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智慧 王耀獻 978711735085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衛生
NT$44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醫養生智慧
ISBN:9787117350853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王耀獻
頁數:40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971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的基本思路可概括為貫穿一條主線、達到兩個目標、堅持三個結合。貫穿一條主線,即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達到兩個目標,即提煉中醫養生精髓要義,傳播中醫養生實用技術;堅持三個結合,即與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與挖掘中醫藥學健康養生智慧相結合,與人民群眾養生保健實際需求相結合。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即可順暢閱讀,便於非專業人士學習中醫藥養生保健的基本原理和知識。

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4章,從前期面向全社會徵集的580個和中醫養生相關的健康問題中凝練近200個讀者關注度高的話題,緊密圍繞中醫理論,以「養」為核心,以「道、法、術、器」為綱,道以明理、法以指路、術以解難、器以除痛。內容涵蓋通俗的醫藥醫理、日常生活起居提示、常見誤區解析以及簡單易學的中醫適宜技術等,兼具知識性與實用性,設置「關鍵詞」「專家說」「健康加油站」「健康術語」等欄目,同時為了增加科學性和指導性,設有「國醫大師說健康」和「健康雲課堂」等視頻內容。

作者簡介

王耀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東直門醫院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腎臟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腎病分會會長、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中醫分會會長、第十三屆北京市政協委員會委員等。先後承擔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資助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葯創製新葯」1項、「十二五」國家腎病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項、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1項等。在作為主要研究者獲取的成果中,獲教育部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先後榮獲「首都勞動獎章」、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技術創新標兵、第四屆首都十大健康衛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第十六屆「顧氏和平獎」、「2017中國十大醫學進展/新聞人物」候選人之一、2017年中國農村新聞人物。北京衛視「養生堂」和央視「健康之路」「中華醫藥」特邀專家。

目錄

第一章 養生之道
一 道法自然
1 為什麼中醫養生要順應天道
2 為什麼中醫養生要「法于陰陽,和于術數」
3 為什麼說陰陽調和才健康
4 為什麼中醫講究四時養生
二 燮理陰陽
5 為什麼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6 為什麼要「春捂秋凍」
7 為什麼說「冬病夏治」是有道理的
8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道理嗎
9 為什麼男女養生有區別
三 修身養性
10 為什麼說「我命在我不在天」
11 為什麼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12 為什麼修身養性有利於健康
13 為什麼說「養生先養德」
14 為什麼說「醫病先醫心」
15 為什麼說文化療法也能調病
16 為什麼養生講求「形神合一」
17 關於「七十三、八十四」之說有道理嗎
18 孔孟養生之道有哪些
四 未病先防
19 如何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後防復」
20 為什麼中醫強調「治未病」
21 為什麼說疾病要「三分治七分養」
22 如何告別「亞健康」
23 如何預防血壓高變成高血壓
24 不同年齡段的人應該如何養生
第二章 養生之法
一 食飲有節
1 為什麼中醫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2 為什麼說「病從口入」
3 為什麼建議清淡飲食
4 為什麼中醫講究「五味調和」
5 為什麼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6 辟穀、輕斷食對健康養生有什麼影響
7 中藥代茶飲如何飲用更有效
8 為什麼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9 如何減少寒涼之品帶來的傷害
10 為什麼說「早飯宜好,午飯宜飽,晚飯宜少」
11 為什麼要重視飲食的禁忌
12 為什麼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13 為什麼說「清晨一杯水,生津潤脾胃」
14 為什麼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15 為什麼說「吃好蔥姜蒜,病痛少一半」
16 為什麼說「食不言,寢不語」
二 起居有常
17 早睡早起一定健康嗎
18 應該如何少熬夜
19 為什麼要勞逸適度
20 什麼是良好的起居習慣
21 如何排便才能讓身體更健康
22 如何做好房事養生
23 為什麼要睡子午覺
24 為什麼夏季容易得「空調病」
25 為什麼睡眠能養生
26 為什麼說「寒從腳下生」
27 為什麼要注意鍛煉的時間
28 為什麼冬季要避免出汗過多
29 女子產後應該如何進行調養
30 為什麼穿衣要溫暖適體
31 為什麼說出汗不能吹風
32 如何曬太陽更科學
33 為什麼說「胃不和則?不安」
三 精神內守
34 為什麼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35 如何做到精神內守
36 為什麼中醫講究調神
37 為什麼心神不安可以導致過早衰老
38 為什麼疾病的發生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
39 為什麼驚恐會損害健康
四 動靜結合
40 運動養生如何做到動靜結合
41 為什麼運動是「形神兼養」的良藥
42 為什麼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43 為什麼說「筋長一寸,壽長十年」
44 經絡不通有哪些癥狀表現
45 久坐工作之人如何調暢經絡
46 生活中如何疏通經絡
第三章 養生之術
一 中藥調理
1 如何煎煮中藥
2 如何正確理解「是葯三分毒」
3 中藥和西藥有衝突嗎
4 不同「地黃丸」的功效有何不同
5 阿膠保健有哪些用法
6 服用中藥期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7 補益葯可以長期服用嗎
8 服用保健食品也需要對症嗎
9 中藥泡腳有哪些注意事項
10 中成藥有哪些禁忌
11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吃藥膳
12 經常感冒的人可以選擇哪些中成藥
13 為什麼建議氣虛的人常吃山藥
14 看中醫時要注意哪些內容
15 為什麼會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
二 膳食調養
16 為什麼說「葯補不如食補」
17 為什麼說「葯膳未必善」
18 如何讓中藥成為餐桌上的「養生菜」
19 如何通過飲食保養五臟
20 為什麼說「葯食同源」
21 「冬吃蘿蔔夏吃薑」有道理嗎
22 蔬菜生吃是不是更健康
23 什麼是發物
24 千古名方——當歸生薑羊肉湯的作用是什麼
25 吃中藥的時候能吃綠豆嗎
26 如何通過膳食調養「手腳冰涼」
27 為什麼說「要減肥先祛濕」
28 為什麼說「喝茶養生亦傷身」
29 為什麼說「形寒寒飲則傷肺」
30 女性月經期如何飲食養生
31 為什麼說一種體質有一種吃法
32 熬夜者如何飲食養生
33 為什麼說「胃以喜為補」
34 為什麼說「少食長壽,雜食無病」
35 為什麼說飲食要因地制宜
36 為什麼說飲食要因時制宜
三 運動導引
37 不同人群如何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38 傳統導引養生如何體現「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