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通商口岸的開埠 (1842-1854)下 9787203130222 費正清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西人民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通商口岸的開埠 (1842-1854)下
ISBN:9787203130222
出版社:山西人民
著編譯者:費正清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783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考察了傳統中國的外交模式「朝貢體系」及其在廣州的應用,接下來討論了鴉片戰爭以及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適用過程。1845年至1851年間,新的條約體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限制條約中承認的特權,而外國人也在儘力為他們獲得額外的好處。1850年至1854年間,上海的狀況極為混亂。隨著外國海關稅務司的最終確立,條約體系開始復甦。本書並未沿用當時流行的帝國主義觀點,指出1842年至1860年間的新條約體系意味著清朝開始接受與外國人「共享治權」的觀念,通過這樣的方式,通商口岸和外國海關稅務司成為中西「共治」的合作者。

作者簡介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國著名歷史學家、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教授。曾任美國亞洲研究協會主席、美國歷史協會主席,是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的創始人。著有《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偉大的中國革命》、《中國:傳統與變遷》、《美國與中國》等著作。
譯者:牛貫傑,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譯有《中國歷史的結構》、《中國皇權的多維性》等,主編《清史譯叢》「羅威廉專輯」,《新史學》「前近代清朝與奧斯曼帝國的比較研究」等譯作。

精彩書評
在過去的20多年裡,作者利用中國、日本和西方的文獻資料,為我們拼接出近代歷史最複雜的圖景之一。費正清的這一研究, 比其他任何能想到的著作都要具體。他詳細闡釋了西方和中國不同的傳統,如何促成了1860年通商口岸的最終形成。
——芝加哥大學 唐納德·拉赫(Donald F Lach)
費正清已為我們理解中國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他潛心研究20年的另一部巨著即將問世。這部書詳盡考察了中西方文獻,探討了通商口岸體系的建立以及延續至20世紀中葉的中國與西方世界之間外交和經濟交往的模式。
——康奈爾大學 畢乃德 (Knight Biggerstaff)
費正清的《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一經出版,立即得到廣泛的認可,被視為理解中國對外關係的重大貢獻。費正清曾經說過,每一代學者必須完成他那一代人的創造性工作。直到兩代人之後,另一位哈佛大學畢業生方德萬才出版了一部重要著作,修正了費正清的部分結論。
——哈佛大學 傅高義(Ezra F Vogel)
若論在美國學界對中國歷史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形成過程中的影響,費正清之外無出其右,他在這一領域的影響長期存在。費正清的《中國沿海的貿易與外交》可能不會再像過去那樣佔據美國學術界的主流地位,但這或許使我們有機會重新走進這部傑作,反而可得到新的見解。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馬 釗 麥哲維 (Steven B Miles )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