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 ISBN:9787576040050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楊耕 頁數:36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504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以重新解讀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文本為基礎,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了新的闡釋,明確提出:歷史唯物主義所關注、所要解答的基本問題,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即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以「實踐」為出發點解答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使歷史唯物主義展現出一個新的世界圖景。因此,歷史唯物主義不僅是「唯物主義歷史觀」,而且是「唯物主義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不僅是「真正實證的科學」,而且是內含著「否定性辯證法」的「真正批判的世界觀」,是「對當代的鬥爭和願望作出當代的自我闡明」的「批判的哲學」。作者簡介 楊耕,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主編。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與研究》總編輯,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哲學)組長。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報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代表作為《關於馬克思哲學理論主題和體系特徵的再思考》《重新理解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及其革命性變革》《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主題、理論基礎和理論結構的再思考》《德里達:從解構主義轉向馬克思主義》;先後出版學術著作20部,代表作為《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代闡釋》《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東方的崛起: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反思》;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等7項;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等獎項8項。目錄 導論 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特徵一、法國唯物主義的兩個派別:機械唯物主義與現實人道主義 二、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自然唯物主義、人本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三、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終結形而上學 第一章 社會的自然與自然的社會 一、社會與自然的相互滲透及其中介 二、實踐活動中的人與自然的關係 三、人對自然實踐把握的基本環節 四、否定性的辯證法 五、實踐:人類世界的本體 第二章 社會的個人與個人的社會 一、「有生命的個人」與「現實的個人」 二、實踐:人的存在方式 三、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四、「社會生產人」與「人生產社會」 第三章 社會的本質、結構和有機體的特徵 一、實踐:社會生活的本質 二、社會結構:實踐活動的對象化和交往活動的制度化 三、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觀念結構 四、社會有機體及其特徵 第四章 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 一、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在何種意義上與自然歷史過程「相似」 二、社會發展中的自然形態、派生形態和超越形態 三、人類總體歷史的進程與具體民族歷史的進程 四、社會歷史過程與自然歷史過程的區別 第五章 歷史規律的形成與特徵 一、歷史規律的實踐性、總體性和重複性 二、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規律 三、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四、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進程 五、歷史規律的決定性與人的活動的選擇性 第六章 價值尺度與歷史尺度 一、價值尺度的取向與歷史尺度的堅守 二、價值關係: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 三、價值觀:價值關係應然狀態的期盼與展示 第七章 意識的發生與認識的本質 一、人類意識的個體發生與種系發生 二、意識:社會的產物 三、意識:被意識到的存在 四、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五、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六、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的同構性 七、認識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徵 八、認識:感性直觀與理性思維的統一 第八章 實踐反思與「從后思索」 一、從黑格爾的思辨反思到馬克思的實踐反思 二、「從后思索」法:認識歷史的根本方法 三、「從后思索」法的基本原則 四、「從后思索」法的基本要求 五、「從后思索」法與批判的歷史哲學 六、歷史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生長點 第九章 科學抽象與思維建構 一、感性具體、抽象規定、思維具體、實踐理念 二、科學抽象與理論體系的形成 三、從「抽象的規定」到「思維的具體」的基本環節 四、從「抽象的規定」到「思維的具體」的根本原則 五、從「抽象的規定」到「思維的具體」的實質:思維的建構 六、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 第十章 自由王國與自由個性 一、自由與必然:人類活動的本原性矛盾 二、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轉變 三、從單面的人到全面而自由發展的人 四、時間是人的發展的空間 附錄一 歷史唯物主義研究:問題、觀點與思路 附錄二 重新審視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空間——重讀《神聖家族》 附錄三 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理論主題的根本轉換與理論空間的重新建構——在日本一橋大學的演講 附錄四 重讀馬克思與走進馬克思——我的學術自述 參考文獻 第一版後記 第二版後記 第三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