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風雨創業路 (寫給每一位正在奮鬥的創業者) ISBN:9787313305534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 著編譯者:姚澤敏 頁數:2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066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以合夥創始人的視角,講述了作者20年來與董事長合夥創業的歷程。從創業初期的一波三折,再到帶領團隊實現創業目標,記錄了一個普通企業如何在激烈競爭的行業里生存與發展。 當採取與外方合資合作的商業模式時,如何實現「雙贏」的局面?作者對自己的親身經歷,從公司定位、營運過程等角度進行「復盤」,彰顯作者做人做事的成功之處;同時也記錄了創業時的一些失敗案例,那些真實的故事都可以給創業者很好的啟示。 一個新啟動的創業公司,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作者分享了過去20年的創業生涯,這背後蘊含諸多值得思考和學習的內容,可供創業者、企業高管或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參考閱讀。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1992年至2019年的創業手記,是那段時間作者的生活、工作和創業經歷的真實寫照。本書主要記錄了作者創業的艱辛,二十多年的努力奮鬥所取得的成績,以及作者的思考和感悟。本書主要內容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記錄了作者合夥創業的第一個十年,包括創業初期成長的經驗,如何快速讓企業成長為國際型的公司,如何快速讓團隊人員成長等。第二部分為作者二次創業的第二個十年,記錄了作者的創業理念,以及事業高速發展所遇到的機遇與挑戰。第三部分為作者對事業傳承的一些探索與思考。本書適合先進位造技術、汽車交通領域等創業人員參考閱讀。作者簡介 姚澤敏,泰康儀錶集團公司總經理,上海重慶商會副會長。1999年與合伙人一起,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從幾十人的小公司,發展為幾千人的集團化公司,分別與美國、日本、德國等大集團公司合資合作。目錄 第一部分 打基礎:創業的第一個10年第一章 公司定位 第一節 創業者的精神 第二節 興趣確立公司定位 第三節 給激情與事業加滿燃料 第四節 我與董事長的兩次合作 第二章 創業初期的反思 第一節 質量管理體系讓企業更上一層樓 第二節 人才是如何留下來的 第三節 缺「德」合同帶來的教訓 第四節 時刻要有安全管理意識 第五節 產品價格倒逼提升工藝 第三章 公司的商業模式 第一節 選擇合資經營探索國際合作 第二節 相信企業未來的價值 第三節 開拓市場需要深度思考 第四節 到歐洲兩大合資工廠考察的收穫 第五節 創業比拼的是思路和機會 第六節 友好合作實現共贏 第七節 考察日本工廠激發學習熱情 第八節 誠信迎來了再次合資的機會 第九節 值得思考的一次美國考察之旅 第四章 產品設計及先進管理 第一節 走出國門實地考察加速公司進步 第二節 一條生產線帶動公司發展 第三節 企業產品領先的秘訣 第四節 做讓客戶放心的好產品 第五節 日本客戶讓我們獲得進步 第六節 去美國的工廠學習管理 第七節 用借力思維發展企業 第五章 團隊管理與企業文化 第一節 企業如何提升員工滿意度 第二節 建立第一個屬於自己的工業園區 第三節 如何有效提升員工凝聚力 第四節 一名普通工人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第五節 我們的質量總監真「霸氣」 第六節 促進零件供應廠商發生蛻變 第七節 銷售人才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第八節 企業能夠走多遠取決於文化 第六章 危機處理與決策原則 第一節 變動頻繁的總部人事,給我們帶來危機 第二節 西部成立新的合資公司,給我方帶來危機 第三節 我們被美國方「賣了」,公司面臨重大抉擇 第四節 含淚離開親手培養的公司 第五節 把企業如商品運作刷新了我的認知 第二部分 大升級:二次創業的第二個10年 第七章 尋找第二曲線 第一節 與跨國文化相伴而行成就了我的蛻變 第二節 在挑戰中開啟二次創業 第三節 二次創業開闢了重慶園區 第四節 企業在逆境中展現出社會責任 第五節 建立集團化管理模式 第六節 自建工業園區帶來無形的吸引力 第八章 多元化投入與核心競爭力 第一節 與博士董事長過山車式的合作歷程 第二節 擴展新事業遇到了人才問題 第三節 深度思考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 第四節 與朋友合作,一定要嚴格把控契約風險 第九章 聚焦合資合作模式,帶動企業升級 第一節 繼續聚焦與國外先進企業合作 第二節 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第三節 好的合作需要雙方長期經營 第四節 誠信促進了多個項目的合資合作 第五節 如何在矛盾中跟外方經理一起領導企業 第六節 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細節管理 第七節 如何使用管理工具解決生產效率問題 第八節 系統化管理的思想影響企業變革 第三部分 做傳承:未盡事業的思考與傳承 第十章 堅持與不放棄 第一節 攜手最初的夥伴營造合作生態 第二節 深圳團隊需要一位領路人 第三節 深度交流與互動助力友好合作 第四節 正確的領導會給團隊帶來正向的結果 第五節 深圳公司堅持經營贏得持續的機會 第十一章 傳承,成就美好未來 第一節 聯結過去與未來的集團傳承 第二節 特殊人才帶來的信心與激勵 第三節 如何讓員工從情感上認同公司 第四節 我對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思考 第五節 技術進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 第六節 優秀的企業必須經歷一次組織傳承 第七節 傳承完成後重新定位,探索新的生活方式 第八節 我對合夥創業的三點思考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