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以法律拯救海洋-海洋環境保護的國際法律框架 ISBN:9787522832814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詹姆斯.哈里森 叢書名:武漢大學邊界與海洋問題研究譯叢 頁數:36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22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海洋環境保護涉及的核心問題和相關國際法律文書進行了系統性評估,並統籌兼顧發展和海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明確了全球海洋治理的主要趨勢。本書從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詳細分析開始,探討了主要的全球和區域條約及相關文書,這些條約和文書旨在防止、減少和控制航行、海底開發、捕魚、傾廢,以及陸上活動、海洋噪音和氣候變化等新因素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損害。作者簡介 吳蔚,女,湖北蘄春人,法學博士,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副教授,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副研究員,劍橋國王學院兼職青年研究員,劍橋勞特派特國際法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歐盟伊拉斯謨項目學者。 研究方向:國際法、海洋法、人工島國際法問題、維權執法、外交禮儀與談判。在CSSCI等國內期刊發表十多篇論文,並受中央國家機關和部委委託,主持或參与國家課題十項以上。曾參与國家部委多項專家諮詢會議,諮詢報告獲得部級及以上領導的批示多項。擔任中央外辦海權局、中國交通運輸部、武漢理工大學海洋工程學、北京中電科海洋信息技術研究院的專家庫法律諮詢專家。擔任多個國內CSSCI刊物和國際SSCI期刊的匿名審稿專家。 擔任武漢大學本科生通識課「外交禮儀與談判」課程教學,此課程被學生譽為武大「十大網紅課」之一,多次參加外交禮儀學行業會議,闡述外交禮儀與涉外法律人才培養之間的重要關係,為培養卓越法律人才貢獻力量。目錄 1 引言1 1 海洋環境的主要威脅 1 2 海洋環境保護是人類共同關切之事項 1 3 國際法與海洋環境保護 1 4 國際法淵源與海洋環境保護 1 5 本書大綱 2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海洋環境的保護與保全 2 1 引言 2 2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談判 2 3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法律框架的性質 2 4 結論 3 將海洋生物多樣性納入海洋法主流 3 1 引言 3 2 《生物多樣性公約》 3 3 其他全球性自然保護條約 3 4 區域性海洋條約與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 3 5 結論 4 陸源海洋污染 4 1 引言 4 2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海洋污染的陸地來源 4 3 解決陸源海洋污染問題的全球框架 4 4 陸源海洋污染源區域合作 4 5 結論 5 海上廢物傾倒 5 1 引言 5 2 傾廢制度的範圍 5 3 《海洋法公約》關於傾廢的規定 5 4 全球性傾廢規則 5 5 加強區域層面的傾廢制度 5 6 結論 6 航運對海洋環境的威脅 6 1 引言 6 2 對來自船舶的海洋環境威脅的國際監管制度框架 6 3 國際航運標準在保護海洋環境中的運用 6 4 航運標準的實施和執行 6 5 航運事故的防備和反應 6 6 結論 7 漁業與海洋生物資源的養護 7 1 引言 7 2 依據《海洋法公約》進行漁業捕撈 7 3 保護和管理海洋生物資源法律框架的全球發展 7 4 區域機構在保護和管理海洋生物資源方面的作用 7 5 海洋生物資源特別養護制度 7 6 結論 8 國家管轄範圍內外海底活動的環境規制 8 1 引言 8 2 沿海國關於海底活動和設施的權利與義務 8 3 與石油和天然氣開發有關的國際規則、標準和建議的辦法及程序的制定 8 4 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海底活動 8 5 結論 9 應對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9 1 引言 9 2 國際氣候變化機制 9 3 《海洋法公約》對解決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問題的意義 9 4 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領域性方法 9 5 結論 10 面向國際層面的海洋綜合管理 10 1 引言 10 2 海洋環境保護機構間特別合作與協調 10 3 區域作為機構間合作與協調的基礎 10 4 促進海洋環境保護合作與協調的全球框架 10 5 再論國家管轄範圍以外區域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合作與協調 10 6 結論 11 國際法在拯救海洋中的作用和法律框架未來面臨的挑戰 11 1 海洋環境保護的國際法律框架的多面性和多層次性 11 2 國際環境法的一般原則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框架的影響 11 3 海洋環境保護的動態國際法律框架 11 4 海洋環境保護的國際法律框架面臨的持續性挑戰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