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第十工廠檔案彙編 (全七冊)精-抗日戰爭檔案彙編 9787101151152 重慶市檔案館編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NT$22,8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第十工廠檔案彙編 (全七冊)精-抗日戰爭檔案彙編
ISBN:9787101151152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重慶市檔案館編
叢書名:抗日戰爭檔案彙編
頁數:356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042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第十工廠檔案彙編 (全七冊)精-抗日戰爭檔案彙編 787101151152 重慶市檔案館編

內容簡介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民政府為支撐抗戰,實施了東部各兵工廠內遷戰略,其中絕大部分兵工廠遷到了重慶。與此同時,國民政府為適應戰爭需要,又在重慶新建了一批兵工廠。到抗戰勝利前夕,重慶的兵工廠多達十七家。隨著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對各兵工廠生產職能和出品有計劃的調整,在渝各兵工廠形成了分工明確、互相配合的生產格局,除先進的坦克不能製造生產外,戰爭所需其他常規武器,如大炮、輕重機槍、擲彈筒、步槍、甲雷、手榴彈以及各種槍彈等,均能生產且質優量多。重慶成為抗戰時期我國兵器工業的主要聚集地和兵工生產中心,也是供給中國正面戰場數百萬軍隊進行對日戰爭的主要武器來源地。
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第十工廠,前身為一九三六年三月籌建的株洲兵工廠籌備處,后改稱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一九三八年六月,奉令遷渝,一九四一年一月,改稱為兵工署第十工廠,主要產品為二十毫米、三十七毫米彈徑小型炮彈和六十毫米追擊炮及其炮彈。
重慶市檔案館選用館藏抗戰時期該廠檔案原件影印,編纂出版《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軍政部兵工署第十工廠檔案彙編》,全書共七冊。全書選用檔案的形成時間起自一九三五年,迄至一九四五年(個別材料為了保持完整,作適當的延伸),主要分為機構沿革、章則辦法、會議記錄、職工名冊、生產概況、財務等六個部分,分別按時間排序。內容涵蓋該廠抗日戰爭時期的大事記、遷移概況、章則辦法、會議記錄、人員名冊、生產過程、出品情況、業務計劃報告、財務報表等方面,全面、客觀地反映了該廠在抗戰時期的機構沿革、生產管理、職工概況與財務情況,真實地反映了該廠對支撐長期抗戰、為西南大後方經濟建設和兵工廠人才培養做出的重大貢獻。
該書選用檔案多數為全文影印,對於個別篇幅大但符合選材要求內容較少的作了節選。檔案中原標題完整或基本符合要求的使用原標題,原標題有明顯缺陷的進行了修改或重擬,無標題的加擬標題。檔案所載時間不完整或不準確的,作了補充或訂正。形成時間只有年份的檔案,排在該年末;只有年份、月份而無具體日期的,排在該月末。
該書使用規範的簡化字。對標題中人名、歷史地名、機構名稱中出現的繁體字、不規範異體字等,予以徑改。限於篇幅,該書不作註釋。
由於時間緊,檔案公布量大,編者水平有限,在編輯過程中可能存在疏漏之處,歡迎斧正。

目錄
總序
編輯說明
第一冊
一、機構沿革
兵工署署長俞大維為報送自造大炮整理計劃設計情形及經費概算致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簽呈(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蔣介石、俞大維關於漢陽炮廠建設費預算及械彈移川事的來往電(一九三五年八月三十日、九月六日)
兵工署關於整理漢陽炮廠籌制新炮及試造遙控船經費支配和工作程序致軍事委員會的簽呈(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俞大維、蔣介石關於三百萬元兵工建設費支配及建設二公分炮彈廠事的來往電(一九三六年二月三日、六日)
兵工署關於派技術司炮兵科科長庄權籌備在株洲建設兵工廠致該員的訓令(一九三六年三月十四日)
庄權關於建議株洲兵工廠籌備處改名為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致軍政部的簽呈(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庄權為報送株洲兵工廠籌備處編製及預算書致兵工署的簽呈(一九三六年四月)
附一: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一原名株洲兵工廠籌備處(編造全部籌備費支付預算書)
附二:軍政部兵工署株洲兵工廠籌備處員兵編製及額級薪餉表
庄權關於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籌備情況致兵工署的簽呈(一九三六年六月三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關於任命陸君和為駐漢辦事處主任致該員的訓令(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陸君和關於駐漢辦事處成立日期及地點致庄權的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為報告駐漢辦事處成立日期致兵工署的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駐漢辦事處為報送組織及工作系統表致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的呈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附一:炮兵技術研究處駐漢辦事處組織系統表
附二:炮兵技術研究處駐漢辦事處工作系統表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為報告接收漢陽炮廠日期及擬適用原定編製補充人員致兵工署的呈(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五日)
附漢陽兵工廠炮廠編製
株洲兵工廠組織表及說明書(一九三六年)
兵工署關於已核准所報編製給炮兵技術研究處的指令(一九三七年六月十四日)
附一:修正軍政部炮兵技術研究處暫行編製表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為駐漢辦事處應參加漢陽兵工廠防務管理並由漢陽廠指揮致駐漢辦事處的電
(一九三七年八月三日)
庄權為器材遷移請派部隊保護致湖南省主席何鍵的函(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一日)
何鍵為已布置株洲兵工廠保衛事宜復庄權的函(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二日)
兵工署為檢發修正漢陽炮廠編製表給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的指令(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附二:修正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漢陽炮廠編製表
庄權關於接任漢陽辦事處主任應注意事項致趙達的箋函(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為趙達任駐漢辦事處主任致兵工署的電(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自成立日起至一九三七年底工作概況表附預計各廠出品日期表(一九三七年)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關於委任馬運復為駐辰溪辦事處主任致該員的訓令(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四日)
兵工署第十工廠一九四四年大事記(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九日)
兵工署第十工廠為檢送一九四五年一至三月大事記致製造司的箋函(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軍政部兵工署第十工廠編製表(一九四五年八月)
兵工署第十工廠為檢送一九四五年四至六月大事記致製造司的箋函(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一日)
兵工署第五十工廠忠恕分廠沿革及概況(節略)(一九四八年四月十二日)
兵工署第五十工廠忠恕分廠沿革史(節略)(一九四九年)
第二冊
二、章則辦法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駐漢辦事處辦事大綱(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任用調用職員暫行辦法(一九三六年五月)
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組織規程草案(一九三六年八月)
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辦事規則草案(一九三六年八月)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購料程序草案(一九三六年)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符號暫定使用規則一一九三八年一月)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為檢送防空規則及空襲時應注意事項致下屬各部門及相關單位的通知(一九三八年四月四日)
附一: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防空規則
附二:遇有空襲警報時應注意之事項
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駐渝辦事處辦事規則大綱(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一日)
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運輸大隊辦事規則大綱(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二日)
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董家?留守處辦事規則(一九三八年十月)
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值日規則(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修正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防空規(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工料管理暫行辦法(一九三九年三月十六日)
修正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防空規則(一九三九年四月一日)
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職員服務須知(一九三九年四月一日)
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駐昆明辦事處暫行組織大綱(一九三九年四月八日)
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公役服務規則(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攜出物品查驗放行暫行規則(一九三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汽車運輸隊遵守事項(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六日)
修正軍政部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職員服務須知(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工具管理暫行辦法草案(一九三九年)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錄用士兵公役資格簡則(一九三九年)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管理渡船規則(一九四?年一月九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工務組材料庫江邊交貨收料辦法(一九四?年六月四日)
兵工署炮兵技術研究處押運規則草案(一九四?年八月十四日)
軍政部兵工署第十工廠各廳處科室主管人員任用標準(一九四一年七月)
兵工署第十工廠作業課辦事細則(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一日)
兵工署第十工廠檢驗課辦事細則草稿(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五日)
兵工署第十工廠工務處工程師室辦事細則(一九四二年九月)
兵工署第十工廠購置科辦事細則(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五日)
三、會議記錄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前言/序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深入開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國家檔案局根據《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十三五」時期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工作總體規劃》的有關安排,決定全面系統地整理全國各級綜合檔案館館藏抗戰檔案,編纂出版《抗日戰爭檔案彙編》(以下簡稱《彙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一偉大勝利,也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貢獻。加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研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全國各級檔案館保存的抗戰檔案,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全面記錄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是研究抗戰歷史的珍貴史料。一直以來,全國各級檔案館十分重視抗戰檔案的開發利用,陸續出版公布了一大批抗戰檔案,對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罪行,謳歌中華兒女?力同心、不屈不撓抗擊侵略的偉大壯舉,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引導正確的歷史認知,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國家檔案局組織有關方面共同努力和積極推動,「南京大屠殺檔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記憶遺產」,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捍衛了歷史真相,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全國各級檔案館館藏抗戰檔案開發利用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的系統性和深入性方面仍顯不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地位和歷史意義相比,同這場戰爭對中華民族和世界的影響相比,我們的抗戰研究還遠遠不夠,要繼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抗戰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過檔案、資料、事實、當事人證詞等各種人證、物證來說話。要加強資料收集和整理這一基礎性工作「全面整理我國各地抗戰檔案、照片、資料、實物等」
國家檔案局組織編纂《彙編》,對全國各級檔案館館藏抗戰檔案進行深入系統地開發,是檔案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深入開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研究的一項重要舉措。本書的編纂力圖準確把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進程、主流和本質,用詳實的檔案全面反映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后十四年抗戰的全過程,反映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國共兩黨「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進行合作抗戰、共同捍衛民族尊嚴的歷史,反映各民族、各階層及海外華僑共同參与抗戰的壯舉,展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以歷史檔案揭露日本侵華暴行,揭示日本軍國主義反人類、反和平的實質。
編纂《彙編》是一項浩繁而艱巨的系統工程。為保證這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國家檔案局制訂了總體規劃和詳細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工作步驟和編纂要求。為保證編纂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嚴肅性,國家檔案局組織專家對選題進行全面論證,對編纂成果進行嚴格審核。
各級檔案館高度重視並積极參与到《彙編》工作之中,通過全面清理館藏抗戰檔案,將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宣傳、教育等多個領域涉及抗戰的內容列入選材範圍。入選檔案包括公文、電報、傳單、文告、日記、照片、圖表等多種類型。在編纂過程中,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和科學嚴謹的態度,對所收錄的每一件檔案都仔細鑒定、甄別與考證,維護檔案文獻的真實性,彰顯檔案文獻的權威性。同時,以《彙編》編纂工作為契機,以項目謀發展,用實幹育人才,帶動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夯實檔案館基礎業務,提高檔案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檔案館各項事業的發展。
守護歷史,傳承文明,是檔案部門的重要責任。我們相信,編纂出版《彙編》,對於記錄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發揮檔案留史存鑒、資政育人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