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 達契爾.克特納 978750017815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譯
NT$50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敬畏之心
ISBN:9787500178156
出版社:中譯
著編譯者:達契爾.克特納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27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我們對敬畏的體驗,與我們身處其中的文化,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息息相關。敬畏的體驗因不同文化而異,但它也是一種普遍的情感。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達契爾·克特納收集了來自二十六個國家的敬畏故事,出於不同的宗教背景、經濟發展階段、政治結構和自我意識社區。這些地方的人寫下了他們認為廣闊而神秘的事物。達契爾·克特納團 隊花了數年時間翻譯這些故事,然後將它們歸類為回答以下問題的不一樣的方式:你在哪裡找到敬畏?
如果你遭遇生活的不平或是不幸,敬畏幾乎總是在附近,是面對生活中的損失和創傷時人的治愈和成長的途徑。那些擁有財富或地位的人反而可能會發現他們更難接近敬畏。在過去動蕩的幾年中,大量的人從敬畏中找到安慰。事實上,敬畏似乎正成為人們下一步關注的焦點。如果說新冠大流行之前的時代精神是關乎「勇氣」和「成長心態」,那麼我們中的許多人現在都尋求放鬆自己的思想,獲得更大的平靜。

內容簡介
敬畏是神秘的。我們如何開始量化當我們看到大峽谷時感受到的雞皮疙瘩,或者當我們看到孩子第一次走路時感受到的徹底驚嘆?你如何用言語表達站在人群中齊聲歌唱的集體歡騰,或者當你凝視著幾個世紀前的藝術作品時所感受到的奇妙?直到十五年前,還沒有敬畏的科學,這是我們在遇到超越我們對世界理解的巨大謎團時所體驗到的感覺。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像恐懼和厭惡這樣的情緒,這些情緒似乎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然而,革命性的思考已經讓我們意識到,通過進化的過程,我們已經滿足了我們在社交方面的最基本需求。我們之所以能夠生存,是因為我們有能力合作,形成社區,創造文化,加強我們的共同身份感——這些行動都是由敬畏所激發和推動的。
在《敬畏》一書中,達切爾·凱爾特納(Dacher Keltner)對這種難以捉摸的情緒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個人探究。他揭示了敬畏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和身體的新研究,同時考察了敬畏在歷史、文化和他自己生命中的表現,以及在他悲痛時期的表現。凱爾特納(Keltner)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敬畏感,引導我們欣賞人性中最具人性的一面。在這個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分裂,面臨各種危機的時候,我們非常需要敬畏。如果我們敞開心扉,敬畏感會讓我們更加敏銳地思考和洞察,冷卻我們免疫系統的炎症反應,增強我們的身體。敬畏感激發了我們分享和創造強大網路的傾向,採取對我們周圍自然和社會環境有益的行動。敬畏感改變了我們是誰,它激發了藝術、音樂和宗教的創造。在轉變和深刻的同時,充滿啟迪和實踐的見解,《敬畏》不僅是一位在該領域領先的聲音的實地指南,也是他自己尋求敬畏的同伴,告訴我們如何將敬畏作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作者簡介
達契爾 克特納(Dacher Keltner),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是第一位被美國心理學會授予積極心理學獎項的獲獎者。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並擔任該校和平與幸福發展中心主任。他的研究關注道德、權力,以及愛、同情和感激等社會情感。他曾獲西部心理學會的傑出研究貢獻獎、文學與科學傑出教學獎等獎項。他是美國心理學協會會員,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協會會員。目前為止已經有多部著作,在權威期刊上發表數百篇文章。

精彩書摘
我向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講授過幸福,而我之所以最終會從事這項工作,卻並非理所當然。在我一生的多數時間里,我都是一個相當緊張焦慮的人。第一次上冥想課,當別人高喊「我的身心燃起一團紫色火焰」時,我卻哈哈大笑,然後就被趕出了課堂。但是,生活無非就是按部就班地做自己那份工作,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驚喜。所以,幾乎每一天,在各種不同的教室里,從幼兒園的圓形地毯到伯克利的演講大廳,從教堂的後殿到監獄的高牆內,從醫院的無菌會議室到大自然的聚會場所,我都在向人們傳授怎樣發現生活的美好。在這樣的求索中,我們追尋的是一個永恆問題的答案,而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用不同的方式追問了幾千年,那就是如何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一種充滿歡樂和共享的、有意義的生活,能帶給我們價值感和歸屬感的生活,能改善周圍的人與自然環境的生活。二十年來,我一直在講授幸福,現在終於有了一個答案:找到敬畏。當遇到我們無法理解的宏大神秘事物時,我們會心生敬畏。為什麼我建議你從這樣一種轉瞬即逝的情緒中找到幸福呢?這是一種不可捉摸的感覺,很難簡單加以描述,它往往源於出乎意料的事件,引領我們走向神秘且充滿未知的世界。因為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找到敬畏;因為這樣做不需要金錢,也不需要焚燒化石燃料,甚至都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研究表明,每天只需幾分鐘便足以做到;因為我們的大腦和身體中都存在一種對敬畏的基本需求,只要我們花點時間去思考,就很容易找到它;也因為我們每個人,無論背景如何,都能找到各自有意義的敬畏之路;還因為短暫的敬畏對你的心靈和肉體,還有你要做的任何事情都同樣有益。我對你讀這本書的期望很簡單,那就是你能找到更多的敬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將為你呈現四種描述。

不過,敬畏又如何呢?它是不是一種重要的情緒呢?對於我們是誰這個問題,它算不算一種普遍存在的核心要素,就像恐懼、憤怒或快樂一樣呢?如何對敬畏進行科學的研究,衡量這種語言無法表達的感覺呢?其產生過程如此難以解釋,我們能否將它可靠地引入實驗室呢?
十五年前,我和我的博士生以及世界各地的其他科學家開始在實驗室里尋找敬畏。通過對大腦和身體的新測量方法,流淚和毛髮直立(即毛囊周圍小肌肉的收縮)等身體反應,打寒戰之類的感覺,以及對敬畏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為的證明,我們逐漸描繪出這種難以捉摸的情緒。我們研究了當靠近一棵大樹或眺望一片遼闊的風景,沉浸在體育賽事、朋克搖滾演出和舞蹈的持續歡騰中,或是在祈禱、冥想、瑜伽和致幻過程的神秘感受間,以及在音樂、視覺藝術、詩歌、小說和戲劇的巔峰體驗里,我們是如何感受到敬畏的。科學發現了敬畏,引出了我要給你的第一種有關敬畏的描述。
在科學出現之前,人類以文化的形式理解敬畏感。因此,我們將要探討的第二種描述是文化如何保存敬畏。這個故事涉及我們如何為了分享敬畏的體驗而創作音樂、視覺藝術、宗教、小說和電影。通過這些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在我們稱之為自己的文化中,那些宏大的神秘事物是如何觸動我們的內心的。敬畏激發了數萬年前土著人的敘事、典禮、儀式和視覺設計,你可以認為這些是我們最早的敬畏科技。敬畏建構了傳說、神話、寺廟和宗教的神聖文本,它跳出了繪畫、照片和電影,從戈雅到柏林的街頭藝術家,再到宮崎駿的電影,無不蘊含著敬畏的元素。而且,你可以在自己的身體里覺察到敬畏,在幾乎每一種音樂中感受它的形態,從西非的科拉琴聲到印度的拉加曲調,再到尼基·米納傑(NickiMinaj)的歌曲。
科學傾向於歸納,而文化形態渴望理想化,且往往是某種形式的完美。我們要探討的第三種對敬畏的描述,是更加個人化和主觀的。當我問人們如下這個問題並傾聽他們講述的故事時,我明白了這一點:
當你邂逅一個宏大的神秘事物,改變了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敬畏體驗呢?
如果你空閑下來,可能會想到你自己的一個關於敬畏的故事。
我所聽到的人們講述的故事揭示了有關敬畏的永恆真理。一位四肢癱瘓的前奧運會運動員,看到他從脊柱的災難性損傷中恢復過來邁出第一步時感到的敬畏;或者是當科爾特蘭剛剛爆紅的時候,坐在他的音樂會前排座位上感到的敬畏;又或者是來自阿布格萊布監獄b的一位中央情報局的女性,在她凝望幼發拉底河的流水時對自己的和平主義所感到的敬畏。
被這些故事感動的我,從醫生、作戰老兵、職業運動員、囚犯、作家、環保主義者、詩人、音樂家、畫家、攝影師、電影製作人、牧師、土著學者、宗教朝聖者、助產士和臨終關懷工作者那裡收集了他們個人的敬畏故事。關於患病者的勇氣和大自然如何改善戰爭創傷的故事,關於音樂如何讓我們在陌生的土地上安家的講述,關於瀕死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以及我們如何理解這種特別的體驗。每一個人的故事都以科學無法捕捉的特殊性、隱喻、形象和語言揭示出第一人稱的真實感受,而各自的文化形態只是近似的。
這三種有關敬畏的敘述——科學的、文化的與個人的——共同形成了我們對如何找到敬畏的理解。我將要探討的生活的八種奇?,包括他人的力量、勇氣和善良,舞蹈和體育等活動中的集體運動,自然,音樂,繪畫和視覺設計,神秘的邂逅,遭遇生死,以及重要的觀念或頓悟。作為對這些奇?的回應,我們到哪裡去尋找敬畏呢?只要我們稍稍停下來,敞開心扉,會發現它們就在你我的身邊,我們有著如此多感受敬畏的機會。
敬畏如何改變我們?通過平息我們自體的,或者說是自我的那些絮絮叨叨、不斷自責、跋扈和勢利的聲音,並賦予我們合作的能力,敞開我們的內心接納奇?,並看到生活的深層意義。
為什麼要敬畏?原因在於,作為一種非常社會化的哺乳動物,我們在悠久的進化過程中,那些以類似敬畏的行為模式與他人緊密團結的個體,在面臨威脅和未知事物時有著更好的表現。也因為,在當下社會為了興旺發達而進行的算計中,敬畏帶給我們快樂、意義和歸屬感,以及更健康的身體和更富創造力的頭腦。
最後一個關乎敬畏的經歷促使我寫作本書,而我並不願意成為這個故事的一部分。那件事發生在2019年1月,一個狂風大作的日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