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描述.闡釋.批評-翻譯研究的多維視野 (文明互鑒與現代中國叢書) ISBN:978710021431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王岫廬 叢書名:文明互鑒與現代中國叢書 頁數:23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95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1972年詹姆斯·霍姆斯《翻譯學的名與實》一文對翻譯學的學科命名、性質提出了構想。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翻譯研究已經成為一門蓬勃發展的新學科,與人類學、歷史學、文化研究、認知科學等相關學科交互發展。翻譯研究的跨學科化發展趨勢既具備人文社會學科互通共生的特點,也符合現代翻譯學研究本身發展的需要。本書採用多維視野,從描述、闡釋、批評三個角度切入,將理論重思、文本解讀與史料鉤沉相結合,對現當代中國文學翻譯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思考和解釋。作者簡介 王岫廬,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職于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翻譯與比較文化中心。研究興趣為翻譯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史研究等。出版有專著Bridging the Political and the Personal: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Peter Lang,2016)。在《譯者》(The Transla-tor)、《同心圓:文學與文化研究》(Concentric: Literary andCultural Studies)、《世界比較文學評論》(Neohelicon)、《編譯論叢》、《中國翻譯》、《外國語》、《上海翻譯》、《小說評論》、《自然辯證法通訊》、《中國現代文學叢刊》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目錄 引論 翻譯研究的範式更替第一章 從規約到描述 第一節 多元系統論 第二節 操縱學派與文化轉向 第三節 翻譯與政治 第二章 闡釋的深度 第一節 深度描寫的方法 一、概念的釐清:深度描寫與深度翻譯 二、深度描寫與描述性翻譯研究 三、作為深度描寫的翻譯研究 第二節 聚焦譯者:文化多歧的視角 一、譯者的文化態度 二、文化態度的多歧性 三、文化態度與翻譯 第三節 探究譯事:行動者網路的啟發 一、轉譯與翻譯的區分 二、行動者和網路 三、行動者網路翻譯研究的方法 第四節 行間的深意:以《莎樂美》為例 一、《莎樂美》的翻譯始末 二、從譯者慣習看田漢的文化態度和翻譯策略 三、《莎樂美》的翻譯網路 第三章 批判的視角 第一節 實證與解釋 第二節 建構批判的維度 第三節 批判性描述翻譯研究 第四章 批評作為方法 第一節 詩學的遊戲 一、詩學語言對翻譯的挑戰 二、選擇軸上的推敲 三、組合軸上的重寫 第二節 文化的適應 一、跨文化研究中的涵化 二、涵化等於歸化? 三、翻譯中涵化的方向 四、翻譯中涵化的維度 第三節 歷史的經緯 一、「永遠歷史化」 二、戲本小說、神怪小說、劇本或是樂府? 三、文體的問題:誤讀與調適 第四節 倫理的回歸 一、主體的迷思 二、(不)可譯性的迷思 三、純語言與譯者的任務 四、重回「信」之倫理 結語 事實與價值之間 第一節 何謂事實 第二節 價值的透鏡 第三節 多維的視野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