案學經典 杜義斌 978711735905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衛生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五十醫案學經典
ISBN:9787117359054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杜義斌
頁數:21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891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依託自己讀書、跟師、臨床成長經歷,選取近年療效卓著的50個醫案,聯繫中醫經典理論、跟師所學和臨證感悟,以案釋經,以經說案。將這些醫案診療過程中所關聯的中醫理論、學術觀點、辨證思路、方葯特色、經驗教訓、學習體會和思考感悟結合中醫歷代著作相關理論進行系統化、規範化深入解讀,涉及《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熱論》《溫病條辨》《脾胃論》《景岳全書》等多部中醫經典醫籍,內容深入淺出,實用性強。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作者診治和跟師學習的50例醫案,以《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熱論》《溫病條辨》《脾胃論》《景岳全書》《郝萬山傷寒論講稿》《熊繼柏講內經》等35部經典醫籍和歷代著名中醫學家的著作為學習對象。引用上述著作的理論、觀點對醫案診療過程中所關聯的辨證思路、方葯特色、經驗教訓、學習體會和思考感悟進行解讀和闡述,以案釋經,以經說案。選取討論的問題不求全,不求大,不求奇,多是臨床運用的中醫原創性理論、臨證經驗和診療特色,力爭做到從臨床中來,到經典中去,再回到臨床中升華提高。病案涉及神經、心血管、消化、運動、呼吸、風濕免疫、腎臟、皮膚疾病及傳染病等多系統疾病,多數是一診知、二診效、三診已的常見病案,部分是輾轉求醫的頑固舊疾,個別是性命攸關的危急重症。這些醫案以真實性為選取的前提條件,以可讀性、啟發性為主要標準。

作者簡介

杜義斌,醫學碩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為第四批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工作繼承人,當選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榮獲全國第四屆「白求恩式好醫生」、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雲南省「萬人計劃」名醫、雲南省名中醫、雲南省優秀醫療衛生人員等稱號,為首屆雲南省中醫藥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老年病重點中醫專科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老年病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老年病區域診療中心學科帶頭人、雲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先後拜省級名中醫龍祖宏教授、嚴繼林教授,國醫大師熊繼柏教授、張震教授、呂仁和教授、伍炳彩教授,以及首都國醫名師劉景源教授為師並跟師學習。 從事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30餘年,擅長診治中醫內科疾病。主持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發表科研論文50餘篇,主編專著4部。

目錄

一、皮膚熱如火炙案——「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二、乏力肢倦、關節疼痛案——《素問·湯液醪醴論》「五臟陽以竭也」的臨床意義
三、眩暈耳鳴案——「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四、肺癌咳喘、咯血案——治療惡性腫瘤病須處理好正邪關係,養正徐圖
五、肺癌咳嗽案——顛倒散,臟病治腑的臨床實踐
六、痿證案——對《素問·痿論》治痿三原則的學習理解
七、腦鳴案——「濕與溫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竅為之壅塞,濁邪害清也」
八、腎病綜合征案——「陽勝則身熱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九、皮疹紅斑案——複習《素問·至真要大論》九條火熱病機及潛陽封髓丹的應用
十、口甜、口苦案——《素問·調經論》「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之正確理解
十一、頑固性咳嗽案——學用陳士鐸之「引火湯」
十二、慢性咽扁桃體炎案——「熱病救陰猶易,通陽最難。救陰不在血,而在津與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十三、全身肌肉筋骨酸痛案——麻黃湯、桂枝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白朮附子湯)與甘草附子湯的區別與聯繫
十四、不寐案——不寐勿忘治肝,調神勿忘「五臟神」
十五、耳鳴、耳聾案——「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十六、太陽少陽合病案——桂枝湯的六種適應證及我對桂枝湯的新思考
十七、十年血管炎案——從太少兩感證談六經皆有表證
十八、頭皮皸裂、脫髮案——肝臟與人體皮膚、毛髮健康的關係
十九、嗜睡、頭昏案——熟練掌握和應用多種辨證論治方法是對一個臨床醫生的最高要求
二十、自汗、盜汗1年余——談談「援葯」的概念與用法
二十一、三年水腫案——當歸芍藥散「去宛陳莝」用經方
二十二、皮疹瘙癢案——療效高低與經方、時方或自擬方無關
二十三、三年口腔潰瘍案——從劉完素的「火熱論」到李士懋的「鬱熱論」
二十四、頭痛案——李東垣補中健脾,昇陽瀉火法及陰火理論
二十五、三年盜汗案——「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
二十六、七年頑固性頭痛案——療效是評價處方的金標準
二十七、口腔潰瘍案——「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
二十八、重度惡寒案——表裡、虛實、寒熱的辨別
二十九、口乾案——「太陰陽明為表裡陰陽異位所從不同,故病各異也故陽道實,陰道虛。」
三十、單側耳鳴案——從典籍中探尋理論指導,從脈症中尋找辨證依據
三十一、舌尖疼痛案——「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其故何也?」
三十二、下肢寒冷、足跟疼痛八年案——「故陽蓄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
三十三、急性胃腸炎發熱休克案——少陰寒化證常用方的聯繫、區別與應用
三十四、尿頻,小便不利三個月案——簡約而不簡單的「五苓散」
三十五、五年紫癜案——相反的治法協同產生的療效該如何說理
三十六、反覆腹瀉案——吳佩衡先生應用附子和四逆輩的經驗
三十七、全身疼痛畏寒案——為何說潛陽丹與白通加豬膽汁湯皆為助陽通陰的同類方劑
三十八、失眠、五心煩熱案——雲南名醫姚貞白先生的十九個逍遙散加減方
三十九、慢性乙型肝炎案——治療肝病須處理好肝脾、氣血、正邪關係
四十、肝癌腎轉移水腫黃疸案——辨識主症,以症尋機;謹守病機,各司其屬
四十一、脅痛、黃疸2個月案——少陽陽明合(並)病與少陽熱實證的區別
四十二、痞證案——驗方也可成經典
四十三、耐葯菌感染高熱、肺炎案——對太陽少陽太陰合病證及「神不使」的理解
四十四、重症胰腺炎、急性腎功能不全、重度血小板減少、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案——少陽、陽明、太陰並治七天恢復
四十五、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案——附子瀉心湯止血建奇功
四十六、冠心病心絞痛、心衰案——《金匱要略》胸痹病的九大方證
四十七、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征案——中醫治病須堅持整體觀和辨證觀,治病須有主見與定力
四十八、右腹股溝腫塊伴下肢嚴重腫脹、皮膚硬結案——醫者貴在明理,明理方能辨證求因,審因論治
四十九、更年期綜合征案——「大方復法」的實踐體悟
五十、二尖瓣脫垂並心功能衰竭,腎衰竭案——漫談中醫「火神派」和附子在老年病臨床應用經驗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