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博物學評論 (第7期) ISBN:978710022628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劉華傑 頁數:25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76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博物學評論》已出版六期,本系列圖書旨在為博物學研究者和熱帶博物學的社會群體提供雅俗共賞的博物學文化論壇。古今中外、一階二階與博物學相關的內容都在討論之列。本書為《中國博物學評論(第7期)》保留了「學術縱橫」「物的探究與博古」「書評·動態」「生活世界」等欄目,並補充「評論」作為本期特色。本期包括對大學「博物學史」課程教學的思考、不如吃蟲去、自然詩五首等文章。作者簡介 劉華傑,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理事,博物學文化倡導者,植物愛好者。曾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被評選為《中華讀書報》2019年度學者、湛廬2021年度思想引領者。任廣東深圳坪山文化智庫專家委員、雲南?海茶文化傳播大使、福建永春縣生態文明研究院人文建設委員會委員、湖北武漢自然教育大使。作品先後兩次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持評選的「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獲文津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好書獎、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金獎、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銀簽獎、大鵬自然好書獎等。目錄 學術縱橫吃蟲: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的飲食、旅行和昆蟲學/張蘊文 不如吃蟲去/霍爾特著,張蘊文 譯 伊麗莎白·格威利姆在印度殖民地的博物生活/姜虹 盧梭植物學的復興/劉元慧 葉嘉瑩先生的詩學成就與博物情懷/蔣昕宇 漢字「原風景」採集筆記/倪雲 水彩繪製淡水魚類圖譜的藝術實踐/張國剛 對大學「博物學史」課程教學的思考/蔣澈 物的探究與博古 齊窟齊碑 隋文隋刻——天龍山第八窟始鑿年代新論/張冀峰 自然之詩 自然詩五首/李元勝 約翰·克萊爾的浪漫主義自然詩歌、生態方言與博物學/張曉天 雲雀/約翰克萊爾 著,吳浙寧 譯註 評論 現代性的憂思與成長的煩惱——影片《狼圖騰》展示的陣痛/鄭笑冉 關於「大牛博物學家」的問題/張橐龠 新博物學運動的幾個節點/田松 生活世界 疫情下的野外動物調查/趙序茅 疫里偷閑里岩溝/劉利柱 從附近出發/周瑋 春來更有好花枝/紀紅 操場上的春天/田震瓊 後山森林的一年/郭靜 書評·動態 以編史學視角看《吉爾伯特懷特傳:〈塞耳彭博物志〉背後的故事》/余夢婷 「博物生態講書會」紀要/趙夢鈺、雙皓 博物學文化專業委員會2021年推薦書單 第五屆博物學文化論壇綜述/徐保軍、高郡 博物學文化20問/博物學文化專委會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