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慢性疼痛管理臨床實踐 ISBN:9787523606117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下地恆毅 頁數:30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862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本書引進自Springer出版社,是一部系統全面介紹慢性疼痛管理的實用著作。全書共兩篇28章,從疼痛的機制出發,闡述了疼痛管理技術,如神經阻滯、藥物(鎮痛葯)、神經生理學無創操作技術和電刺激技術,描述了各種疼痛狀況的管理,如頭痛、背痛、四肢痛、皰疹后疼痛及複雜的區域疼痛綜合征,涵蓋了疼痛的原因和部位、疼痛緩解管理等一系列主題,並提供了臨床醫生通過指導患者自我評估和自我管理治療的獨到見解。本書層次清晰,圖文並茂,步驟詳細,是臨床疼痛科醫生不可多得的案頭參考書。 作者簡介馮智英,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 目前擔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疼痛科主任和麻醉科副主任。曾到德國基爾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疼痛和重症監護科、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疼痛中心、斯坦福大學附屬醫院疼痛中心等訪問學習。 2017年榮獲首批「國之名醫·青年新銳」獎。目前主要社會兼職為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盆腔痛學組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疼痛科醫師分會委員及神經病理性疼痛學組副主任委員、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疼痛專業委員會常委等。 目錄上篇 基礎知識 第1章 疼痛的歷史 第2章 疼痛的理論基礎 一、特異性理論 二、強度理論 三、模式理論 四、閘門控制理論 五、對慢性疼痛的思考 第3章 疼痛的解剖生理學 一、疼痛的定義 二、外周機制 三、脊髓層面的疼痛傳遞 四、疼痛向上行通路 五、疼痛的感知 六、慢性疼痛的發展 七、下行疼痛調節 第4章 疼痛的病理生理學 第5章 鎮痛葯的藥理作用 一、基本方面 二、臨床應用 三、處方 第6章 慢性疼痛患者的檢查 一、詢問病史 二、體格檢查 三、使用評估工具進一步判斷是傷害性疼痛或是神經病理性疼痛 四、進一步的檢查工具 五、身體殘疾評估 六、Rohnd-Morris殘疾研究問卷 七、慢性疼痛的心理評估 八、為研究提供依據的檢查 九、活檢 十、激光散斑對比分析 十一、fMRI 十二、訴訟時疼痛評估和檢查:暗中觀察 第7章 慢性疼痛的介入治療 一、一般原則 二、最常用藥物的作用機制:局部麻醉藥和皮質類固醇 三、常見介入治療 第8章 神經阻滯 一、臂叢神經阻滯 二、下肢 三、軀幹 四、常見的淺表神經阻滯 五、頭頸部阻滯 六、胸腰交感神經鏈阻滯 第9章 其他方法:疼痛診療中的微創技術 一、可與神經阻滯同時採用的治療方法 二、腦刺激植入術 三、脊髓電刺激 四、皮下神經電刺激或經皮神經電刺激 五、針灸 六、迷走神經刺激 七、經皮穿刺椎間盤熱凝療法 八、MRI引導聚焦超聲手術 第10章 疼痛的評估 一、單維度疼痛評估 二、多維度評估 三、危重症患者疼痛的行為評估 四、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疼痛評估 下篇 疼痛管理技術 第11章 背痛 一、診斷 二、治療 三、病例報道1 四、病例報道2 五、病例報道3 第12章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 一、病因 二、診斷 三、治療 第13章 神經病理性疼痛:複雜性區域疼痛綜合征 一、歷史回顧 二、分類 三、病理生理學 四、診斷和臨床表現 五、治療 六、病例報道 第14章 神經病理性疼痛:糖尿病和其他神經病變 一、疼痛原因 二、疼痛管理 三、疼痛相關的其他體征和癥狀 四、診斷 五、一般治療(內科、外科和其他)和預后 六、病例報道 七、最新焦點 第15章 幻肢痛 一、幻肢痛:臨床特徵 二、外周機制 三、中樞敏化 四、幻肢痛的分子機制 五、診斷 六、治療 第16章 神經病理性疼痛綜合征: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一、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 二、中樞神經病理性疼痛 三、癌症相關神經病理性疼痛 第17章 心理和精神性疼痛 一、疼痛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係 二、慢性疼痛、藥物濫用和依賴 三、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 第18章 頭痛 一、頭痛的分類 二、偏頭痛 三、緊張性頭痛 四、三又神經自主性頭痛 第19章 三叉神經痛 一、臨床袁現 二、病因學和病理生理學 三、診斷 四、治療 五、預后 六、病例報道1 七、病例報道2 第20章 頜面痛 一、面部疼痛的神經解剖學 二、三叉神經痛 三、三叉神經自主神經痛和其他神經痛 四、其他相關疼痛綜合征 第21章 肌筋膜疼痛綜合征和纖維肌痛 一、軟組織疼痛的歷史概述 二、肌筋膜疼痛綜合征 三、纖維肌痛 第22章 泌尿生殖系統疼痛(包括骨盆疼痛) 一、慢性盆腔疼痛的病因 二、慢性盆腔疼痛的一般治療 第23章 胸痛 一、胸痛 二、心臟 三、肺部疾病 四、消化原因 五、骨 六、肌肉 七、血管膠原病 八、神經疾病 九、精神疾病 十、特殊人群 十一、特殊的治療 第24章 上腹部疼痛 一、器官 二、診斷 三、急性上腹痛 四、慢性上腹痛 五、兒童腹痛 六、神經阻滯 七、團隊協作 第25章 中樞性疼痛 一、引起疼痛的原因 二、癥狀和體征 三、診斷 四、一般治療 五、病例報道 第26章 初級、二級和姑息治療中的癌痛管理 一、初級治療中的癌痛管理 二、二級治療和姑息治療中的癌痛管理 第27章 關節痛: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和纖維肌痛 一、肌肉骨骼診斷 二、肌肉骨骼疼痛的機制 三、關節炎性疼痛的診斷 四、疼痛管理 五、預后 六、病例報道1 七、病例報道2 第28章 血管性疼痛 一、發病率和危險因素 二、診斷 三、分級 四、病理生理學 五、血管缺血性疼痛 六、慢性疼痛狀態的形成 七、治療 八、藥物治療 九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