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井穴通絡-健康觸手可及 ISBN:9787576608151 出版社:東南大學 著編譯者:張忠 孔文良 頁數:11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97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井穴通絡法」遵循承淡安先生「精簡疏針」的學術思想,對穴位取用、操作步驟等進行了較大程度的簡化,利用位於指端的6個井穴來完成常見癥狀的施治,同時結合「左取右、右取左」、腧穴遠道作用等原理,根據癥狀部位所涉或臟腑所系經脈循經取穴,是對傳統井穴療法應用的一個突破。 該方法創新之處還在於對操作工具的使用,除了以承淡安先生創製和發明的撳針為工具,張忠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研製了無創無痛、專門用於井穴操作的「井穴貼」。另外,還可以艾條、王不留行籽等為工具,甚至可以指甲掐壓,或以牙籤、筆頭等合適硬物刺激穴位,沒有場地、環境、設施等限制,十分適合在普通人群和中醫愛好者中推廣使用,也適合專業人士在臨床中輔助應用。 「井穴通絡法」在形式上突出了至簡至易的鮮明個性,力求讓人「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在規範上融合了天人合一、陰陽感通、治神守氣等文化精髓,不僅有助於大家當好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也有利於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作者簡介 張忠,別名張三針,江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澄江針灸」代表性傳承人,澄江針灸學派傳人,黃帝內針第十一代傳人楊真海先生跟師弟子,江蘇省中醫養生學會針推保健分會常務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澄江針灸學派傳承工作室專家。 多年來堅持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致力於澄江針灸學派診療技術挖掘和文化研究,從事中醫藥文化及針灸養生保健適宜技術的傳播和推廣,微信公眾號「張三針筆記」推送針灸學習交流原創文章逾40萬字,出版學術著作《承淡安角針原穴法》(張忠、張建斌編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獲得針灸器具外觀設計專利2項。目錄 淵源與傳承一、承淡安先生與澄江針灸學派 二、從《內經》《針灸大成》記載到「知熱感度測定法」 經絡與穴位 一、經絡 二、穴位 原理與操作 一、井穴通絡的涵義及特點 二、操作工具及使用方法 三、操作步驟及示例 四、操作注意事項 癥狀與調理 一、頭部脹痛、抽痛、跳痛、空痛、昏沉等 二、眼睛腫脹、乾澀、紅赤、痛癢、流淚、視物模糊等 三、耳內鳴響、耳部疼痛、腫脹、沉悶及聽力下降等 四、鼻癢、鼻塞、流涕、流鼻血、打噴嚏、嗅覺減退等 五、牙齒疼痛、牙齦紅腫或出血、牙齒浮動等 六、唇、舌、頰、上顎等部位潰瘍、腫痛等 七、咽喉腫痛、吞咽不適、咽癢咽乾等 八、頸項強痛、頸部活動受限等 九、心中悸動、胸悶氣短、胸痛等 十、咳嗽、咳痰、咳吐不爽、呼吸氣促困難等 十一、胃脘脹滿、疼痛,嘔吐、呃逆等 十二、脅肋部脹痛、刺痛、隱痛、灼熱等 十三、腹滿脹痛、泄瀉、大便乾結或排便不暢等 十四、尿頻、尿急、尿失禁、小便不通等 十五、月經不調、痛經等 十六、肛門墜脹脫出、疼痛、腫脹等 十七、肩部疼痛或外展、后伸、上舉等活動受限等 十八、腰部疼痛、酸痛、刺痛、重墜等 十九、膝關節冷痛、腫脹、活動功能障礙等 二十、入睡困難、易醒或醒后難以入睡、多夢等 二十一、發熱惡寒、但熱不寒或忽冷忽熱等 附錄:井穴急救操作方法 參考書目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