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故國曾在-我的巴勒斯坦人生 ISBN:9787509017937 出版社:當代世界 著編譯者:薩里.努賽貝 頁數:6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277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打破偏見,兼聽則明。從被忽視已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視角,重新審視巴以困局。 從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到大量以納粹大屠殺為主題的書籍,猶太人的血淚已廣為人知,古城耶路撒冷似乎也成為猶太人的「應許之地」。但我們卻鮮少聽到巴以衝突中的另一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聲音。縱觀歷史與這個時代,這本書都是難得一見的稀缺之作,它從巴勒斯坦人的視角解讀巴以困局的起源與演變,被哈佛大學學者譽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文本」。 巴勒斯坦公共知識分子、和平運動先驅親述,回顧多方奔走、夾縫生存的大半生。 是傳奇的個人史、起伏的家族史,也是巴勒斯坦歷史的縮影。 凸顯利益相關方的微妙心態,直擊複雜局勢。關注平民,特別是青年一代處境。 梁文道力薦並撰寫導讀,知名譯者何雨珈傾情獻譯。內容簡介 人類最可怕的悲劇之一,就是過度沉迷於自己的悲劇而忘記對其他人的好奇,忘記去了解其他人經歷過的悲劇;尤其是面對仇敵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理解他們的生活呢?本書的作者薩里·努賽貝正是一個葆有這種好奇心的人。 薩里·努賽貝出身於歷史悠久的阿拉伯家族,他記憶中的巴勒斯坦曾是多種文化共存的祥和之地,然而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餘波與數次中東戰爭,這一地區成為暴力與割裂的代名詞。巴以衝突是如何源起與演變的?為何國際社會多次斡旋都無果而終?巴勒斯坦的年輕人如何看待國家的未來?作為歷史的親歷者,薩里講述自己與家族的愛憎沉浮,以及巴勒斯坦人的艱難求存;他的人生也是巴勒斯坦歷史的縮影。從一心治學到遊走于巴以政權之間促成和談,他的經歷頗為戲劇性,曾被巴勒斯坦人斥為「叛徒」,又被以色列當局抓入監獄。 中東衝突很難找到「中間立場」,薩里可謂在夾縫中生存,但他始終堅持和平與共情。在猶太人的苦難已經廣為人知的今天,探索巴勒斯坦人的視角或許可以令我們對中東問題,甚至是更為宏大複雜的問題,形成更完整全面的認知。作者簡介 何雨珈,家中有貓,自由譯者,撰稿人。翻譯的作品多達40多種,如《魚翅與花椒》《尋味東西》《當呼吸化為空氣》《再會,老北京》《東北遊記》《東京綺夢》《紙牌屋》等。目錄 導讀 曾經有一個國家 梁文道序言 一個童話 第一章 鑰匙 第二章 泛阿拉伯國家 第三章 兩面三刀的承諾 第四章 希律門委員會 第五章 胡椒樹 第六章 葡萄藤 第七章 粉碎舊思想 第八章 向日葵 第九章 蒙蒂塞洛 第十章 檸檬樹咖啡館 第十一章 沙龍 第十二章 854號軍令 第十三章 化裝舞會 第十四章 苦路殺人事件 第十五章 費薩爾·侯賽尼 第十六章 吞併我們吧! 第十七章 棍棒和石頭 第十八章 驅魔 第十九章 一份獨立宣言 第二十章 審訊 第二十一章 拉姆勒監獄 第二十二章 馬德里 第二十三章 影子政府 第二十四章 奧斯陸 第二十五章 消失 第二十六章 豪豬與公雞 第二十七章 聖中之聖 第二十八章 群魔 第二十九章 盟友 第三十章 將軍 第三十一章 鐵拳 第三十二章 「老虎」 第三十三章 完美犯罪 尾聲 夜行 註釋 致謝 索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