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江南水域環境改造與社會影響研究-1840-1980 ISBN:9787309172362 出版社:復旦大學 著編譯者:張根福 梁志平 吳俊范 頁數:3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24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搜集和利用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礎上,分專題對近現代江南水域環境改造研究中的薄弱環節,如近代以來水質環境的時空變遷、城市化初期水環境問題的產權因素、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在華人中推廣和入城阻力、民國時期工業廢水污染與社會應對、浙西水利議事會的成立與改組,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自然肥料生態失衡與化肥使用、「大躍進」時期的聯圩並圩、20世紀六七十年代禁墾下的「圍墾潮」、南太湖地區?港的疏浚與治理等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以揭示近代以來江南水域環境改造對社會和生態變遷的重要影響。由此得出:水域環境改造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在考慮經濟、社會利益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生態利益,努力做到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作者簡介 吳俊范,女,河南滎陽人,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7—20世紀長江三角洲海岸帶環境變遷史料的搜集、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兼任日本東亞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歷史學會理事等職務。獲全國優秀百篇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等。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歷史自然地理、區域環境史、歷史地理信息系統(HGIS)。出版著作《長江三角洲海岸帶歷史地理考察研究》《水鄉聚落:太湖以東家園生態史研究》等。在《近代史研究》《學術月刊》《史學月刊》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目錄 緒論一、選題的緣起與價值 二、學術界研究現狀 三、研究對象與時空範圍 四、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五、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第一章 近代以來太湖流域水質環境時空變遷及其驅動因素分析(1840—1980) 一、相關水質環境變遷資料及處理 二、近代以來太湖流域水質環境時空變遷過程 三、近代以來太湖流域水污染原因分析 四、近代以來太湖流域水質環境生態機制變遷 第二章 似公非公:近代上海城市化初期水環境問題的產權因素 一、傳統時期河流產權的「似公非公」 二、上海城市化初期河流產權的轉讓 三、河流產權管理的調整與水環境問題的初現 四、小結 第三章 水的政治:以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在華人中推廣和入城阻力為中心 一、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早期推廣活動與學界對推廣阻力的認知 二、誤讀的自來水工藝:晚清是沙濾,無消毒 三、自來水傳播歷史:1883年前已有廣泛傳播 四、曇花一現的「毒水」謠言:水夫利益表達與各方應對 五、「利權」爭奪與自來水入城的夭折 六、結語:話語空間的生產與利益的表達 第四章 救國與救民:民國時期工業廢水污染與社會應對——基於嘉興禾(民)豐造紙廠「廢水風潮」的研究 一、反反覆復:禾(民)豐造紙廠「廢水風潮」 二、「廢水風潮」持續的背後:「工業廢水」不視為「環境」問題 三、實業救國:對待工業廢水的社會背景 四、河道是「廢水桶」:「救國」壓倒「救民」背景下的工業化 第五章 水利主導權之爭:近代浙西水利議事會的成立與改組 一、水利經費與治權之爭:浙西水利議事會的籌設 二、統籌地方水利工程:民國前期浙西水利議事會的運作 三、水利行政統一:浙西水利議事會的改組 四、結語 第六章 1927—1937年上海華界地區衛生改良活動探析——以上海市衛生局為中心 一、衛生改良活動的緣起 二、衛生行政職能的優化 三、醫療機構的整合與新設 四、衛生宣傳與疫病防治 五、結論 第七章 近現代太湖流域的自然肥料生態失衡與化肥使用 一、20世紀前半期:自然肥料為主及地力的維持 二、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自然肥料生態失衡 三、20世紀60年代后:以化肥為主導及其生態效應 四、結語 第八章 「以農為綱」:大躍進時期太湖流域的聯圩並圩 一、從小圩體繫到聯圩並圩 二、聯圩的規模與圩區的改造 三、聯圩並圩的生態與社會效應 第九章 禁墾下的「圍墾潮」: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吳縣的湖盪圍墾 一、湖盪禁墾政策 二、20世紀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初的「圍墾潮」 三、禁墾中出現「圍墾潮」的成因 四、「圍墾潮」的消退與墾區退耕利用 五、湖盪圍墾的後果 六、小結 第十章 南太湖地區?港的疏浚與治理(20世紀60—80年代) 一、淡港與淡港圩田體系 二、20世紀60—80年代南太湖地區淡港的整治 三、反思與教訓 結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