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 ISBN:9787121483974 出版社:電子工業 著編譯者:杜雨 王謨松 張孜銘 頁數:2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24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人工智慧驅動科學創新(AI for Science)帶來的產業變革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本書聚焦於人工智能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電子科學、能源科學、環境科學五大領域的交叉融合,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對基本概念、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進行了全面的介紹,讓讀者可以快速掌握AI for Science的基礎知識。此外,對於每個交叉領域,本書通過案例進行了詳盡的介紹,梳理了產業地圖,並給出了相關政策啟示。 本書適合所有關注人工智慧技術和產業發展的讀者閱讀,特別適合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電子科學、能源科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的政府工作人員、科研人員、創業者、投資者等參考。作者簡介 張孜銘,北京大學管理學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金融工程碩士,華中師範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雙學士。未可知文化科技聯合創始人,科技孵化器Quadratic Acceleration Quantum(QAQ)合伙人,元宇宙教育實驗室智庫專家,元宇宙前沿大講堂特聘主理人。著有暢銷書《AIGC:智能創作時代》《WEB3 0: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目錄 第1章 人工智慧驅動的科學創新第1節 什麼是AI for Science 1 生活中的AI與科學家眼中的AI 2 AI for Science的參与角色 3 AI for Science的應用領域 第2節 AI for Science的底層邏輯:科學創新的新範式 1 傳統科學創新的四種範式 2 科學創新的新範式:人工智慧驅動 第3節 為什麼要發展AI for Science 1 科研視角:助力搭建平台科研模式 2 產業視角:用摩爾定律打破反摩爾定律困境 3 政策視角:國家發展戰略的需求 第2章 AI for Science的技術支撐 第1節 理論:雙科研模式的生長 1 牛頓模式與開普勒模式 2 雙模式的發展瓶頸:維度災難 3 人工智慧助力解決科研瓶頸 第2節 數據:在科技發展中加速積累 1 科技的進步推動科研數據加速積累 2 人工智慧的發展推動科研數據加速積累 第3節 演算法:理論模型的實踐和落地 1 機器學習演算法促進維度災難問題的解決 2 大語言模型帶來全新的科研機遇 第4節 算力:基礎設施的持續進步 1 算力基礎設施的發展歷程 2 AI for Science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 第3章 AI與材料科學 第1節 「AI+材料科學」的發展背景 1 AI對材料研發模式的革新 2 「AI+材料科學」的推進器:材料基因工程 第2節 「AI+材料科學」的落地應用 1 傳統材料:金屬、有機等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2 新型材料:納米、超導等材料的發現 第3節 「AI+材料科學」的相關技術 1 高通量材料計算模擬 2 高通量材料製備與表徵 3 材料服役行為高效評價 4 專用材料資料庫 第4節 「AI+材料科學」的產業圖譜 1 AI能力支持端 2 模擬計算軟體 3 材料廠商 4 相關專用資料庫 第5節 「AI+材料科學」的政策啟示 1 面向「卡脖子」材料開展重點技術攻關 2 將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材料基因組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 第4章 AI與生命科學 第1節 「AI+生命科學」的發展背景 1 AI催生生命科學研發新模式 2 「AI+生命科學」的發展脈絡 第2節 「AI+生命科學」的落地應用 1 藥物研發領域的AI應用 2 基因測序和編輯領域的AI應用 3 合成生物學的AI應用 第3節 「AI+生命科學」的相關技術 1 藥物研發領域的相關技術 2 基因測序和編輯領域的相關技術 3 合成生物學的相關技術 第4節 「AI+生命科學」的產業圖譜 1 AI與製藥 2 AI與基因測序和編輯 3 AI與合成生物學 第5節 「AI+生命科學」的政策啟示 1 促進以生命科學為中心的跨界合作與人才流動 2 加快建設生物學資料庫 3 強化生物安全與生物倫理監管 第5章 AI與電子科學 第1節 「AI+電子科學」的發展背景 1 從摩爾時代到后摩爾時代 2 深度摩爾定律與超摩爾定律 第2節 「AI+電子科學」的落地應用 1 AI賦能晶元設計 2 AI賦能晶元製造 3 AI賦能晶元檢測 4 AI賦能晶元材料研發 第3節 「AI+電子科學」的相關技術 1 晶元設計中的AI技術 2 晶元製造中的AI技術 3 晶元封測中的AI技術 4 晶元材料研發中的AI技術 第4節 「AI+電子科學」的產業圖譜 1 材料與設備端 2 晶元設計端 3 晶元製造端 第5節 「AI+電子科學」的政策啟示 1 加快半導體產業的國產產品替代 2 政策引導進行產業鏈跨領域協作 3 加快AI晶元製造落地 第6章 AI與能源科學 第1節 「AI+能源科學」的發展背景 1 人類利用能源的歷程 2 AI對能源科學的重要意義 第2節 「AI+能源科學」的落地應用 1 AI與化石能源科學研究 2 AI與可再生能源科學研究 3 AI與能源轉型 第3節 「AI+能源科學」的相關技術 第4節 「AI+能源科學」的產業圖譜 1 資源的勘查與提取 2 能源的加工/轉化與儲存 3 能源的終端輸送與應用 第5節 「AI+能源科學」的政策啟示 1 確保「AI+能源系統」的可持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推動能源數據的開放和共享 3 提升AI系統在能源行業中的互操作性與標準化 第7章 AI與環境科學 第1節 「AI+環境科學」的發展背景 1 AI技術為環境科學引入新的價值和機遇 2 AI技術在環境科學領域的發展脈絡 第2節 「AI+環境科學」的落地應用 1 智能環境監測 2 智能污染治理 3 智能碳減排 第3節 「AI+環境科學」的相關技術 1 環境地理與GIS技術 2 環境數據獲取與遙感技術 第4節 「AI+環境科學」的產業地圖 1 研發與諮詢 2 應用與推廣 第5節 「AI+環境科學」的政策啟示 1 AI技術輔助制定重大環境污染問題應急響應方案 2 開放公共環境數據資源 第8章 AI for Science的危與機 第1節 AI for Science的機遇 1 復用AI生產力的紅利 2 大模型的巨大潛力 3 跨學科交融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