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股權激勵 于強偉 曹煒 97875197809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一本書讀懂股權激勵
ISBN:9787519780968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于強偉 曹煒
頁數:26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6112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章主要介紹了股權激勵制度設計在境內外的歷史淵源,回顧了其理論基礎,從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雙重視角分析了股權激勵的功能。第二章從公司治理角度對實施股權激勵應當注意的核心問題進行了討論。第三章從公司管理角度對實施股權激勵應當關注的核心要點進行了分析。第四章對如何合規地實施股權激勵進行了全面論述,對設計股權激勵方案的常見法律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拆解,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第五章討論了股權激勵涉及的股份支付這一核心會計處理問題,對股份支付的會計確認和計量原則、公允價值確認、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這兩種常見的股權激勵工具如何進行會計處理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第六章專門關注股權激勵的中國境內稅務處理,對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兩類主體分別探討了稅務處理的相關細節,並就股權激勵的稅務報備、如何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討論。第七章專門關注股權激勵的境外個稅處理,重點展示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四個國家實施股權激勵的常用工具,並分別就其個稅處理進行了討論。

作者簡介

於強偉,山東濰坊人,律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博士研究生,美國天普大學法學院LLM ,主要從事私募股權基金、股權投融資、股權激勵、股權重組與公司併購、公司上市(A股、港股、美股等)等領域的法律事務,在公司股權領域擁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時,也具備橫跨律師事務所和央企、外企、民企集團的思維視角,擅長運用專業知識為創業公司、企業資本運作及股權管理等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整體解決方案。代表性著作:《股權架構解決之道》(法律出版社20]9年出版)、《股權投融資交易結構——設計要點與體系化考量》(法律出版社2020年出版)。

目錄

第一章 綜述
一、股權激勵簡史
1 境內簡史
2 境外簡史
二、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
1 人力資本理論
2 委託代理理論
3 激勵相容理論
三、股權激勵承載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雙重職能
1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角色定位
2 股權激勵如何鏈接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
四、在爭議中前行——兼評巴菲特對股權激勵的認識
1 巴菲特為什麼不完全贊成實施股權激勵
2 怎樣做才能充分發揮股權激勵的最佳效果
第二章 公司治理角度的股權激勵
一、大股東控制權是實施股權激勵首要考慮的問題
1 實施股權激勵對公司控制權有何影響
2 實施股權激勵過程中如何保證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控制權穩定
二、股權激勵與公司治理共生共榮
1 股權激勵對公司治理的深刻影響
2 公司治理過程中實施股權激勵應關注什麼問題
三、公司治理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的發展趨勢
1 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在當今新經濟背景下的變化
2 「事業合伙人」機制給我們帶來的反思
第三章 公司管理角度的股權激勵
一、股權激勵帶來的企業管理價值
1 能夠滿足企業戰略管理需求
2 有助於打造共贏分享的企業文化
3 能夠提升員工滿意度
4 能夠優化企業的團隊建設氛圍
5 融智:留住及引進人才
6 助力公司業績提升
二、實施股權激勵時從管理角度應當注意的問題
1 什麼時機適合實施股權激勵
2 不同階段企業實施股權激勵應關注什麼問題
3 股權激勵適合向哪類員工實施
4 股權激勵是否有必要全員實施
5 股權激勵是否可以適用於外部夥伴
6 股權激勵的授予節奏應當如何把握
7 股權激勵對激勵對象有什麼效應
8 如何確定激勵對象的資格
9 如何對激勵對象進行考核
10 股權激勵常用的考核指標是什麼
11 如何確定每一位激勵對象的激勵數量
12 股權激勵一般確定多大比例作為期權池
13 股權激勵中激勵對象是否應當出資
14 股權激勵成功的關鍵在於「投其所好」
15 股權激勵如何防止產生「懶人」
第四章 股權激勵的法律合規問題
一、人力資源作為出資方式的法律考量
1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的概念區分
2 有關人力資源出資的立法類型
3 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出資形式及其演變
4 人力資源出資作為股權激勵的基礎具備充分的理由
二、股權激勵與非法集資的辨析
1 股權激勵的實施謹防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2 非法集資的表現形式及刑法規制
三、制訂和實施股權激勵方案要考慮的問題——境內非上市公司
1 股權激勵的再認識
2 股權激勵通常採用什麼模式
3 股權激勵所需要兌現的股票從哪裡獲取
4 股權激勵通常採用什麼工具
5 股票期權應用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6 限制性股票應用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7 虛擬股票應用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8 業績股票應用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9 「乾股」到底具有哪些權利
10 如何確定股權激勵的持股路徑
11 如何確定股權激勵的授予價格
12 如何確定股權激勵的持股主體
13 採用個人直接持股有哪些利弊
14 採用有限合夥持股有哪些利弊
15 採用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有哪些利弊
16 採用金融產品持股
17 股權激勵的價值預期如何進行管理
18 公司融資時外部投資人對股權激勵的預期
19 期權能夠流通嗎
20 激勵對象離職后是否還可以繼續持有激勵股權或期權
21 激勵對象無過錯離職後期權如何處理
22 激勵對象有過錯離職後期權如何處理
23 激勵對象主動辭職後期權如何處理
24 激勵對象離職后違約期權如何處理
25 代持在股權激勵中有何影響
26 如何確定股權激勵計劃的退出機制
27 制訂和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程序性要求是什麼
28 關於「200人」紅線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突破
四、制訂和實施股權激勵方案要考慮的問題——境內上市公司
1 股權激勵的股權總量和個量有什麼要求
2 哪類人不得成為股權激勵對象
3 股權激勵所需要兌現的股票從哪裡獲取
4 公司能夠為激勵對象提供資金支持嗎
5 股票期權應用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6 限制性股票應用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7 首發申報前擬上市公司實施的員工持股計劃應當符合哪些要求
8 首發申報前擬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如何計算股東人數
9 首發申報前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信息披露要求及中介機構核查要點
10 首發前制訂且上市后實施的期權激勵計劃應滿足哪些披露要求
11 首發前制訂且上市后實施的期權激勵計劃發行人信息的披露和中介機構核查應滿足哪些要求
12 制訂和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程序性要求是什麼
13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通常需要律師出具哪些類型的法律意見書
五、制訂和實施股權激勵方案要考慮的問題——國有公司
1 實施股權激勵的國有公司應當具備什麼條件
2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