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產業-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賽道 張長令 吳鵬飛 97875177139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發展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儲能產業-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賽道
ISBN:9787517713968
出版社:中國發展
著編譯者:張長令 吳鵬飛
叢書名:現代化新征程叢書
頁數:23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107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儲能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儲能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入手,全面探討了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現狀、面臨的挑戰及未來發展趨勢。本書不僅對全球儲能產業發展動態、主要國家戰略導向及支持政策、我國儲能產業進展進行了深入分析,還研判了我國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機遇、區域儲能產業發展路徑,剖析了我國儲能產業面臨的瓶頸和挑戰。在此基礎上,本書針對我國儲能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作者簡介

隆國強,1966年5月生,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黨的十九大代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長期從事中國對外經濟政策的研究,在國際經濟合作、對外貿易、跨國投資、特殊經濟區等領域完成多項重大政策研究報告。研究領域還包括宏觀經濟、產業政策、糧食經濟、汽車工業等。多次參加國務院、相關部委的經濟形勢分析與政策研討會議,2007年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講解《擴大對外開放,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曾參加中國人民大學中美合作現代經濟學培訓(福特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金融規劃研究班、清華大學/哈佛大學高級公共管理培訓班、劍橋大學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專題研究班。 多次榮獲中國發展研究獎特等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年度優秀論文獎、全國外經貿優秀成果獎等。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集體)、「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榮譽稱號。

目錄

第一章 儲能產業對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和「雙碳」目標實現意義重大
一、儲能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發展歷程
二、儲能技術的主要分類
三、儲能系統的主要應用場景
四、儲能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二章 全球儲能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一、全球儲能技術發展趨勢
二、主要國家和地區儲能產業戰略導向及支持政策
三、主要國家和地區儲能產業發展情況
四、全球儲能市場預測
第三章 我國儲能產業發展不斷提速
一、我國儲能產業戰略導向及支持政策分析
二、我國儲能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三、我國儲能產業實力和規模不斷提升
四、我國儲能產業發展仍面臨瓶頸和挑戰
第四章 新型儲能產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
一、傳統抽水蓄能具有穩定性和較強實用性
二、新型儲能系統成為最具潛力的發展方向
三、鋰離子儲能電池產業鏈已經形成全球競爭優勢
四、新型儲能體系與新興技術深度融合發展
第五章 儲能產業推進路徑趨向多元化
一、先行地區不斷優化儲能產業生態
二、后發地區加快推進儲能產業布局和示範應用
三、儲能產業不斷探索新發展模式
四、重點企業積極探索儲能應用模式
第六章 我國儲能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儲能產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
二、新型儲能技術將實現多元化、規模化發展
三、儲能產業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四、儲能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第七章 儲能產業專家觀點評述
一、劉吉臻院士:儲能產業發展須從工程示範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趙天壽院士:長時儲能技術缺口依然較大
三、歐陽明高院士:氫儲能將成為主流
四、潘復生院士:加快推進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發展迫在眉睫
五、孫金華院士:守住電化學儲能安全底線,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六、蔣利軍教授:電氫融合助力新型電力系統發展
七、陳海生研究員:儲能行業高速發展,但需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參考文獻
附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