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心理學 劉英傑 丁文禕 978730267414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傳播心理學
ISBN:9787302674146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劉英傑 丁文禕
頁數:2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05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傳媒相關專業的理論綜合課程教材,內容涵蓋關於傳播心理學的核心概念、基礎理論、規律、方法、應用與策略等,通過對經典案例與新近案例的分析研究,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傳播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和行為的本質與規律。本書旨在開闊相關專業學生的學術視野,進一步夯實他們的理論基礎,幫助其理解理論,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傳播現象,以及能在各種傳播活動中通過掌握傳播心理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 本教材將理論、應用與專題研究實踐案例相結合,層次清晰、內容豐富、難易適中,注重系統性、科學性、實用性、時代性和引導性,既適用於新聞傳播專業學生及交叉學科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大中專院校學生和相關行業人士進行教學、實踐與研究之用,也適用於傳媒相關專業學生、傳媒從業者、市場營銷人員、傳播心理學愛好者和社會科學研究者等不同類型的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劉英傑,吉林大學博士,現任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媒體輿論、新媒體情感傳播、數字信任傳播等;主要承擔傳播心理學、新媒體輿論研究、傳播學概論、新媒體概論、數字出版技術、傳媒實務等課程教學;獲得江蘇省「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獲得吉林省「精英杯」學術成果獎2項,獲得虛擬現實技術(VR)國際峰會作品競賽一等獎、高校數字藝術作品大賽一等獎、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作品大賽一等獎。

目錄

第1章 傳播心理學:跨學科融合的時代交響
1 1 歷史的和弦:傳播學與心理學的融合探索
1 2 核心精髓:傳播心理學的概念基石
1 3 多維探索:傳播心理學的深度剖析
1 3 1 認知迷宮:深度解讀認知過程
1 3 2 情感波瀾:情感與態度的塑造與變遷
1 3 3 行為驅動力:行為與動機的內在奧秘
1 3 4 影響力矩陣:構建與運用影響力機制
1 3 5 策略智慧:傳播策略的優化與創新路徑
1 3 6 數字浪潮:新技術與在線傳播的心理漣漪
1 3 7 實踐鏡鑒:案例分析中的心理洞察
1 3 8 特殊因素:傳播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力量
1 4 方法論瑰寶:傳播心理學的研究工具
1 4 1 實驗科學:設計規範的實驗研究方法
1 4 2 調查廣角:廣泛覆蓋的調查研究策略
1 4 3 觀察細緻:簡便直觀的觀察研究方法
1 4 4 內容深度:深度解讀的內容分析方法
1 4 5 互動洞察:焦點小組討論的互動智慧
1 5 理論脈絡:傳播心理學的歷史與發展
1 5 1 西方軌跡:傳播心理學的歷史沿革
1 5 2 本土之光:我國傳播心理學的獨特發展
1 6 學科對話:傳播心理學與傳統社會心理學的交匯
1 6 1 緊密聯繫:兩學科間的互補與合作
1 6 2 獨特視角:傳播心理學的差異化研究
1 7 演變歷程:傳播心理學的學科交叉與進步
1 7 1 理論深潛:基礎理論的持續探索
1 7 2 實踐創新:應用方向的突破與嘗試
1 7 3 方法革新:測量與分析技術的不斷進步
總結與回顧
思維與挑戰:思考題
第2章 傳播之旅:心理學運作的深度揭秘
2 1 感知之門:傳播過程中的心理奧秘探索
2 1 1 感知基石:定義與內涵的釐清
2 1 2 流程解構:感知之旅的細膩描繪
2 1 3 機制深挖:感知背後的心理動因
2 1 4 認知迷霧:信息傳播中的個體偏差
2 1 5 策略共鳴:感知心理與傳播藝術的交融
2 1 6 文化烙印:社會背景對感知的塑造力量
2 2 智慧之光:傳播中的學習、認知與條件探析
2 2 1 學習引擎:驅動傳播的智慧火花
2 2 2 認知藍圖:構建信息理解的框架
2 2 3 條件枷鎖:制約傳播效果的隱形之手
2 3 編碼記憶:傳播信息的深層密碼
2 3 1 理論基礎:信息加工的智慧基石
2 3 2 編碼解碼:信息流轉的雙向舞蹈
2 3 3 記憶力量:支撐傳播的隱形支柱
2 3 4 相互作用:編碼與記憶的緊密交織
2 4 自我鏡像:傳播中的自我認知與感知
2 4 1 理論透視:自我圖式的深層解讀
2 4 2 行為映射:自我圖式與傳播行動的對話
2 4 3 感知基石:自我感知的理論根基
2 4 4 效果鏈接:自我感知與傳播成效的紐帶
2 4 5 交互樂章:自我圖式與感知的和諧共鳴
2 5 人際橋樑:傳播中的人際知覺探索
2 5 1 定義特徵:人際知覺的初步描繪
2 5 2 深度剖析:人際知覺的內在世界
2 5 3 信息傳播:人際知覺的橋樑作用
總結與回顧
思維與挑戰:思考題
第3章 傳播者理論與傳播心理
3 1 國家認同與民族和諧:透視社會認同理論
3 1 1 社會認同理論的基石與概述
3 1 2 社會認同理論在傳播實踐中的應用探索
3 2 傳播者的抉擇藝術:「把關人」理論解析
3 2 1 「把關人」理論的核心闡釋
3 2 2 「把關人」理論在信息傳播中的策略應用
3 3 建構心理現實的藍圖:框架理論的深度解讀
3 3 1 框架理論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軌跡
3 3 2 框架理論的核心概念及其在傳播學領域的實踐應用
3 4 媒介議程的設定機制:S-R理論的全面剖析
3 4 1 S-R理論的起源與發展脈絡
3 4 2 S-R理論在傳播學領域的創新應用
3 5 記者的心理基石:共享現實理論的深度闡釋
3 5 1 共享現實理論的基本內涵與意義
3 5 2 共享現實理論在傳播心理學中的實踐價值
3 6 新聞失實的心理防線:認知偏差的剖析與防範
3 6 1 認知偏差的基本概念解析
3 6 2 新聞失實中認知偏差的表現與影響
3 6 3 認知基模與阿克塞爾羅德信息處理模式的融合分析
3 7 傳播者的品牌形象塑造:印象管理的策略與實踐
3 7 1 新媒體時代下印象管理的新挑戰與機遇
3 7 2 印象管理理論在傳播心理學中的創新應用
3 8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揭秘「第三人效果」理論
3 8 1 「第三人效果」理論的基本概念與內涵
3 8 2 「第三人效果」的實證研究與理論延伸
3 8 3 影響「第三人效果」的關鍵因素剖析
3 8 4 「第三人效果」理論在傳播實踐中的策略應用
總結與回顧
思維與挑戰:思考題
第4章 傳播受眾心理解析與策略
4 1 兒童認知與媒介接觸:皮亞傑的視角
4 1 1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基石
4 1 2 成長軌跡:認知四階段解析
4 1 3 定製童年:少兒節目的智慧引導
4 1 4 實踐智慧:皮亞傑理論在傳媒中的應用啟示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