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史 (第3版) 葉浩生 978704059706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高等教育
NT$31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心理學史 (第3版)
ISBN:9787040597066
出版社:高等教育
著編譯者:葉浩生
頁數:358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97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第1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第2版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書從歷史的角度追溯了西方心理學、中國心理學、蘇俄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介紹了西方心理學的歷史淵源和主要流派、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的範疇論、中國近現代心理學的發展歷程,以及十月革命前的俄國心理學、蘇聯心理學和蘇聯解體后的俄羅斯心理學等內容,總結與展望了心理學的新取向。 本書涵蓋西方心理學史、中國心理學史和蘇俄心理學史的基本內容,可作為高等學校心理學類專業的本科生教材、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廣大心理學愛好者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葉浩生,1991年在我國著名心理學家高覺敷先生指導下獲博士學位。從2000年開始,擔任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學科帶頭人,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任廣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現任廣州大學心理與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第九、第十屆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心理學報》副主編、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2001年起,擔任《心理學探新》雜誌的副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理論心理學和心理學史,近年來,引領了我國具身認知的理論和實驗研究。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心理學與心理學史
第二節 心理學史的範圍與內容
第三節 學習心理學史的意義
第四節 心理學史的編纂學原則
第一編 西方心理學史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第一節 古代西方的哲學心理學思想
第二節 近代西方的哲學心理學思想
第三節 近代西方的科學心理學思想
第二章 馮特與實驗心理學的建立
第一節 馮特的實驗心理學
第二節 與馮特同時代的其他德國心理學家
第三章 構造心理學與機能心理學的對立
第一節 鐵欽納的構造心理學
第二節 美國機能心理學的興起
第三節 芝加哥大學的機能心理學
第四節 哥倫比亞大學的機能心理學
第五節 機能心理學的歷史地位
第四章 早期行為主義
第一節 行為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
第三節 其他早期的行為主義者
第四節 對早期行為主義的評價
第五章 行為主義的發展
第一節 新行為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托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
第三節 赫爾的邏輯行為主義
第四節 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
第五節 班杜拉的社會認知行為主義
第六章 格式塔心理學
第一節 格式塔心理學的產生
第二節 格式塔心理學的主要觀點及思想
第三節 格式塔心理學對心理學發展的主要影響
第四節 勒溫的拓撲心理學
第七章 精神分析
第一節 精神分析的產生
第二節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第三節 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學家的觀點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發展
第一節 弗洛伊德之後精神分析的演變
第二節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學
第三節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論
第四節 克萊因的客體關係理論
第五節 霍妮的社會文化精神分析
第六節 弗洛姆的人本主義精神分析
第九章 皮亞傑學派
第一節 皮亞傑理論的思想淵源與歷史背景
第二節 皮亞傑理論
第三節 皮亞傑理論的發展
第四節 對皮亞傑學派的評價
第十章 認知心理學
第一節 認知心理學的思想淵源與歷史背景
第二節 信息加工心理學
第三節 聯結主義心理學
第四節 對認知心理學的評價
第十一章 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一節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淵源和背景
第二節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生和建立
第三節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四節 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五節 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
第六節 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評價
第二編 中國心理學史
第十二章 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的範疇論
第一節 人貴論
第二節 身心論
第三節 性習論
第四節 知行論
第五節 性情論
第六節 理欲論
第十三章 中國現當代心理學史
第一節 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未能形成一門獨立科學的原因
第二節 中國近現代心理學
第三節 中國當代心理學
第三編 蘇俄心理學史
第十四章 蘇俄心理學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蘇俄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 俄羅斯心理學的現狀
第十五章 維果茨基學派
第一節 維果茨基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節 列昂節夫的心理學思想
第三節 魯利亞的心理學思想
第十六章 魯賓斯坦學派
第一節 魯賓斯坦的心理學思想
第二節 布魯斯林斯基的心理學思想
總結與展望:心理學的新取向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