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購物車是空的!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商品庫存不足留言
編輯推薦【案情回顧】關注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取材於真實的典型案例【以案說法】法律專家詳盡解答,為讀者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溫馨提示】從案例中延伸法律常識,為讀者提供全面的指導【法條鏈接】收錄法律規定原文,對照學習,強化掌握知識點
內容簡介本書圍繞公眾關心的熱點法律問題而展開,以答疑解惑為目標和線索,全書共有金錢誘惑、網路疑雲、職場困境、人在囧途、成長煩惱、家事風波、不測風雲七個章節,包含54個問題、98個案例,涵蓋職場、家事、網路環境、旅遊安全、未成年人保護以及常見易發、多發法律風險等內容。
作者簡介李濤,湖北赤壁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暨南大學法律碩士;現任廣東省人民檢察院高級檢察官,兼任國家檢察官學院廣東分院檢察教官、廣東省法學會刑法學會理事、廣東省法學會訴訟法學會理事,兼職在廣東省職務犯罪檢察(深圳)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工作;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代表著作有《公民法律思維養成50講:像法律人一樣思考》《做自己的法律顧問》系列圖書等。李丹萍,福建長樂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學士、暨南大學法律碩士;現任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2007年以來先後在律師事務所、民政系統、檢察系統工作,曾榮獲「廣州市公益訴訟檢察業務標兵」稱號及優秀論辯獎;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10餘篇,代表著作有《做自己的法律顧問》系列圖書等。
目錄第一章金錢誘惑1 在商業利益誘惑面前,如何守住法律底線?案例1:創業小哥一時貪念身陷囹圄2 擺地攤做微商,有哪些法律風險?案例2:擺地攤賣假名牌包獲刑7個月案例3:朋友圈內銷售假名牌獲刑半年3 用POS機刷自己的信用卡套現,違法了嗎?案例4:申請POS機虛構交易刷自己的信用卡套現被處罰4 金融信貸產品為何不能隨意套現?案例5:開通網路平台利用螞蟻「花唄」套現非法經營案例6:以螞蟻「花唄」套現為幌子詐騙套現人錢款5 在賣淫場所從事後勤管理會被追究責任嗎?案例7:明知是賣淫場所仍在其中從事後勤管理要擔責6 如何辨別是投資失敗還是被人詐騙?案例8:美容院小妹以投資為名騙得顧客數百萬元錢款7 出賣親生子女構成犯罪嗎?案例9:買賣自己親生子女仍然構成拐賣兒童罪案例10:孕婦同意販賣代孕嬰兒須承擔法律責任8 以發票抵工資,這樣做合法嗎?案例11:為逃稅,企業要求員工以發票抵工資逃稅第二章網路疑雲1 網路虛擬遺產,為何繼承不容易?案例12:主人離世騰訊QQ號碼卻不能依法繼承案例13:丈夫去世后網店被電商平台凍結2 網路數據信息,為何不能想買就買?案例14:非法購買醫院藥品銷售數據被判刑3 接受網路訂單生產,會面臨哪些風險?案例15:接高價訂單生產木製槍托竟惹禍上身4 網路平台炒期貨,「高回報」的背後是什麼?案例16:創建虛假電子商務平台誘導客戶交易牟利5 「網紅」博眼球、賺流量,觸犯法律了嗎?案例17:五少年為賺積分自導自演「街頭霸王」案例18:摩托車發燒友為當「網紅」上演馬路飆車6 網路遊戲有「坑」,騙局套路有哪些?案例19:網路遊戲充值貪優惠遇上網路騙子案例20:誤入詐騙網站買裝備被放「鴿子」案例21:賣出網游賬號后發現不能變現7 遭遇網路「人肉搜索」該怎樣維權?案例22:網路披露婚外情信息侵犯他人合法權利案例23:「人肉搜索」他人信息致當事人自殺身亡第三章職場困境1 職場跳槽,為何不能帶走商業秘密?案例24:職場另起爐灶引發侵犯商業秘密糾紛案例25:跳槽競爭對手被老東家追究泄密責任2 未簽勞動合同受工傷,法律如何保護?案例26:貨車司機上班時間突發腦出血死亡案例27:外賣小哥上班途中突遇交通事故3 實習生的勞動權益如何保障?案例28:高校實習生加班加點只換來一紙實習鑒定案例29:職校實習生被迫上夜班4 加班費究竟應該怎麼算?案例30:銷售員假期被迫加班僅安排補休案例31:公務員加班提出「加班費」要求未獲批准5 當生二胎遇上性別歧視,職場麗人怎麼辦?案例32:公司制定女員工生育二胎規定惹爭議案例33:女白領生完二胎復職被調整工作崗位6 職場達人如何應對年關薪酬糾紛?案例34:辭職時才發現公司按最低檔購買社保案例35:單位不買社保,離職要求經濟補償未獲支持7 辭職后老闆拖欠工資怎麼辦?案例36:外來務工保安辭職,公司應依法結算工資第四章人在囧途1 揭開「零團費」面紗:是優惠還是陷阱?案例37:遊客簽約購物團遭導遊赤裸裸威脅案例38:參加「零團費」旅遊團遊客被迫購物2 旅行社「任性」解散旅遊團,遊客該如何維權?案例39:旅行社編造理由解散旅遊團遭消費者投訴3 出國簽證不通過,讓遊客承擔費用合理嗎?案例40:遊客質疑旅行社——簽證風險為何要遊客承擔?4 拼車自駕游受傷,旅行社和駕駛人誰擔責?案例41:旅行社網上組織旅客拼車出遊發生事故案例42:旅行社開發拼車自駕游探險項目發生意外5 旅行社盡職盡責后遇上「不可抗力」可以免責嗎?案例43:旅行社更換巴士、替換房間引發遊客不滿案例44:旅行社單方取消熱門景點遭遊客投訴6 遊客權益受損,在線旅遊平台是否要擔責?案例45:旅客在線下單錯誤卻不能取消案例46:旅遊線路縮水旅客索賠遭拒絕案例47:網上預訂特色酒店卻遭遇閉門羹7 遇到旅遊合同糾紛,是選擇訴訟還是仲裁?案例48:對旅行社服務不滿,旅客發現只能訴訟案例49:簽證過期出境遭拒,旅客被迫接受調解第五章成長煩惱1 暴力「傷師」,師生糾紛如何處理?案例50:初三學生課堂拔刀將老師刺死案例51:初中生拒交考卷煽動同學群毆老師2 校園欺凌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後果?案例52:高中男生毆打同班同學致其脾臟破裂案例53:初中女生集體毆打同寢室舍友3 面對網路欺凌,青少年該如何應對?案例54:高中男生網路造謠詆毀女同學案例55:初中女生照片被修改成不雅照4 出現校園安全事故糾紛該怎麼辦?案例56:高中女生意外墜樓搶救無效身亡案例57:教師校園內駕車不慎撞傷學生5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被利用,該如何維權?案例58:大學生「支教」變成有償輔導班案例59:師範生志願服務淪為廉價勞動力6 大學生如何防範陷入傳銷陷阱?案例60:大二學生被親屬拉入傳銷組織騙走5萬多元案例61:大學生暑期打工陷傳銷后溺亡7 大學生勤工儉學做代購,會面臨走私的法律風險嗎?案例62:大二學生暑假當「水客」運槍被捕案例63:海外留學生做代購涉嫌走私犯罪8 畢業生初涉職場,「三方協議」怎麼簽?案例64:用人單位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案例65:因考上公務員而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9 「裸貸」涉及哪些法律問題?案例66:大學生抵押裸照借款,無力償還被威脅「肉償」第六章家事風波1 孩子高空拋物,責任由誰來承擔?案例67:高空墜下蘋果致女嬰進ICU病房案例68:3歲男孩高空拋物險傷小夥伴2 家長教訓「熊孩子」,真的是理所應當嗎?案例69:孫女在超市內被爺爺毆打致輕微傷案例70:「虎爸」體罰女兒視頻流出惹眾怒3 孩子陷入危險遊戲,家長要了解哪些法律知識?案例71:花樣少年網上曬「人體刺繡」觸目驚心案例72:吸食「笑氣」讓女留學生再也笑不起來4 青少年熱衷網游,上當受騙后該怎麼辦?案例73:女生兼職刷遊戲充值卡上當受騙案例74:尋找遊戲代練對方收錢后卻爽約5 怎樣為孩子假期貼上「安全防護膜」?案例75:高中生放假誤坐「黑車」遭遇交通事故案例76:少女網聊陷入「迷情暖男」圈套案例77:假期缺乏監管高中生陷入色情網站6 孩子打賞主播,家長能把錢要回來嗎?案例78:9歲女童萬元打賞主播只為偶像一聲招呼案例79:14歲少年為打賞主播花掉父母打工積蓄7 幼教機構虐童牽涉哪些法律問題?案例80:某企業親子園虐童事件被曝光案例81:某地接連曝出幼兒園虐童案引人關注8 少年「黑客」真的「炫酷」嗎?案例82:少年「黑客」組團侵入銀行金融網路盜竊案例83:高中生「黑客」侵入遊戲伺服器修改數據案例84:大學生「黑客」侵入教務系統更改成績第七章不測風雲1 酒後開車後果究竟有多嚴重?案例85:酒後駕車撞人後逃逸依法應承擔刑事責任2 飆車:馬路上的「速度與激情」誰來管?案例86:設立賭注飆車競技構成危險駕駛罪案例87:飆車發生嚴重交通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3 妨礙公務會付出怎樣的法律代價?案例88:女子掌摑執法民警被刑拘案例89:男子借酒勁暴力襲擊協警被刑拘4 合法財產遭到侵犯,該如何理性維權?案例90:擔保公司員工「搶」回抵押車輛案例91:車主「偷」回自己被盜車輛5 買房者遇到不良開發商惡意違約該怎麼辦?案例92:買房者與銷售中介簽約,不良開發商拒絕承認6 明星代言廣告,虛假宣傳誰擔責?案例93:明星代言產品涉嫌虛假宣傳引發糾紛7 買賣假藥會面臨哪些法律問題?案例94:成人用品店銷售假冒壯陽葯案例95:連鎖藥店不看發票違規進葯銷售8 出借、冒用身份證或者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會面臨哪些法律問題?案例96:借身份證簽勞動合同,發生工傷索賠遭拒案例97:身份證竟被他人冒用辦理婚姻登記案例98:以虛假身份證開戶存款合同關係無效後記
前言/序言帶著問題去學法記得小時候我有一本 《小學生作文指南》,那時候課外書還不豐富,這樣一本作文 「指南」幾乎被我翻爛,讓我愛不釋手,受益良多。後來,我在學校四年級小學生作文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這本 「指南」功不可沒,給我的童年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憶。之後我又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 「指南」,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司法考試 「指南」,當時有套司法考試輔導教材就叫作「指南針」。還記得夏日炎炎,挑燈夜戰, 「指南針」陪伴我度過了那段難忘的備考歲月。那時候的 「指南」已經不僅僅是一套書,而是一起並肩作戰的夥伴,成為一種必勝的信心和信念。萬萬沒想到,時至今日,我們居然也會動手寫一本 「指南」。指南,顧名思義,就是要為人們提供有益的指引。指南的本義是找到正確方向,進而可以引申為解決實際問題,好比作文指南教會我們如何動筆寫作,司法考試指南引導考生正確高效地備考,這本 《生活法律指南》就是要幫助公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當年,我們因 「指南」 而受益,今天,我們也要將這份 「指南」傳遞出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們。學習法律,問題就是最好的老師。在法律的語境里,解決問題才是硬道理。本書圍繞公眾關心的熱點法律問題而展開,以答疑解惑為目標和線索,共分為金錢誘惑、網路疑雲、職場困境、人在囧途、成長煩惱、家事風波、不測風雲七個章節,涵蓋職場、家事、網路環境、旅遊安全、未成年人保護以及常見易發、多發法律風險等內容。在生活問題的驅動下,引領讀者去尋找法律答案,解除心中的疑惑,完成一次法律上的學習和糾紛解決的操作。在每個具體問題的回答上,我們先以簡短導語引出問題,再用生動案例展開問題,然後依據現行法律分析問題,最後藉助溫馨提示強調問題,從而完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本書問題的發現源於現實生活,案例的選擇多取材於真實案例,法律分析力求通俗易懂,溫馨提示力爭抓住讀者最關心的點。例如,在《用POS機刷自己的信用卡套現,違法了嗎?》一文中,先以生活中一些人想賺快錢的想法,引出利用POS機刷卡套現的社會現象,再用一則真實案例把用POS機刷卡套現的問題展現出來,然後從是否構成犯罪、如何定罪處罰等法律角度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並溫馨提示POS機刷卡套現需注意區分正常套現與違法犯罪行為的界限。我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本書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尤其注意宣傳《民法典》的內容,注意用平實的語言對法條內容進行轉化和闡釋,儘可能少用晦澀的專業術語,避免因為法律概念理解帶來的閱讀障礙。例如,在《孩子高空拋物,責任由誰來承擔?》一文中,重點講解群眾特別關心的城市小區高空拋物問題。結合《民法典》和《刑法》的最新規定,指出出現小區高空拋物現象的,有關機關應依法及時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