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禮記-儒家的理想國 ISBN:9787559487728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 著編譯者:周何 頁數:22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90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一部中華文化「啟示錄」,一本讀懂中國社會本質的經典著作。 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通過詳細闡述各種禮儀、禮節和社會規範,反映出古代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和運行機制。閱讀《禮記》,讀者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國的社會結構、家庭倫理、教育制度等,理解中國社會的本質。 翻看本書,看懂歷代帝王統治之術。 《禮記》中包含了許多關於治國理政的思想和策略。例如,《禮記·大學》中提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被歷代帝王奉為治國理政的指導原則。通過這些內容,讀者可以窺見古代帝王的統治之術和治理智慧。內容簡介 《禮記》是一部「禮的百科全書」,不僅有對諸多禮意的說明、禮事的記載,還包含著做人做事的原則。它是前人智慧的結晶,生活體驗的累積,也是我國人文歷史的文化遺產。 本書用淺顯通俗的文字、趣味故事的轉述,加上必要的分析說明,讓讀者從《禮記》中重新體認這些寶貴的文化精華。作者簡介 周何(1932-2003),文學博士。曾任台灣師大國文系主任、國文研究所所長、文學院院長、考試院考試委員。著有《古禮今談》、《春秋吉禮考辨》、《中國訓詁學》、《春秋穀梁傳傳授源流考》、《新釋春秋穀梁傳》、《十三經著述考》等。目錄 前言第一章 禮事的記敘 孔子合葬父母 孔子修墓 孔子聞子路之死 孔子哭伯高之喪 冉有代孔子致送喪賻 孔子哭賓館主人之喪 孔子看人送葬 苛政猛於虎 童子汪踦為國犧牲 司城子罕哭衛士之死 立庶子不立嫡孫 孔子主持射禮 孔子之死 弟子為孔子服喪 孔子的墳 弟子對孔子言論的討論 子夏哭兒子之喪 同母異父兄弟的喪服 曾子稱讚晏嬰知禮 曾子責備蕢尚的失禮 曾子過猶不及 曾子病危時換席 不食嗟來食 石祁子知禮 魯庄公為士追贈誄謚 晉獻公殺太子申生 秦穆公吊公子重耳 季武子准許杜氏哭葬于庭院 魯襄公贈禮楚康王之喪 邾婁定公論逆倫的兇案 容居的狂妄無知 善頌善禱 趙文子論人 柳庄勸衛獻公不可偏心 衛獻公吊柳庄之喪 成子高的遺言 國子高論葬事 杜蕢罰酒 太宰豁據禮矯正夫差 子服惠伯不以私廢公 周豐諷喻魯哀公 魯悼公為妾服喪 孟敬子不守禮 魯穆公哭齊國大夫之喪 罷市求雨 子思論臣為舊君之喪 子思哭改嫁母親之喪 子思不為改嫁母親治喪 陳子亢取消用人殉葬 季子皋葬妻 第二章 禮意的說明 冠禮的意義(一) 冠禮的意義(二) 冠禮的意義(三) 婚禮的意義(一) 婚禮的意義(二) 婚禮的意義(三) 喪禮的意義(一) 喪禮的意義(二) 喪期的意義(一) 喪期的意義(二) 喪期的意義(三) 祭禮的意義(一) 祭禮的意義(二) 祭禮的意義(三) 孔子論主祭和助祭者的不同 孔子論禮教的功用 孔子論禮的表現態度 孔子論守制的用意 孔子論治喪的標準 孔子論蜡祭 曾子論哭的聲調 曾子論禮器的用途 禮有權宜的變化 孔子論孝 曾子論孝 樂正子春論孝 孔子論大同和小康 制禮的因素 第三章 品德的修養 品德的修養 儒者的典型(一) 儒者的典型(二) 儒者的典型(三) 儒者的典型(四) 儒者的典型(五) 儒者的典型(六) 儒者的典型(七) 儒者的典型(八) 儒者的典型(九) 儒者的典型(十) 儒者的典型(十一) 儒者的典型(十二) 儒者的典型(十三) 儒者的典型(十四) 儒者的典型(十五) 儒者的典型(十六) 儒者的典型(十七) 進德修業的《大學》三綱八目 什麼是「誠其意」 「中」與「和」 「誠」的修養 好學、力行、知恥 音樂的內涵與功用(一) 音樂的內涵與功用(二) 禮樂的精神價值 子夏論樂 第四章 生活的規範 對父母的禮(一) 對父母的禮(二) 對父母的禮(三) 對長者的禮 對老師的禮 明確男女界限的禮 幼童教育(一) 幼童教育(二) 一般生活規矩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