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如何思考-對外政策中的理性 約翰.J.米爾斯海默 978752176916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信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家如何思考-對外政策中的理性
ISBN:9787521769166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約翰.J.米爾斯海默
頁數:33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09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在現實主義和現實主義者看來,國家對外政策決策中的理性無關成功,也無關道德,只與兩個因素有關 正本清源,進攻性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創立者米爾斯海默,領銜闡述國際政治中的關鍵問題:國家如何思考,決策有無理性 條分縷析,集二戰後相關研究之大成,批駁理性選擇理論和政治心理學的研究誤區,搭建關於國家理性和戰略理性的全新理論框架 講古論今,選取100年來的15個經典對外政策決策案例,解讀面對危機的國家如何考量,如何選擇,如何決斷

內容簡介

理解國際政治,首先需要了解國家是如何思考的。國家作為一個集體,能夠進行自主思考嗎?如果能,它是如何思考的?思考過程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政治領導人會因之理性行事嗎?由此產生的對外政策決策呢? 在近幾十年的國際政治研究中,相當一部分學者,特別是理性選擇理論家和政治心理學家認為,國家作為一個行為體,其對外政策決策常常是非理性的,而政治領導人也很少理性行事。德國挑起兩次世界大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一意孤行動武並深陷泥潭似乎就是非理性的典型表徵。 但是,於國際政治的研究和實踐而言,得出結論認為國家是非理性的,實屬毫無意義,因為只有假定國家是理性的,學者和決策者才有可能理解和預測國家的行為,否則,整個國際政治研究的大廈都將傾覆,政治領導人也將無從有針對性地制定對外政策。 由此,本書系統論述了國家的思考方式與過程,重新定義了對外政策中的理性,指出:國際政治中的理性決策依託于闡釋世界如何運作的可信理論,並且經由審議性決策過程產生。基於這個標準,本書分析了1900年以來,在一戰、二戰、冷戰等重大國際政治事件背景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蘇聯、美國的15個對外政策決策案例,並得出的結論:大多數國家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理性的,即使它們的決策並不總是成功的,有時候甚至是違背道德的,而這就是國際政治的現實。

作者簡介

約翰·J 米爾斯海默,國際關係著名學者,美國芝加哥大學R 溫德爾·哈里森傑出貢獻政治學教授、國際安全政策項目的聯席主任,進攻現實主義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大國政治的悲劇》《以色列遊說集團與美國對外政策》(與沃爾特合著)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理性行為者假設
戰略理性與不確定性
定義世界政治中的戰略理性
評估世界政治中的戰略理性
目標理性
本書指引
第二章 戰略理性與不確定性
戰略理性
一個不確定的世界
不確定性發揮作用
戰略理性的含義
第三章 定義戰略理性
理論
個體理性
國家理性
過程與結果
可信的理論與審議
第四章 不同定義的爭鳴
預期效用最大化
政治心理學
類比和啟發法
有缺陷的定義
第五章 理性與大戰略
評估理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決定如何應對協約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決定如何應對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決定如何應對納粹威脅
冷戰後美國決定擴大北約
冷戰後美國決定追求自由主義霸權
理性的大戰略
第六章 理性與危機管理
德國決定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
日本決定襲擊美國珍珠港
德國決定入侵蘇聯
美國決定解決「古巴導彈危機」
蘇聯決定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美國決定使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升級
理性的國家行為
第七章 非理性國家行為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決定採取風險戰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決定採取無責任戰略
美國決定入侵古巴
美國決定入侵伊拉克
支配者和非理性
第八章 目標理性
定義目標理性
實踐中的目標理性
生存的迫切要求
第九章 國際政治中的理性
註釋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