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舊書店等你 朱曉劍 978751552469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金城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我在舊書店等你
ISBN:9787515524696
出版社:金城
著編譯者:朱曉劍
頁數:28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904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 本書作者浸淫書店多年,與書、書店有不解之緣。走訪全國各地古舊書店,與舊書店主閑聊,將其所見、所感與所思,逛且淘寶的經歷與感悟,以及各色的古舊書店,多樣的經營風格,琳琅滿目的好書好物,來來往往的趣人趣事,都一一呈現出來。集這些零散的記憶,濃郁、醇厚的書香氛圍,誠摯、樸素的人際關係,驚艷般的意外之喜舊書店絕不是故紙堆里的舊時光,恰恰相反,是一個傳承知識、傳遞書香的文化場所,不僅能讓更多人與好書相遇、被書香浸潤,更能塑造文化地標、裝點城市風景、提升城市氣質。

作者簡介
朱曉劍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成都文學院駐院作家,入選首屆全國「書香之家」。出版作品有《我在書店等你》《美酒成都堪送老》等。《我在書店等你》入選第二屆「全民閱讀·全國書店之選」十佳人文社科作品。

目錄
卷一 書店行腳
一流的舊書店:淘書齋
賣舊書也要有創意的縹緗書局
付剛:干這行,腿桿要長
毛邊書局簡史
林文書局:成都舊書業的翹楚
消逝的全蜀藝文史書局
最普通的新舊書店
成都有家聚知齋
逛書海拾林書屋
金盾路上的曉曉書屋
西安南路的淘寶書屋
廠北路的舊書店群
逸讀書坊及其他
到舊書店裡歇歇腳
在溫江,邂逅沐雨齋
簇橋的哼哼哈哈書店
簡陽有家思宋齋古舊書店
三道堰的小鎮雅集
卷二 漫遊記
我與布衣書局的書緣
在西昌,逛蔣二舊書店
尚書吧二記
蘇州遇見文學山房
石家莊籍古齋
在望城逛阿勇舊書店
新化逛矮子書店
長沙書遊記
在蕪湖遇見書店風景
琥珀書店的歲月靜好
紮根廈門的小漁島書店
大學路相遇洪都舊書店
逛鄭州書店
卷三 逛書攤
迷戀舊書攤
獵書小記
昆明舊書市一瞥
跟著書吃淘書去
青白江花鳥市場淘書
跟著韋泱淘書去
跟由國慶去淘書
津門淘書小記
包頭得書錄
湘江邊的舊書攤
卷四 獵書記
手邊的題贈本
路邊的詩集
路遇毛姆
早市的魅力與狂歡
邂逅米蘭·昆德拉
相遇洛爾迦
人民南路上的房龍
清水河上遇昌耀
淘書的「在場主義」
相遇《巴蜀舊影》修改版
「茶禪一味」的境界
淘書偶得
偶遇的樂趣
趕場淘書記之瑪塞城
趕場淘書記之送仙橋
過了「淘書也瘋狂」的年紀
淘書的微妙之趣
書友聚會
心水讀物越來越少
就地過年的「餘糧」
僅得一冊書
在書時光中變老
卷五 書海尋醉
陪吉井忍逛舊書店
愛書人的讀與藏
嗜書癮君子
如果沒有書店
向一家舊書店致敬
逛逛舊書店治頭疼
想起了葉靈鳳
簽名本的情趣
張洪沅的舊藏
冷攤偶拾
點亮書店之光的人
後記

精彩書摘
一流的舊書店:淘書齋
成都的舊書業有多少書店傳奇,真是不可勝數。
有位做線裝本的老兄,靠偶然的幾冊線裝書囤了第一桶金,隨後在舊書領域做得風生水起。
已年過八旬的蔣德森老先生在國內舊書業界被稱為「書王」,他不僅熟稔成都舊書業的發展史,而且私人線裝書收藏的數量和質量在全國都是有名的,老先生經營的淘書齋,30 年來一直是眾多淘書者的快樂源泉。
在成都的舊書業,淘書齋是一個神話。
流傳最多的一個段子是,在一些圖書拍賣會上,蔣老師啃著饅頭舉牌買書,頗有點財大氣粗的派頭,一大堆舊書不管好歹,先拿下再說。他的庫房裡有多少寶貝,那可真是一個未知數。
我接觸淘書齋的時間比較晚,那時還是一家小書店,在四川大學旁的文化路上,逛過幾回,也順便買了幾冊書。後來,書店搬到四川大學校園裡,再後來,轉到草堂的舊書市場,如此搬家,在書業也是常事。書店總要跟著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做適度的調整,如此才能有立足之地。
有時懶得去書店選購,乾脆在孔夫子舊書網上直接下單,有時間再去書店取書,如此購書模式也方便。記得淘過揚之水的《脂麻通鑒》和谷林的《書邊雜寫》,因為直接在網上預訂,有好幾次搶先下手淘到如意的書,真是快意。
有一天,遇到朋友心岱說,剛去書店看到一本心儀已久的書,卻被你預訂了,真是有一些「恨意」。但這樣的淘書機會還是少之又少。
大概在2005 年前後,因為混跡「天涯讀書」,結識了不少書友,也帶他們去淘書齋淘書——此時的四川書市還在梨花街,而淘書齋就在它的四樓。印象中帶沈勝衣去過,也帶茶文化專家周重林去觀書,在那裡還遇到過有「大俠」之稱的胡洪俠在淘書。
這等偶遇,不是很多,卻看得出讀書人對淘書齋的喜愛。
後來,淘書齋在羅馬假日廣場、文殊坊、四川書市和送仙橋古玩城等開有分店,一時無兩,真是一種盛況空前的事情(也是舊書店最為輝煌的一個時期)。
但喜愛舊書的人只是那麼固執的一小群,舊書店依然小眾,這樣的開店法,是否能贏利,是否能生存,還真是一個疑問。後來,隨著物價的上漲,實體書店經營得越來越不容易,好幾家分店相繼關門,只保留了送仙橋和瑪塞城的兩家店。
淘書齋有一副對聯,極有意思:讀書好潛移默化務虛求實成學問,好書讀養性修真取義成仁是棟樑。橫批:淘書齋淘。如此可見,淘書齋對舊書店的功能概括得真是齊全。
雖然有不少愛書人對淘書齋頗有「微詞」,書價也比其他地方高一點兒,但仔細想來,這幾年的舊書價格每年都有上漲的趨勢。即便是普通版本的書,也是如此。而淘書齋的書價卻是相對公道的。
蔣老師曾經說:「古舊書店本身還要有特點:那就是『拾遺補缺』,外面沒有的書,在這裡有可能找到;外面能夠找到的,在這裏應該便宜點。古舊書店沒有排班站隊的,再沒有這個特點就開不下去了。」
羅馬假日廣場的舊書店越來越少。當瑪塞城收藏品市場悄然興起的時候,淘書齋和幾家舊書店搬到了這裏,在淘書齋旁邊是一家舊書修復的鋪面。只要有空閑時間,蔣老師都會來舊書店坐一坐,理一理舊書。
我去逛過的次數不算多,並不是因為沒有時間,而是每次去淘書,等到9 點舊書市場散場,這裏的幾家舊書店還沒有開門,故而失去了閑逛的機緣(舊書店一般都在10 點左右開門)。
在淘書齋剛搬過來的時候,幾家舊書店計劃做一次舊書論壇或舊書展,想請蔣老師坐鎮指揮。可蔣老師說「年紀大了」,不再操辦具體事情,「還是由你們年輕人來舉辦比較好,有什麼需要我參加的,我來就是了」。
活動籌措了數月之久,瑪塞城所在的市場方最初答應給予經費支持,卻因種種原因最終沒有舉辦成,真是可惜。
2019 年,舒凡在湖南醴陵組織了一次舊書展。全國各地的舊書攤去了近百家,成都幾乎是組團去參展。蔣老師也帶著許多書,坐火車去參展。那次活動,我見到了蔣老師,全國各地的書友知道蔣老師來參加舊書展,紛紛前來拜訪。這時候,我才知道蔣老師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要說在淘書齋淘了多少書,也沒個準確的數目。我記得每次去淘書齋,總是有許多的收穫,不會空手而歸。我還曾淘到過一冊民國舊期刊,是關於地方文化的,像這樣的資料在舊書市場上已經難得一見了,而且價高,但淘書齋的書價還是公道的。想一想,成都有淘書齋這樣的好書店,真是一種幸運。

前言/序言
自序
這幾年我沒有少往舊書店跑,不管是成都本地的,還是其他城市的舊書店,總是期望去逛一逛。跟我這些年的閱讀興趣有關,感覺常常需要淘舊書才能發現更多有意思的內容。當然,新書有新書的價值,新書與舊書,各有各的妙處。
每次逛舊書店,雖然收穫不一,但熱情不減。這種逛,更多的是一種淘書的享受。淘舊書,不像逛新書店那樣,直接衝到書架前,看見中意的書買下即可。這與網上購書多少有些相似,但網購的趣味卻是大打折扣,簡而言之,缺少發現的愉悅,沒有淘書的樂趣。
傳統的舊書店,雖然看上去毫不起眼,尤其是書店裡的舊書堆放得雜亂無章,即便是上架的書,也沒有明確的分類,店家似乎把收到的書隨意地放在不同的書架之上,但在愛書人的眼裡,那是一種參差之美。
總之,這時候就需要花時間去挑選中意的書,至於到底有多大的收穫,常常是未知數。如果遇見一冊久覓不遇的書,自然是驚喜萬分。像這樣的驚喜,唯有在舊書店裡才能遇到,因為新書可以從多個渠道購買得到。
如今的舊書店已經進入2 0 版本,不僅店面亮堂,且圖書分類清晰,如此尋書也方便了許多。不僅如此,有的舊書店還會準備茶水,淘書淘累了,不妨坐下來吃茶閑話,與店主聊聊舊書,也是難得的雅事。
有經驗的店主無論圖書版本或各種資訊信息,常常如數家珍,也有的店主沉默不語,一切請自便。當然也不乏夸夸其談的店主,猛地一看,似乎精通舊書行業,但多半只是圖利,至於舊書的各方面內容,並沒有特別清晰的認知。
總之,在如今的舊書店裡,相遇的各種可能性皆有。
關於舊書行當,除了舊書店之外,還有數量眾多的舊書攤。在成都,我就是舊書攤的常客。有時候去逛舊書攤,也不一定要淘書,只是為了和書友相遇,看看書市上又有了怎樣的故事流傳。
一年總要去幾十場,如此淘書之旅,猶如流動的閱讀盛宴。在不同城市與舊書店相遇,都會有故事,因此每一次的走訪都值得期待。當然,到陌生城市逛舊書店,倘若有三兩當地書友同行,更是一大幸事。
恰有書友同行,才能對一個城市的舊書市場有個快速且全面的了解,僅僅依靠網路上的舊書店信息,未必準確,這種近距離的走訪才可以看到各個城市的讀書精神。
這部《我在舊書店等你》是我多年逛舊書店的成果。對舊書店的關注,始於阿瀅兄主編的《中國舊書店》(金城出版社,2014年3 月出版)。在這本書里,我寫了一組成都的舊書店。如今,這些舊書店大多依然是舊書業的中堅力量,只有全蜀藝文史書局悄然歇業。
有一次,我從成都武成大街路過時,特意留意了這家書店,雖然書店招牌還在,但門楣上卻落滿了灰塵,想來已是歇業許久了。
舊書業中的舊書店、舊書攤,在今天依然經營不易,不只是生存環境的問題,還面臨著舊書來源越來越稀少的情況,從而帶動了舊書價格的上漲。
比如,以前我逛舊書店時,會遇到一些機構或單位的檔案資料,現在這類資料多數已被化為紙漿,為我們了解當下的社會現狀增加了許多困難。
再比如,不少城市針對實體書店推出了各種扶持計劃,不管是扶持資金,還是政府購買服務,一直很難兼顧到舊書店、舊書攤。倘若看看日本的神保町舊書店街的發展,也許舊書店會獲得更多啟示。
藏書家韋力先生說過:常逛舊書店,才是愛書人。
那麼,就讓我帶著你們一起去逛逛舊書店吧。
我在舊書店等你。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