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讀懂新聞 ISBN:9787516233221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 著編譯者:胡森林 王亞莘 劉寧潔 頁數:36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662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廣大社會公眾如何「讀懂新聞」為切入點,通過深入剖析90多個經典案例,深度探討了「新聞的內涵」「新聞全形度」「新聞與社會」等多重維度的議題,闡述了如何準確理解新聞,洞察了其中蘊含的信息,回答了「新聞是什麼」「新聞應該如何」「人與新聞的關係」「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聞」等重要問題。內容豐富多樣,兼顧實踐與理論,覆蓋新聞本身、個體、組織、社會等多個層面,最終聚焦培養媒體素養與社會能力。無論是新聞愛好者、傳媒從業者還是社會觀察者,都能從中獲得新視角與洞察力。作者簡介 胡森林,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碩士,任大型央企集團辦副主任、二級子企業黨委副書記,兼任中央企業青聯委員、國家高端智庫理事等。有20年文字工作經歷,在主流媒體發表文學作品、新聞報道、行業報告、學術論文、評論專欄等超過200萬字,在《秘書工作》開設過寫作專欄。為國家機關、高校、企事業單位講授多門寫作課程。出版著作多部,如寫作領域的《公文寫作心法》《公文高手的自我修養》《公文高手的修鍊之道》《新媒體寫作》《公文寫作點石成金》等。目錄 第一部分 新聞的內涵第一章 新聞是什麼——把事實、觀點、情緒區分開 一、當我們討論「新聞」時在討論什麼 二、再看新聞「三項基本原則」 第二章 新聞告訴我們什麼——人是「讀懂新聞」的價值之錨 一、「讀懂新聞」的意義 二、新聞的社會價值 三、「后真相」時代呼喚新聞的建設性 第三章 新聞傳播要素——「5W」模式的變與不變 一、新聞傳播模式五要素的傳統定義 二、「5G+」給新聞傳播活動帶來了什麼 三、「元宇宙」對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影響 第四章 傳播變革進行時——跳出技術決定論的陷阱 一、技術賦能助推新聞生產革新 二、傳播形態嬗變:打開媒介生態系統未來新空間 第二部分 新聞全形度 第五章 新聞信源:從哪兒來——誰在為新聞可靠性「背書」 一、識別五類虛假信源的「偽裝」 二、練就三個層面的信源分析能力 第六章 新聞背景:緣何產生——在時空「背景板」中透視新聞 一、精準識別三種新聞背景功能 二、理解新聞背景的思維要點 第七章 新聞生成流變:誰在參与——識別「新聞群舞」中的舞者 一、規避兩個「盲區」 二、練就兩種視角 第八章 新聞面相:如何呈現——新聞內容的最佳「容器」 一、事實、解讀、意見與情感:識別四種主要的新聞呈現形式內核 二、時空組合與版面語言:從關係維度理解新聞呈現的深層意涵 第九章 新聞文本:如何講述——透視字裡行間的隱藏信息 一、內容的剪裁——凸顯核心信息 二、角度的選取——調適觀察重心 三、話語方式的調用——轉換情感關係 四、寫作特徵——從傳遞事實到提供方案 五、內容的組合——搭建材料間邏輯關係的「潛在網路」 六、新聞框架:新的理論和實踐視角 第十章 新聞渠道:如何傳播——「去中心化」的傳播渠道新格局 一、渠道壟斷的終結 二、日益豐富的新聞媒體形態 三、渠道關係的深刻變化 四、「后真相」時代的渠道競爭 第十一章 新聞價值:如何體現——新聞成其為新聞的內在素質 一、新聞價值的構成要素:流動的事件與「不變的價值」 二、新聞價值的把握原則:流動的事件與「多維的價值」 第十二章 新聞效果:影響了什麼——告別「流量至上」思維 一、共享、共情與共識:從單向傳播到深度互動 二、新聞內容供給與接受端出現的新變化 三、衡量傳播效果的標準 四、提升傳播效果的途徑 第三部分 新聞與社會 第十三章 「個體新聞」的誕生——「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利弊共生 一、錨定三重關鍵變數 二、掌握三類應對策略 第十四章 有話好好說——公共表達與溝通是門「技術活」 一、謹防「兩個陷阱」 二、把握「三個導向」 第十五章 輿情與危機處置——危機當前如何「釜底抽薪」 一、輿情的特點和規律 二、輿情處理的基本原則 三、輿情危機處置的常見方法 第十六章 參与式新聞與公共表達——在紛繁話語場中「守腦如玉」 一、探源三類「梗阻」 二、提升三種能力 第十七章 警惕新聞的消失與變形——別讓真正的新聞漸行漸遠 一、「新聞荒漠化」及其後果 二、治理「新聞荒漠化」的「工具箱」 結語 媒體素養與社會能力養成 一、媒體的社會功能 二、對流量文化的反思 三、衡量新聞媒體內容優劣的標準 四、提升公眾的媒體素養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