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孤獨共處-喧囂世界中的內心成長 安東尼.斯托爾 97871117353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機械工業
NT$43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與孤獨共處-喧囂世界中的內心成長
ISBN:9787111735311
出版社:機械工業
著編譯者:安東尼.斯托爾
頁數:2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76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獨處的過程,和與人交往的過程一樣重要; 孤獨並不是消極、退縮的代名詞;能夠獨處,是人具有獨立認知和安全感的體現; 帶你觸及你未曾到達的內心深處,遠離喧囂和忙碌,至少偶爾,可以回歸內心,與孤獨對話,找尋內在的平靜。

內容簡介

人們普遍認為,親密的人際關係是幸福的主要來源。但是在聯繫過度頻繁且緊密的網路時代,我們會發現,獨處的過程,和與人交往的過程一樣重要。深入地探索內心,追隨自己的興趣,進行創造性活動,我們同樣可以獲得深刻而有意義的幸福和滿足感。 在本書中,你會了解到,孤獨並不是消極、退縮的代名詞;能夠獨處,是人具有獨立認知和安全感的體現。人可以在孤獨狀態中改變態度和行為習慣,可以對生活有新的認識和領悟,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 作者將鮑爾比的依戀理論、溫尼科特的客體關係理論、榮格的自性化理論等經典精神分析學派理論融入人物事例中,探討了孤獨的多種情況,如康德因學術研究而自我隔離的孤獨、貝多芬因失聰陷入孤獨、門德爾松因喪親而短暫處於孤獨之中等。正如作者在開篇所說,「或許這些天才對於孤獨的需求以及對內心世界的關注,可以為我們揭示正在被忽略的普通人的需求。」 希望本書能帶你觸及你未曾到達的內心深處,遠離喧囂和忙碌,至少偶爾,可以回歸內心,與孤獨對話,找尋內在的平靜。

作者簡介

關鳳霞 大連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具有多年翻譯工作經驗,持有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英語二級證書,譯有《解壓全書》等作品。

目錄

引言
第1章 人際關係的意義
第2章 獨處的能力
第3章 孤獨的用處
第4章 被迫孤獨
第5章 想象的渴求
第6章 個體的意義
第7章 孤獨與性情
第8章 分離、孤立與想象力的提升
第9章 喪親、抑鬱與修復
第10章 尋求一致性
第11章 第三時期
第12章 對完整的渴望與追求
註釋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