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對董事會決策的影響研究 孔曉旭 978756383558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NT$3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對董事會決策的影響研究
ISBN:9787563835584
出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著編譯者:孔曉旭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77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跨學科的、基於人力資源管理的本科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規律,並致力於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理論應用於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學科。作者將心理學的知識和理論納入到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功能模塊中,針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系列問題,分別介紹所涉及的心理學知識和理論,並將這兩門學科有機的融為一體,以期達到工作場所更有效率,更令人滿意的效果。本次修訂,作者對第三版做了許多調整,將內容進行了新的組合,更好地體現了人力資源管理和心理學的結合。

作者簡介
張杉杉,1993年河北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心理學專業;1999年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心理諮詢和測量專業:;2005年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心理統計和測量專業。現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人事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
毛暢果,女,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學士,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碩士、博士,美國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北京市國內外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教師。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研究項目多項,發表論文幾十篇。

目錄

目錄
1緒論
1 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 2研究內容和研究框架
1 3研究方法和創新之處
2文獻綜述
2 1國有企業政治治理相關研究
2 2關於董事會決策的研究
2 3關於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對董事會決策影響的研究
2 4文獻評析
3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對董事會決策的影響:理論分析
3 1理論基礎
3 2國有企業政治治理與經濟治理、行政治理的耦合
治理框架
3 3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對董事會決策的影響:理論框架
4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對董事會決策的影響:以董事為樣本
4 1研究假設
4 2模型、變數與數據
4 3實證分析結果
4 4穩健性檢驗
4 5本章小結
5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對董事會決策的影響:以企業為樣本
5 1研究假設
5 2模型、變數與數據
5 3實證結果
5 4穩健性檢驗
5 5進一步分組檢驗
5 6本章小結
6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影響董事會決策的經濟後果分析
6 1研究假設
6 2模型、變數與數據
6 3實證結果
6 4穩健性檢驗
6 5進一步分組檢驗
6 6本章小結
7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未來展望
7 1研究結論
7 2政策建議
7 3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Python爬蟲程序
(用於從交易所網站下載董事會決議公告)
附錄2:正則表達式
(用於篩選董事會決議中是否有董事異議)

前言/序言
前言
本書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黨組織嵌入國有企業治理結構的微觀機制及其治理效應」(批准號:72002141)的階段性成果。
國有企業政治治理,是指黨組織通過與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和「討論前置」的方式參与公司重大決策,從而形成一種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內部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新時期我國國有企業改革要求加強政治治理、改進法人治理結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在制度建設和公司治理實踐方面,明確了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與政治核心地位,即發揮「把方向、管大局和保落實」的重要作用,但由於我國國有企業面臨來自政府和市場的雙重約束,承擔政治性和經濟性的雙重責任,政治治理和經濟治理兩種制度安排難以有效融合,黨組織與其他公司治理主體協同發揮作用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理順。
基於此,本書圍繞國有企業黨組織和董事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這一重要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將上市公司董事會決議公告的文本資料作為研究載體,通過董事會成員在歷次董事會會議中的投票情況(同意、反對或棄權),主要考察四個問題:
第一,國有企業政治治理(黨組織)與其他治理主體(行政治理、經濟治理)的關係,國有企業內部多元制度邏輯的有機整合路徑,以及國有企業政治治理與經濟治理、行政治理的耦合治理框架。
第二,國有企業政治治理的微觀作用機制,即對董事會決策過程的影響,根據是否有黨組織身份背景,將董事會成員劃分為政治型董事和經濟型董事,考察政治型董事對董事會議案的異議行為,以及董事的政府背景、專業背景、實務工作經歷等對其異議行為的影響。
第三,在企業層面考察國有企業黨組織和董事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對董事會決策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在不同公司治理情境下的差異。
第四,研究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影響董事會決策的經濟後果,即檢驗國有企業政治治理通過影響董事會決策進而影響企業價值的路徑,以及地區市場化程度的調節效應。
研究發現:
第一,在我國國有企業政治治理與行政治理、經濟治理的耦合治理框架中,應該以遵循市場規律的經濟治理為基礎,使政治治理起到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的作用,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變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行政治理依託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發揮作用,改組和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從而能夠讓國有資本管理機構(國資委等)更好地履行出資人的職責,形成與國有企業之間以資本為紐帶的協調機制。
第二,相比于經濟型董事,政治型董事更不傾向於對董事會決議發表異議,但若政治型董事有較強的晉陞動機、有財務或金融專業背景、有國有企業實務部門工作經驗,則更可能提出異議。但是,有政府背景的董事則不太可能表達異議,而且政治型董事的異議傾向在不同議案類型中也有所不同,其基於政治邏輯和政治責任的考慮,傾向於對大規模投資、重大資產變動等可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事項投反對票。
第三,國有企業黨組織與董事會「交叉任職」,尤其是黨委書記與董事長由同一人擔任的情況下,能夠為黨組織真正發揮作用提供職務保障,便於實現政治職能與經濟職能的有機融合,更大程度上發揮國有企業政治治理的優勢,更可能出現董事會異議,而且這種影響受到企業業績的負向調節和金字塔層級的正向調節;但在討論前置實施后,黨委會在經濟決策之前進行政治把關,通過行使否決權阻止了一部分政治上存在問題的議案進入董事會決策流程,提高了決策效率,因而在董事會決策過程中異議意見減少。
第四,國有企業黨組織參与公司治理,在黨管幹部原則下發揮監督管理者和制衡內部人控制的作用,而且可以將政治目標和社會目標內化到企業的經濟目標中,影響董事會決策思維,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公司治理效果,最終提升企業價值。實證研究結果支持了國有企業政治治理對企業價值的正向影響,以及董事會異議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還發現,國有企業所在地區的市場化程度會影響政治治理髮揮作用,較高的市場化水平意味著更完善的產權保護制度,以及更高的契約執行程度,從而使黨組織更好地發揮作用。
本書研究了國有企業政治治理的微觀作用機制,即對董事會決策過程的影響,對於完善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治理理論,探究政治治理與經濟治理、行政治理如何有機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在實踐中能夠為國有企業政治治理髮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和為提升國有企業價值提供支持,將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落實到董事會決策過程中,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供借鑒。目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