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鬼周造偶然性哲學研究-以《「粹」的結構》與《時間論》為路徑 耿子潔 978720017853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
NT$28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九鬼周造偶然性哲學研究-以《「粹」的結構》與《時間論》為路徑
ISBN:9787200178531
出版社:北京
著編譯者:耿子潔
頁數:27,240頁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599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
因作者對於形而上學意蘊濃厚之「哲學」的痴迷與強烈求知的渴望,選擇九鬼周造的偶然性哲學作為其數年如一日的探索與研究對象,這已並非偶然的興趣所致,這裏潛存著某種知性相遇的必然。
以九鬼周造哲學的核心文本《「粹」的結構》與《時間論》為路徑,展開對於其偶然性哲學的相關研究。

內容簡介
九鬼周造的「偶然」是邂逅、相遇之意,「偶然是現在之中的邂逅」。雖然在脫離了體驗之直接性的純邏輯領域之中,偶然性是作為「必然性的否定」或「可能性的相關者」而被規定的,但是在體驗的直接性經驗之中,偶然作為正視態、直態,佔有「現在」之位,它作為瞬間的「永遠的現在」之顫動,是根源性的、最初的原始事實。九鬼周造對於「偶然」的這一界定,不僅以「現在」統攝了時間論問題,而且以「邂逅」指涉了「粹」的結構。由於本書的研究對象是九鬼周造的偶然性哲學,其文學及詩學的相關思想暫不納入重點研究範圍,因此本書對於偶然論與押韻論的內攝性暫不討論,而以九鬼周造哲學的核心文本《「粹」的結構》與《時間論》為路徑,展開對於其偶然性哲學的相關研究。

作者簡介
耿子潔,北京建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中華日本哲學會理事,研究方向為中日哲學比較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與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系聯合培養博士,在中國人民大學曾獲國家獎學金及「優秀畢業生」等榮譽。主持日本愛知大學青年項目「和?哲郎風土論研究」,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重大項目。在日本《愛知論叢》發表多篇文章,在《日本問題研究》 《日語學習與研究》 《日本哲學與思想研究》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多次參加中日國際會議並發表論文,2017年赴加拿大參加亞洲研究協會論壇。

精彩書評
耿子潔博士因為具有創造能力,才能寫出具有獨創性的九鬼周造偶然性哲學的研究。她能闡前人所未闡,擴前人所未發,縱橫自有凌雲筆,筆墨之外有主張,這是對九鬼周造哲學思想創造性研究的貢獻。
——張立文,一級教授、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對於九鬼周造的哲學研究,能有如此深入的把握,能夠把各種複雜的概念、命題,在「偶然性的問題」中得到系統而圓融的關聯性分析與闡發,足見耿子潔博士的哲學功力與為之所付出的嘔心瀝血的努力。
——林美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目錄
第一章?「偶然性問題」的提出及其理論背景
第一節 「偶然性問題」的文本及提出
第二節 「偶然性的問題」在九鬼周造哲學中的地位
第三節 「粹」的相關思想作為「偶然性問題」的背景
第二章?作為偶然性問題背景的《「粹」的結構》
第一節 不同中譯本對照及「??」翻譯的可能性問題

精彩書摘
九鬼周造(1888—1941),是日本一位獨具特色的京都學派思想家,其代表性著作有《「粹」的結構》(1930年)及《偶然性的問題》(1935年)等。其思想的獨特性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其一,其個體生命際遇的傳奇性;其二,其思想形成背景的複雜性與深邃性。
1888年2月15日,九鬼周造作為九鬼隆一的第四個孩子(上有九鬼一造、九鬼三郎兩位哥哥及九鬼光子一位姐姐)出生於日本東京。超乎一般人降生於世之時「被拋」的無根基性與偶然性,九鬼周造在降生之前的生命孕育之初,就已經在經歷傳奇的人生錯位:1887年(日本明治二十年),時任日本駐美公使的九鬼隆一,將自己已有身孕的妻子九鬼初子(本名星崎波津子,即九鬼周造之母)委託給途經華盛頓的岡倉天心,由這位文部省美術官員護送初子一同回日本。當時日、美間的主要交通是海運,一個多月的漫漫長途,兩個20多歲的年輕人之間迸發了愛情的火花。由此開始,為九鬼周造糾結一生的父親之位的錯位與分裂,埋下了種子。

前言/序言
前 言
九鬼周造(1888—1941),是日本一位獨具特色的京都學派思想家,其代表性著作有《「粹」的結構》(1930年)及《偶然性的問題》(1935年)等。其思想的獨特性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其一,其個體生命際遇的傳奇性;其二,其思想形成背景的複雜性與深邃性。
1888年2月15日,九鬼周造作為九鬼隆一的第四個孩子(上有九鬼一造、九鬼三郎兩位哥哥及九鬼光子一位姐姐)出生於日本東京。超乎一般人降生於世之時「被拋」的無根基性與偶然性,九鬼周造在降生之前的生命孕育之初,就已經在經歷傳奇的人生錯位:1887年(日本明治二十年),時任日本駐美公使的九鬼隆一,將自己已有身孕的妻子九鬼初子(本名星崎波津子,即九鬼周造之母)委託給途經華盛頓的岡倉天心,由這位文部省美術官員護送初子一同回日本。當時日、美間的主要交通是海運,一個多月的漫漫長途,兩個20多歲的年輕人之間迸發了愛情的火花。由此開始,為九鬼周造糾結一生的父親之位的錯位與分裂,埋下了種子。
1896年,九鬼初子與九鬼隆一分居,搬到岡倉天心所在的根岸生活。在《九鬼周造全集》第五卷之「未發表的隨筆」部分,收錄的《根岸》(1934年)與《對岡倉覺三氏的回憶》(1937年)兩篇隨筆記錄了九鬼周造在人生最後的歲月,對於兒時這段與岡倉天心生活的追憶。
在對岡倉天心回憶的開篇,九鬼周造就直接追溯到他生命的起點:「我八九歲(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父親在麴町的三年町,不過母親與父親分居,帶著我和哥哥住在下谷的中根岸御行松附近。那時候,岡倉氏的家在上根岸,經常來拜訪母親。這是他做位於上野的美術學校校長的時期。當時母親大概三十六七歲,應該比岡倉氏年長一兩歲。根由追溯起來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時父親在華盛頓任駐美全權公使,後來的齋藤首相當時還是海軍大尉,在美國做公使館武官,父親因故委託岡倉氏護送母親乘船回日本。當時母親正懷著我,回國以後我才出生。從此母親和岡倉氏開始密切交往,我們稱呼他為『伯父』。」
對於「伯父」與「父親」之間的錯位糾葛是起於母胎之中,伴隨九鬼周造一生的,如果說俄狄浦斯情結是一種「弒父娶母」的「戀母情結」,那麼可以說九鬼周造因為「父親」之位的錯位或空缺,產生了一種對「父權」或依戀、或追尋的所謂的反俄狄浦斯情結。這種「追尋」,集中表現在《某個夜晚的夢》(1934年)與《自己的名字》(1938年)等隨筆中,他對於「自身」命運在潛意識的夢中,或對於九鬼家族歷史的考察中所進行的反思與探尋。九鬼周造曾經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岡倉天心的兒子,甚至表達過從心底里希望自己是岡倉天心兒子的意願:「據說周造自己曾經看似玩笑那樣對親近的人說過,說不定我的父親也許是岡倉。」關於九鬼周造是否有可能是岡倉天心的私生子這一問題,根據大岡信等日本學者的考察,將岡倉天心巡迴訪問于歐洲、美國的日程與星崎初子的妊娠時日結合起來看的話,這一設想作為歷史性事實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心理層面、潛意識層面與精神人格的塑造層面,卻是另外的問題了。由於九鬼周造八九歲起父母親分居,母親帶著他與哥哥移居岡倉天心所在的根岸,可以說,岡倉天心在九鬼周造的少年時期才是真正陪伴其成長,塑造其人格的亦父亦友的長輩。
最能集中反映上述論斷的文字,是1937年九鬼周造49歲時寫的《對岡倉覺三氏的回憶》,對於九鬼周造匆匆53載的一生而言,這可以稱為其晚年回憶了。在飽含溫度的片段性的描寫中,九鬼周造兩次直接表達了岡倉天心在其幼小心靈中引起的震顫:「偶爾來訪的客人,除了女性親戚以外只有岡倉氏。他一般是傍晚登門,通常在一樓與二樓之間的裡屋,在紙罩蠟燈下,和母親一起吃晚飯。我總是看見酒壺,也不時見到他的紅臉。我常常躺在母親的膝蓋上聽他說話,聽過他到朝鮮去的時候碰到老虎的故事。他說自己晚上在漆黑的地方,看見兩隻眼珠發光耀眼,原來那是老虎的眼珠這些事情對我幼小的心靈來說是很有趣的事情。」「岡倉的弟弟由三郎氏住在離他家很近的地方,我也到那裡去玩過。他給我看過他收集的郵票和古錢,雖然當時的我還太小,然而感覺到覺三氏和由三郎氏給我帶來迥然不同的印象。當時我不知道『天才』這個詞,可是作為天才的覺三氏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時候對於岡倉天心的描寫是與其父親九鬼隆一對照性地出現的:「那時岡倉氏也給我畫過中國人騎驢的畫,這張畫我也記得很清楚。有一天他對我說:『我要跟你的父親說給你買只驢,還是騎驢去學校好。』因此我一直滿懷希望地等待驢從三年町的方向過來,可是驢始終也沒有來。岡倉氏也說過小孩子需要鞦韆,對我說他要對父親說給我買一個,過了一段時間,在庭院的中間真的掛上了鞦韆。」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