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3*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面向知識創新的企業知識利用行為研究 ISBN:9787010242644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張勤 著 頁數:2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055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採用文獻分析、結構方程建模方法,實證研究了創新驅動下企業知識接受行為的影響因素和績效目標下企業知識執行行為的影響因素,構建了從知識接受到知識創新行為的因果結構模型和從知識執行到知識創新績效的因果結構模型,並通過調查數據加以驗證,為企業自主知識創新提供參考借鑒,促進創新型國家戰略實施。作者簡介 張勤,北京物資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主要從事知識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研究。主持完成或在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6項,先後在《管理科學學報》《管理工程學報》《財經研究》等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學術專著、合著、譯著各1部,榮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目錄 緒論一、研究背景 二、知識的概念、分類、來源與去向 (一)知識的概念 (二)知識的分類 (三)知識的來源與知識創新的契合 (四)知識的去向與知識利用的契合 第一章 企業知識創新的動力、過程與結果:基於文獻的分析 一、企業知識創新的動力 (一)外部動力 (二)內部動力 二、企業知識創新的過程 (一)企業開放式知識創新過程的提出 (二)創新議題的設置 (三)知識搜尋 (四)知識吸收 (五)知識的轉化及創新 三、企業知識創新的結果 (一)產品創新 (二)市場創新 (三)管理創新 第二章 知識利用的形式、過程與影響因素:基於文獻的分析 一、知識利用研究的四次社會浪潮 (一)1920-1960年的第一次浪潮 (二)1960-1980年的第二次浪潮 (三)1990-2000年的第三次浪潮 (四)2000年之後進入第四次浪潮 二、知識利用研究的四大領域 (一)創新擴散領域 (二)公共政策輔助決策領域 (三)技術轉移領域 (四)循證醫學領域 三、近十五年來知識利用研究的進展與深化 (一)創新擴散領域 (二)技術轉移領域 (三)公共政策輔助決策領域 (四)循證醫學領域 四、知識利用的三種形式 (一)知識利用形式的演化過程 (二)知識利用形式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分析 (三)公共組織與私營機構中的知識利用模式 五、知識利用過程研究 (一)組織中知識利用的過程 (二)個體知識利用的過程 (三)知識利用過程的測量 六、知識利用的影響因素 七、小結與啟示 (一)小結 (二)啟示:面向知識創新的企業知識利用過程設計 第三章 知識利用促進知識創新的機理分析框梁 一、知識利用促進知識創新發生的原理 (一)知識創新過程中的順悟行為 (二)知識創新過程中的布魯克斯知識結構方程 (三)知識利用是知識創新過程中頻悟行為發生與知識結構改變的觸發機制 二、知識創新與知識利用過程的交融 三、知識利用促進知識創新發生機理的總體框架模型 (一)知識採納(接受)導致知識創新行為的發生機理 (二)知識實施(執行)帶來知識創新績效的發生機理 第四章 創新驅動下的企業知識接受行為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一、理論基礎 (一)理性行為理論 (二)計劃行為理論 (三)技術接受模型 (四)社會認知理論 (五)團體創新氛圍理論 二、影響因素和研究模型 (一)企業知識接受行為的前置影響因素 (二)企業知識接受行為的調節因素:知識搜尋能力 (三)企業知識接受行為的結果變數:知識創新行為 (四)研究模型 三、研究設計與數據收集 (一)量表設計 (二)數據收集 四、數據分析與模型檢驗 (一)測量模型信效度檢驗結果 (二)結構模型顯著性檢驗結果 (三)結構模型假設關係檢驗結果 (四)調節變數的效應檢驗 (五)結果討論 第五章 績效目標下的企業知識執行行為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一、理論基礎 (一)創新擴散理論 (二)兩團體文化差異理論 二、影響因素和研究模型 (一)企業知識實施(執行)行為的前置影響因素 (二)企業知識實施(執行)行為的調節變數:企業知識吸收能力 (三)企業知識實施(執行)行為的結果變數:企業知識創新績效 (四)研究模型 三、量表設計與數據收集 (一)量表設計 (二)數據收集 四、數據分析與模型檢驗 (一)測量模型信效度檢驗結果 (二)結構模型顯著性檢驗結果 (三)結構模型假設關係檢驗結果 (四)調節變數的效應檢驗 (五)結果討論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一)知識創新與知識利用解決的是知識的生產與利用的平衡問題 (二)知識的有用性影響企業的知識接受行為 (三)知識的易用性影響企業的知識接受行為 (四)自我效能顯著影響企業的知識接受行為 (五)企業創新氛圍顯著影響企業的知識接受行為 (六)知識的類型顯著影響企業的知識執行行為 (七)文化溝通——企業與科研工作者之間的價值取向顯著影響企業的知識執行行為 (八)社會聯結機制——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的互動強度和溝通渠道的順暢顯著影響企業的知識執行行為 二、對策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者的社會接觸機制 (二)提高企業知識利用水平 (三)完善商會和行業協會的社會服務機制 三、理論貢獻 (一)以知識採納(接受)和知識實施(執行)兩類行為為抓手,從宏觀上把握了知識利用的過程 (二)將公共組織的知識利用理論遷移至企業知識利用環境中並加以深化 (三)通過對知識利用與知識創新過程的剖析揭示了知識利用促進知識創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