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1世紀亞非文明圈-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探討 ISBN:9787229174415 出版社:重慶 著編譯者:雷曉歡 譯 叢書名:國外人士看新時代 頁數:13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5009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大歷史觀為基礎,全面審視了亞非文明與西方文明之間的差異;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深入洞察亞非文明所依託的生產方式,以及建立在這種生產方式基礎之上的社會制度、文化價值等上層建築;從批判理論視角出發,對西方思想家關於亞非文明、政治制度、生產方式等的理論偏見給予駁斥。通過非洲學者的視角,肯定了中國的發展,闡述了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尊重文明多樣性給非洲國家帶來發展機遇,並對如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促進亞非文明復興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作者簡介 雷曉歡,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研究。參著《西方左翼學者的馬克思主義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十卷本)等多部,在《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報刊發表文章多篇。目錄 總序第一章 導言:命運共同體 第一節 重建全球化和非洲優先事項 第二節 振興亞非文明之極 第二章 文明多樣性與發展模式可替代性:解放理性的根本要求 第一節 主權:事關文明的問題 第二節 重新審視文明和文化的定義 第三節 超越文化相對主義 第四節 當代非洲思想中的后理性的、后民族的、后愛國主義 的思潮 第三章 尋找新的歷史文化交匯點:重新審視亞洲或非洲的生產方式 第一節 歷史文化延續性的優勢:中國奇?與悠久的歷史 第二節 亞非世界與亞非生產方式 第四章 「東方專制主義」:西方與亞洲類型國家之間衝突的根源 第一節 社會模式的不相容性:重新審視18世紀和19世紀的歐洲哲學 第二節 如何在禮制政體和貿易之間作出抉擇 第三節 貿易即自由 第四節 全球化和新時代的亞非民族精神 第五章 歷史多元性和異質性發展軌跡 第一節 亞洲的生產方式:超越普遍歷史的進化論方法 第二節 中國的興起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