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遷中財稅法規範生成機制研究 湯潔茵 978752282247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變遷中財稅法規範生成機制研究
ISBN:978752282247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湯潔茵
頁數:32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778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實現國庫收入與納稅人權利平衡是稅收法治的理想,然而,形式上的法律保留與實質法治的實現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在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稅收立法如何擺脫亦步亦趨的尷尬境地、及時因應不斷湧現的新型交易,稅法的形式與實質究竟孰輕孰重等問題,依然是當前稅收法治建設中無法迴避的難題。 政府享有極為寬泛的稅收剩餘立法權,或是基於明確授權制定稅法規則,或是基於不確定概念的隱性授權而續造具體規則,或是基於職權行使的需要應對新生事物生成財稅規則以及主導財稅制度改革,對稅法制度的整體形塑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因此,規範和約束剩餘立法權才能防止徵稅權的擴張、保護納稅人的權利。本書作者認為,司法機關作為納稅人權利保護的最後壁壘,應當擺脫對稅務機關予以司法尊重的消極態度,而以積極的司法審查對徵稅權乃至稅法規範制定權進行規範和約束。

作者簡介

湯潔茵,1980年生,女,福建漳州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法學博士。2009年7月∼2017年9月曾任職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博士,德國馬普稅法與公共財政研究所博士后。入選「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 (2013年),兼任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財稅法、經濟法和金融法。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學家》、Derivatives & Financial Instruments等國內外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篇,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 《財政與稅務》、《金融與保險》等轉載,著有《金融創新的稅法規制》《金融交易課稅的理論探索與制度建構》,參与《民主視野下的財稅法治》等10多部著作的撰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等多項省部級課題。 獲北京市第十二屆、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三屆中國法學會「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三等獎以及第四屆中國法學會「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等多項省部級獎勵。

目錄

導論
一 國內外研究動態
二 主要研究內容
三 學術價值與創新
上篇 財稅法規範生成之理論探索
第一章 再論稅收立法權的收回與稅法規範體系的重構
一 平移立法下金字塔式稅法規範體系的形成——以所得稅法為例
二 稅收立法行政主導的維持:稅收立法權的隱性分配
三 稅收立法行政主導之否定:稅收法定主義三重意涵的再考量
四 不可簡化的稅收法律與稅收剩餘立法權的再分配
五 稅法規範體系化的重構
六 結語
第二章 社會發展中的稅法續造——以漏洞填補為核心
一 稅收法定主義的現實:不僅僅是立法者的怠惰
二 社會發展與稅法漏洞的填補之策
三 作為稅法漏洞之法的裁量與稅收法定主義實現的二律背反
四 新型交易課稅從裁量到法定的初步嘗試——標準規範的引入
五 從標準到規則:新型交易的課稅規範形式的階段性選擇
六 新型經濟事項的課稅規範的獲取進程
七 結語
第三章 實質課稅原則之檢討與稅法形式主義的重提
一 紛紛擾擾的實質課稅原則:形式與實質之爭的三個面向
二 抽象稅收構成要件確立的形式與實質
三 稅法文本解釋的形式與實質
四 應稅事實判斷的形式抑或實質?
五 結語:應受尊重的形式與實質課稅之限度
中篇 典型財稅法規範生成之考察
第四章 專項附加扣除機制的檢討與完善:基於明確授權的規範續造
一 為量能課稅而生的專項附加扣除制度
二 專項附加扣除的擬制化處理及其簡化價值
三 價值的衝突與妥協:專項附加扣除擬制化的正當性檢視
四 專項附加扣除機制的完善:個案正義的適度實現
五 結語
第五章 基於不確定概念隱性授權的稅法規則續造:以一般反避稅規則為例
一 一般反避稅條款的雙重開放式結構
二 一般反避稅條款的授權導向與反避稅調整權約束之不足
三 權力入籠:一般反避稅條款具體化的必要性
四 我國一般反避稅條款的具體化實踐:現狀與效果考察
五 一般反避稅規則續造的路徑選擇:兩種模式的借鑒與反思
六 走向確定性的一般反避稅條款:續造權配置與具體化要求
七 結語
第六章 行政主導下的制度轉型:金融保險業的營改增
一 「貸款服務」增值稅規則的實施爭議
二 「金融商品轉讓」的增值稅課徵難題
三 金融保險服務的增值稅課稅制度的整體檢視
四 金融保險服務的增值稅課稅制度的未來完善
五 結語
第七章 新型交易課稅規則的續造:以資管產品運營的增值稅納稅人為例
一 資管產品運營的流轉稅規則的梳理與檢討
二 資管產品的持有人徵稅:實質課徵增值稅真的必要嗎
三 基於形式的納稅人選擇:資管產品管理人無可言說的痛
四 資管產品運作的增值稅納稅人的確立:基於間接稅屬性的考量
五 結語
下篇 財稅法規範生成之司法監督
第八章 稅務機關專業判斷的司法尊重——以價格偏低的核定案件為起點的研究
一 廣州德發公司案的示範效應——受尊重的「專業判斷」的考察
二 因裁量而生的判斷「專業性」——價格偏低的核定條款的特殊規範結構
三 稅務機關專業判斷的司法尊重:原則還是例外
四 基於慣例的專業判斷的可審查性分析
五 稅務機關專業判斷的審查強度與範圍
六 結語
第九章 稅務規範性文件的適用與司法審查:實效考察與完善進路
一 稅務規範性文件的濫觴與合法性之爭
二 稅務規範性文件司法審查之缺位:基於2016∼2020年司法判例的實效考察
三 稅務規範性文件司法審查標準與強度的實證考察
四 尊重還是審查:稅收法定主義之下的能動司法
五 稅務規範性文件司法審查進路的完善
六 結語
參考文獻
代後記:學術研究的擔當與家國情懷
附錄:稅務規範性文件司法審查案例匯總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