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知識世界與人類文明-世界史研究的中心與邊緣 ISBN:978710022906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陳恆 陳慧本 頁數:5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365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的讀者對象是世界史學科內外的廣大讀者,功用既在於閱讀,亦便於查閱,兼具工具書的特性;分國際篇、國內篇,每篇文章聚焦一個具體歷史主題、歷史問題,探究問題的由來、發展與趨勢,既是學術史、知識史、思想史的回顧、總結與展望,又是熱點問題、前沿問題、理論問題的分類、點評與比較;所涉主題對於中國當代學術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具有世界性、前沿性、學術性、專業性、比較性、展望性。內容簡介 《知識世界與人類文明》是關於國際和國內世界史發展狀況的年度報告,依據世界歷史知識生產現狀,分國別、區域、領域、專題進行研究,盤點每個學科的具體數據、發展路徑,系統梳理全球世界史的發展,以期助推我國學者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提升我國學者在世界史領域的話語權。 2023年的主題是「世界史研究的中心與邊緣」。近年來,中國的世界史研究不斷發展,原先研究中的邊緣區域和邊緣群體也受到了關注,這也是全球世界史研究轉向的一部分。在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日益受到質疑、反思既往文化知識霸權漸成潮流的當今世界,如何平等地看待不同區域、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特質,努力構建公平正義的知識生產格局,無疑值得進一步思考。本輯圍繞這一主題收錄了國內外學者的相關文章,具有較強的前沿性、學術性和展望性,每篇文章聚焦一個歷史主題,探究問題的由來、發展與趨勢,涉及了全球史書寫、猶太學、區域國別研究、史學話語權和民族主義史學等具體內容。作者簡介 陳恆,男,1968年生,上海師範大學世界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西方史學史與史學理論、西方城市史。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馬工程重點教材《外國史學史》首席專家。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歷史學)副主任委員、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社聯副主席等,《中國社會科學》等期刊編委。 著譯/合著譯《西方城市史學》《歷史是什麼》《多面的歷史》等;《辭海》《大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世界歷史》(第三版)撰稿人。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世界歷史》《讀書》等刊物上發文多篇。主編《世界歷史評論》《新史學》等雜誌。主編「光啟文庫」「歷史學研究入門叢書」「上海三聯人文經典書庫」等叢書。目錄 序言:知識世界與人類文明中國世界史學術 中國的全球史書寫——朱明 國內史學話語資源與史學形態構建的進展——張作成 猶太研究在中國內外:比較視野的反思——宋立宏 托比亞斯·布林克曼 從「經世致用」到「學術自覺」:中國中東研究知識生產的歷史考察——張玉友 高瑗 中國的南亞國別區域研究——清末以來中國印度研究的脈絡與基本特徵——謝志斌 劉姿麟 近代早期軍事革命的地域論、廣域論與軍事革命的判斷標準問題——屈伯文 中國學者冷戰研究發展報告——劉子奎 陳泓宇 全球世界史學術 全球史的「邊緣轉向」:國際全球史發展報告——曹寅 國際史學話語體系與史學形態的演進趨勢——張作成 古代晚期研究的興起與發展:問題意識、時代背景及其所面臨的挑戰——康凱 工作組與研究小組:聯邦德國歷史知識生產組織管窺——陳慧本 近代早期德國史:一項學術史的考察——杞支雅男 19世紀英國的環境和景觀——亨利·弗倫奇著 劉曉卉譯 近代早期英國史研究對象的轉變:「中心」與「邊緣」——徐藝歡 李新寬 從戰略性到政治性:學術團體視角下美國中東研究的歷史考察——段九州 周璐洋 20世紀美國學者的宗教改革史研究——付亮 從無名小城到生態都市——20世紀下半葉美國奧斯汀市的綠色化之路——劉曉卉 全球史中的近代早期軍事革命:東亞視角——歐陽泰著 屈伯文譯 從民族主義史學到修正派史學——以獨立史為例看秘魯史學研究之嬗變——王迪 從內部的「他者」到文化共同體:猶太學知識譜系在現代西方的生成與重塑——艾仁貴 戰後日本思想史研究的發展與動向——以「亞洲主義」思想的考察為中心——劉峰 Contents and Abstracts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