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基礎與兒歌演唱 巨鳳霞 傅蓉 978756724281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蘇州大學
NT$24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聲樂基礎與兒歌演唱
ISBN:9787567242814
出版社:蘇州大學
著編譯者:巨鳳霞 傅蓉
叢書名:五年制高職專用教材
頁數:13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83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學前教育專指委認為《聲樂基礎與兒歌演唱》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適應了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新培養方案,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了教材的先進性、科學性建設。教材編寫力圖從傳統的技能教育向藝術素養教育轉變,把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以環境育人的形式傳遞給學生,打破了學科的單一性、封閉性,引入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編寫思路,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專業素養的提高。
二是突出了職業教育特色,符合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培養要求,體現了教材的基礎性、特色性和實用性。教材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每一部分都突出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契合職業崗位的需求,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滿足「教學做」基本要求,數字資源豐富,配有示範視頻二維碼,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學生深入學習。
三是內容編排科學合理、梯度明顯、形式新穎,從內容到形式都立足於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教材內容按學生學習聲樂的順序編排,聲樂基礎理論的講解淺顯易懂,發聲技巧和練聲曲的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特點,聲樂作品整體上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有機結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本教材編寫教師水平較高,基本理論和概念正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曲例豐富、編排合理、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知識體系構建上有創新、有探索,內容深度適中,曲例和基礎知識融通,實用材料豐富,便於教學;主要適用於學前教育專業和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以及音樂教育專業的聲樂基礎與兒歌演唱等課程的教學。

目錄
第一部分 聲樂基礎理論知識
一、歌唱的器官及其作用
二、歌唱的姿勢
三、歌唱的呼吸
四、歌唱的發聲
五、歌唱的共鳴
六、歌唱的語言
第二部分 歌唱發聲技巧的基礎訓練
一、發聲練習的目的
二、起音
三、連音
四、斷音
五、顫音
六、練聲曲
七、如何唱練聲曲
八、聲音力度變化
九、聲音音色變化
十、發聲練習中母音的運用
十一、如何選擇母音
十二、發聲練習曲
十三、成人嗓音保健
第三部分 基礎聲樂作品和幼兒歌曲作品
一、聲樂初級作品
茉莉花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珊瑚頌
太湖美
知音

月之故鄉
我親愛的
牧羊姑娘
長城謠
絨花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漁光曲
黑龍江岸邊潔白的玫瑰花
鼓浪嶼之波
我心裏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燒
二、聲樂中級作品
你們可知道
多麼幸福能讚美你
教我如何不想他
一抹夕陽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又唱瀏陽河
我愛你,塞北的雪
枉凝眉
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
媽媽教我一支歌
古老的歌
嘎達梅林
越人歌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飛吧,鴿子

前言/序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提升,學前教育發展已成為當下社會的重要需求,培養出大量優秀的幼兒教師是學前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教材是課程中學科知識的系統載體,也是課程實現培養目標的具體途徑,優秀的教材是優秀課程體系的體現。聲樂教學是學前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編寫這套教材之前,我們對當下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調研、分析、梳理和取捨。在編寫教材時,我們盡量最大限度地反映目前聲樂教學和幼兒歌曲演唱的最新理念和知識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套好的教材,對聲樂教學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聲樂基礎與兒歌演唱》一書分為三個部分:聲樂基礎理論知識、歌唱發聲技巧的基礎訓練、基礎聲樂作品和幼兒歌曲作品。前兩個部分對歌唱發聲基礎知識、嗓音保健、幼兒歌曲演唱與教學等進行了知識講解和闡述;第三部分分為聲樂初級作品、聲樂中級作品、聲樂高級作品及幼兒歌曲作品。聲樂教學常被認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此我們也配備了一部分微課視頻等教學資源,讓學生有更直觀的體驗。在實際教學操作中,我們並不要求教師一蹴而就地解決學生的所有問題,而是希望教師針對各個知識點,讓學生逐一認識、把握,並及時給予指出、糾正、指導,對聲樂基礎理論知識點加以客觀解析,釐清聲樂教學的思路和把握聲樂教學的邏輯性,並在此認識基礎上探索並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這也是我們開展聲樂教學研究工作的目的。
歌唱是一件感性的事情,但是歌唱訓練又不得不藉助理性。在歌唱教學中,大家往往習慣於對已有經驗的應用,忽略對問題的本質進行再深挖。本書不滿足於「知其然」,而是繼續探索其「所以然」。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聲樂教材也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要不斷地向最新研究成果汲取養分。
最後,希望在教材使用的過程中,大家要儘可能地引進新知識、新理念、新成果。不足之處懇請大家進行批評指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