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表像文化-色彩 ISBN:9787573602510 出版社:青島 著編譯者:李斌 劉東波 頁數:46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14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計劃為系列書系,本冊收錄的文章,由多位東京大學教授,通過跨學科的視角,採取不同角度的解讀,以”文化表像論”中 “顏色”為主題進行論述。 “詩人曾言”A黑色,E白色,I紅色,U綠色,O藍色”。”色”並不是作為物體的存在。給人帶來幸運的”綠光”不一定是由綠色的什麼物體發出來的,即便是晴日裡屋外的影子看起來偏藍,就因此認為那裡有藍色的什麼物體,也是錯誤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色”這種現象的發生是沒有根據的。對於”色”的感知毋寧是遵從於精妙的物理的、身體的、心理的、甚至文化的過程的存在。其結果是,諸如同一物體呈現不同顏色,或是別的感官引起對於顏色的感知(”聯覺”),這些情況的發生也不罕見。另一方面,我們所體驗的”色”也是深入我們的生活中,並由各種各樣的形式所規定而成的存在。它與我們的心情密切相關(這裡,歌德的《論色彩學》是無法避開的參考作品)、成為社會身分的表現手段(西方文學中有《紅與黑》的例子,歷史中也有”冠位十二階”制度等)、甚至成為深刻的社會分裂的原理(種族歧視!)。再者,日本文化中的”色”是與”欲”的層面有著很強關聯性的詞匯。這並不僅僅是指引起”欲望”的某些事物(”情欲”“性感”等),歸根到底應該是”欲望”所面向的現世事物的總體的指代表現(佛教的”色即是空”)。本書精選南京大學開設東京大學”文化表像論”課程講義內容,由文理科各領域的東大教授以不同的形式,對具有如此廣泛含義的”色”這種現象進行研究探討。 作者簡介 目錄 佛教思想中的 “顏色”(東京大學 齋藤明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