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 張明 楊健 97871173579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衛生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
ISBN:9787117357968
出版社:人民衛生
著編譯者:張明 楊健
頁數:21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56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的編寫突出腦成像技術的”新”。以腦科學研究中的前沿影像技術為主線,既注重神經影像的技術原理、處理方法,又密切聯繫臨床實際需求。教材將秉承”新視角探究腦科學,醫工結合思考臨床問題,利用影像新技術引導臨床實踐”的建課理念,以”影像技術一應用場景”為主導,為學生呈現腦科學影像新技術的實際應用場景。
《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以腦科學相關高級磁共振技術為基礎,闡述技術的臨床及科研應用,架起醫學與工科融合的橋樑。
《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共12章,包括180幅影像圖片,涵蓋腦科學相關多種新技術,包括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譜成像、磁敏感加權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結構磁共振成像、磁化傳遞技術、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腦部PET/CT及PET/MR成像、人工智能與腦影像及腦影像中的個體化指紋技術等。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深入瞭解腦科學相關高級磁共振技術、臨床應用以及研究進展,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多元化思維,促進複合型人才培養,促進醫學與工科的交叉融合,推動新醫科的發展。
《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適用於醫學類(醫學影像技術、醫學影像診斷)、部分工科類(生物醫學工程、生命科學及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作者簡介
張明,中國共產黨黨員,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務處副處長及醫學部人才培養處處長,西安交通大學第1附屬醫院影像科學術帶頭人。
現任教育部醫學技術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委員,陝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醫學類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專業共同體建設委員會)醫學類工作委員會及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陝西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腦影像及臨床新技術應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國家出版基金1項,博士後基金1項等。主持國家本科線上課程”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主持建設《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數字教材與知識圖譜,主持陝西省數字影像與醫工學虛擬教研室。獲陝西省教學名師、寶鋼優秀教師獎、西安交通大學教學獎、西安交通大學優秀教學團隊、陝西省研究生課程思政示範課程”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教學團隊等榮譽。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一等獎各一項,曾3次參與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指導博士60名(合留學生博士2名),碩士71名。以首作者或通信作者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85篇。主編教材4部。擔任《實用放射學雜誌》主編。
楊健,中國共產黨黨員,主任醫師,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第1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黨總支書記,陝西省放射專業優秀規培基地主任。
現任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理事兼放射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阿爾茨海默病防治協會理事,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嬰幼兒發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抗癌協會影像診斷分會主任委員,陝西省放射規培質控專業委員會主任。
國家”十三五”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元數學基金重點項目首席負責人,陝西省創新團隊帶頭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教學名師。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SGI收錄論文7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主編教材1部,副主編和副主譯專著3部,參編著作及教材10餘部。以首完成人獲2017年西安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第十二屆宋慶齡兒科醫學獎。
擔任《實用放射學雜誌》副主編,《中國繼續醫學再教育》雜誌醫學影像學專業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
第一節 擴散加權成像
一、成像原理
二、成像序列
三、技術更新——讀出方向分段採樣技術擴散加權成像
四、技術要點
五、臨床應用
六、研究進展
七、總結與展望
第二節 擴散張量成像
一、成像原理
二、序列設計
三、常用的掃描技術
四、相關參數
五、臨床應用
六、局限性
七、研究進展
八、總結與展望
第三節 擴散光譜成像
一、成像原理
二、技術要點
三、在臨床前基礎研究中的應用
四、研究進展
五、總結與展望
第四節 擴散峰度成像
一、成像原理
二、技術要點
三、運動偽影
四、在臨床前基礎研究中的應用
五、研究進展
六、總結與展望
第五節 神經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
一、成像原理
二、技術要點
三、臨床前應用研究現狀
四、應用進展
五、總結與展望
第三章 磁共振灌注成像
第一節 動脈自旋標記腦灌注成像
一、成像原理
二、標記方式
三、技術要點
四、臨床應用
五、研究進展
六、總結與展望
第二節 動態對比增強磁共振成像
一、技術原理
二、技術要點
三、臨床應用
四、科研應用
五、總結與展望
第三節 動態磁敏感對比增強磁共振成像
一、成像原理
二、技術要點
三、對比劑外滲
四、臨床應用
五、研究進展
六、總結與展望
……
第四章 磁共振波譜成像
第五章 磁敏感加權成像
第六章 功能磁共振成像
第七章 結構磁共振成像
第八章 磁化傳遞技術
第九章 超高場磁共振成像
第十章 腦部PET/CT與PET/MR成像
第十一章 人工智能與腦影像
第十二章 腦影像中的個體化指紋技術
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序言
《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是依託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及國家一流本科課程、陝西省思政示範課程《腦科學與影像新技術》的配套紙數融合教材之一,入選2020年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十四五”規劃精品系列教材。
本教材的編寫突出腦成像技術的”新”。以腦科學研究中的前沿影像技術為主線,既注重神經影像的技術原理、處理方法,又密切聯繫臨床實際需求。教材將秉承”新視角探究腦科學,醫工結合思考臨床問題,利用影像新技術引導臨床實踐”的建課理念,以”影像技術一應用場景”為主導,為學生呈現腦科學影像新技術的實際應用場景。
本教材以腦科學相關高級磁共振技術為基礎,闡述技術的臨床及科研應用,架起醫學與工科融合的橋樑。本教材共12章,包括180幅影像圖片,涵蓋腦科學相關多種新技術,包括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譜成像、磁敏感加權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結構磁共振成像、磁化傳遞技術、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腦部PET/CT及PET/MR成像、人工智能與腦影像及腦影像中的個體化指紋技術等。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深入瞭解腦科學相關高級磁共振技術、臨床應用以及研究進展,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多元化思維,促進複合型人才培養,促進醫學與工科的交叉融合,推動新醫科的發展。
本教材適用於醫學類(醫學影像技術、醫學影像診斷)、部分工科類(生物醫學工程、生命科學及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各參編單位的大力支持,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瑋教授多次審稿改稿,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書稿雖經不斷修改,但由於影像技術、研究結果的不斷更新,教材中難免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之處,真誠地希望各位專家、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進一步完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