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2035發展戰略 ISBN:9787030787613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中國學科及前沿領域發展戰略研究(2021-2035)項目組 叢書名:中國學科及前沿領域2035發展戰略叢 頁數:2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545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中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2035發展戰略 787030787613 中國學科及前沿領域發展戰略研究(2021-2035)項目組 內容簡介 製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主體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保障。本書從國家戰略需求出發,對國內外製造強國戰略進行深入調研,在此基礎上力圖釐清製造業特別是高端製造業以及機器人、智能製造技術發展的新需求、新特點、發展瓶頸等,提出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的科學挑戰、優先發展方向、關鍵核心技術。本書還以航空、航天、航海等若干典型高端製造業為例,研究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技術和行業發展瓶頸的關係,提出促進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前沿領域發展的政策建議。 本書為相關領域戰略與管理專家、科技工作者、企業研發人員及高校師生提供了研究指引,為科研管理部門提供了決策參考,也是社會公眾了解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發展現狀及趨勢的重要讀本。目錄 總序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前沿領域科學意義與戰略價值 第一節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研究科學與工程意義 一、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支撐了航空、航天、航海等戰略性領域的自主創新 二、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是先進位造的主流發展方向,智能製造為我國製造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三、機器人化智能製造為突破大型複雜構件高性能製造提供了新的手段 四、機器人化智能製造涉及多學科交叉研究,已成為製造學科基礎研究前沿 第二節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前沿領域的研究範疇 一、智能數控加工 二、精密與超精密製造 三、特種能場製造 四、智能成型製造 五、複雜機械系統智能裝配 六、柔性微納結構跨尺度製造 七、智能製造運行狀態感知 八、工業互聯網與製造大數據 九、智能車間與智能工廠 十、機器人化智能製造 第三節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前沿領域的戰略價值 一、完善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基礎理論 二、突破機器人與智能製造關鍵技術 三、實現機器人與智能製造重大應用 四、形成機器人與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新體系 五、構建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國家級創新平台 第二章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前沿領域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第一節 機器人的發展歷程及其趨勢研判 第二節 智能製造發展歷程及其趨勢研判 一、智能製造是先進位造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我國製造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二、智能製造技術、機器人技術與信息技術不斷深度融合,促使先進位造技術紛紛湧現,孕育著新的製造原理和概念形成了創新原動力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引發製造裝備、系統與模式的重大變革,製造模式向人機共融、泛在製造、無人化製造等方向發展 四、人工智慧推動製造系統進化,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先進位造技術的融合,促使智能製造朝自決策、自學習、自進化方向發展 第三節 智能製造重點領域發展現狀分析 一、智能化數控加工 二、精密與超精密智能製造 三、特種能場智能製造 四、智能成型製造 五、複雜機械系統智能裝配 六、柔性微納結構跨尺度製造 七、智能製造運行狀態感知 八、工業互聯網與製造大數據 九、智能車間與智能工廠 第四節 機器人化智能製造成為智能製造發展主攻方向 第三章 關鍵科學問題、關鍵技術問題與發展方向 第一節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科學問題 一、非結構動態環境下人機共融與多機協同作業機制 二、多能場複合製造工藝智能創成與形性演變機理 三、模型與數據融合驅動的製造裝備自律運行原理 四、智能製造系統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協同耦合機理 第二節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關鍵技術 一、全場景多模態跨尺度感知與人機協同製造 二、非結構動態環境下多機器人協同自律控制 三、在線測量-加工-監測一體化閉環製造技術 四、人-信息-物理系統數字孿生建模 五、不確定與不完全信息下製造系統多目標智能決策 第三節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發展方向 一、非結構環境下的人-機-環境共融製造 二、非友好作業環境下的機器人化智能製造 三、基於泛在信息感知與操作融合的泛在製造 四、全生命周期綠色製造 五、全要素全流程互聯互通製造 第四節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研究前沿 一、共融機器人 二、智能化數控加工 三、精密與超精密智能製造 四、特種能場智能製造 五、智能成形製造 六、複雜機械系統智能裝配 七、柔性微納結構跨尺度製造 八、智能製造運行狀態感知 九、工業互聯網與製造大數據 十、數字孿生使能的智能車間與智能工廠 十一、機器人化智能製造 第五節 未來5∼15年重點和優先發展領域 一、人-機-環境自然交互的共融機器人 二、新材料構件高效智能化加工新原理與控形控性製造 三、智能化綠色化精準複合成形製造理論與技術 四、大型/超大型空天裝備高性能裝配基礎理論與技術 五、大數據與數字孿生模型混合驅動的製造系統運行優化理論和方法 六、大型複雜構件機器人化智能製造 第四章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前沿領域發展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