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是讀書人 陳丹青 978752252035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九州
NT$56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為什麼我不是讀書人
ISBN:9787522520353
出版社:九州
著編譯者:陳丹青
頁數:3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905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陳丹青近十年精選訪談、講演的合集,分五輯:採訪、講演、關於《局部》、關於木心、關於木心美術館。對話中依舊有談不完的藝術與文學,還有他從事《局部》與木心美術館工作以來的不少文案。面對當下流量時代的浮躁,他問道,觀看,被觀看,傳播,被傳播,你身在哪一端?

作者簡介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家。2000年回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年作並置系列及書籍靜物系列。業餘寫作,出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遊歷》,以及《局部》系列等。

前言/序言

如同我的過去的「書」,這本集子仍是一堆雜稿。因為雜,分為五輯。題作書名的講演遠在 2009 年,連同幾篇陳年舊稿,今天看,早經隔世。稍稍好玩的勾當,過去十年,是做《局部》,但我就此成了供人合影的背板。起先,有說看了《局部》的,我便心軟,近年呢,隨便哪裡冷不丁路遇——「您是拍個照吧」——我抽身就走。為什麼?很晚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愚蠢 :人家拍照,只為轉發。
當十九世紀中葉出現照相術,波德萊爾嘆道 :
我們這可憎的社會急不可待凝視自己微不足道的形象,就像那珂索斯一樣陷入非同尋常的狂熱。
今天,這狂熱會令波德萊爾瞠目結舌。被傳播學看作新世紀的重大事物之一,是「自拍」。其實自拍者的「急不可待」,還是轉發。不是嗎,「粉絲」並非要跟你合影,而是,已被視為能夠公開觀看的人,包括我,都是自拍者隨時隨地的劫持之物。
合影,能拒絕,真正束手無策的是,如今手機里沒完沒了出現我早先視頻的碎片,取義斷章,重複推送,還添加討厭的文藝腔旁白,說及我和木心的故事,全是編造,以便帶貨。
這不是公然的打劫么?年輕人詫怪 :陳老師,你怎麼不懂?
待我有了微信,天哪,瞧這拴著鏈子隨處獻醜的猴——那也是轉發,而轉發者分明知道,你奈何不得。若是旁觀這傢伙的口無遮攔,我會納悶 :這個人難道不明白世道的無聊與險惡嗎?嗚呼,過去二十年,我的不設防,我的近乎魯莽的坦率,已經匯入網路的大數據。
但我從來弄不清什麼是微博、公眾號、社交媒體,經小朋友再三解釋,還是茫然。電腦,手機,我只會用來寫作與通訊,其他功能,概不會。至少十年了吧,除了躲著畫畫,我只做兩件公開的事,一是《局部》,一是替木心周旋他的美術館。雖則那是露臉的勾當,但自以為很收斂,很乖,直到自媒體將我打醒。
多數留言倒是善意的,和我同樣幼稚。哈姆雷特的問題眼下也是我的問題 :閉嘴,還是繼續說?一切已不可收拾,我弄不清被哪只手捉弄——人的,還是科技的——在流量的漩渦中,我無法讓好心的網友相信 :除了戒備和疑懼,我絕不享受。倘若諸位還想看,莫非巴望這老東西早點給請去喝茶?
觀看,被觀看,傳播,被傳播,你處於哪一端?我當然明白,自媒體文化帶出的巨大價值和無數問題,癥結可能如木心所言 :「問題大到好像沒有問題。」
在演算法與大數據時代到臨之際,他逃走了,我還活著,在這樣的時刻居然出書。有誰會讀嗎?人人都在刷手機,我也一樣。或曰 :你扮了公眾人物,別來裝了吧!好,哥們兒,你不也想蹭點流量嗎,有一天你會明白,出名便是罪過。
2023 年 5 月 16 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