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才論史 陳永譜 楊立法 97875720265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教育
NT$41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儲才論史
ISBN:9787572026515
出版社:上海教育
著編譯者:陳永譜 楊立法
頁數:20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903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內括: 史料的”選”與”用”在任務單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 邏輯鏈在教學景問題設置上的嘗試 —— 以《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為例 ; 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探析一一以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1課為例等。

目錄

史料的”選”與”用”在任務單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邏輯鏈在教學景問題設置上的嘗試
一以《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為例
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探析
一以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為例
禮尚往來:明嘉靖間遣明使與寧波文人的禮物饋贈往還一以策彥周良《初渡集》為中心
永嘉格局與西晉崩潰的關係探析
傳承歷史文化發揚地方精神
關於寧波城區地名文化的幾點思考
紅白玫瑰的起源和都鋒玫瑰的誕生
現代峰會外交:慕尼黑與G
從井頭山遺址的述新石器時期寧波農耕文化的起源論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原因
《維納斯的誕生》
-從三幅畫觀西方審美之潮
探究宋代性的社會生活
從日德蘭海戰看當今的發展方向
留存清醒之心,植根歷史沃土
觀近日新聞事件有感
小報紙,大作用
我看報刊在甘的非不合作運動會中的作用
從寧波大嵩看明朝抗倭
文化觸港而興,交流因港而盛
一論寧波港對中日文化的橋樑作用
淺談”借師助剿”政策的雙面性
論明朝君臣關係
從南京的三次變遷看中國對的態度
用筆桿子吹響的聲”紅色號角”
_中創辦的份日報《熱血日報》
淺談唐代兩稅法的歷史背景及其對唐宋商品濟發展的意義
工業前後中西方社會發展比較研究
從清朝頂戴花翎看冕服制度變遷
從鐵路裡望見歷史
脊獸
輕觸厚繭之下的紅色脈搏
一淺析”一戰”勞工對我國事業的貢獻
生長在中國文化土壤裡的洛可可藝術
一一初探中國文化傳播史
賞唐裝華服,觀四世沉浮
一一從唐朝子服飾變化探社會變遷
“致”與”行”,”談”與”用”
一陽明心學與黃宗羲世致用思想的誕生
幣改風波後的”意外收穫”
世紀30年代幣制改革後中國外交局勢展及反思明代監察制度與中國現代監察制度對比研究
“玉”見良渚
-以玉文化溯中華文明起源
中醫近代發展歷程及其現代化探索
從明朝海洋貿易方式論述白銀從寧波港流入對中國的影響
人口因素對清朝社會發展影響淺論

摘要
史料的”選”與”川”在任務單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1 基於兩個變化。14年浙江省開始實施高考改革新方案,其中明確提出實行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這在高考招生考試改革中是一次重大的變革;15年10月出爐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修訂版)》,以及16年的終版,都突出了歷史學科的專業化和歷史學科特質,強調歷史課程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核心。
2 源於兩種需求。學生要”有效地學”:學鍵在於思考,而推動思考的是一些具體的任務。教師要”有效地教”:參與課程標準修訂的何成剛研究員指出,史料教學是提升歷史核心素養的根本教學方法。
3 迫於兩個困境。筆者16年任教高二,在安排複時,遇到了兩大難題:首先是缺乏與新高考以及新標準相適應的複;其次是學生在該年10月參加次考試,複比以前縮短了4-6個月,而複增加了兩個模塊。
(二)研究的基礎和現實意義
基於以上現實,我們的複也行適應性調整,從複度安排到難度把握再到資料選用等都不能再沿用之前的驗。調整的核心要求是要省時,結合此前我校教研組的”有效學堂變革優秀試點項目,筆者決定在高二選考複人任務單模式,並且將如何篩選和使用史料作為此次任務單教學實踐研究的突破口,既是針對次新高考複的嘗試,也是對”有效學堂變革項目的深入拓展,
二、有關概念的界定
1、任務單複
學單是學的主要形態,它具有支能。它是教師依據學,為達成學而設計的學的載體。它是激發全體學生的學性,引導他們自主參與,通過各種形式的學,在教師的幫助下,在達成學的過程中,提高學,掌握學,養成學,提的媒介。
15年底,筆者所在歷史組的”基於學的高中歷史課堂‘學單’設計與運用”作為全市的歷史學科項目被評為溫州市第二批”有效學堂變革優秀試點項目。我們以任務單為依託,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後任務串的設置,更加明確了教與學的目標,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學,較為明顯地提高了課堂效率。為了將這個項目深人推廣,本教研組把對任務單教學的實踐研究從新課引人到學考以及選考複,期望能提高複課堂效率。
2 史料教學
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提到:”史料,為史之組織細胞。”它是再現歷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據,也是歷史教學的基礎,歷史的無窮魅力也在於含了大量豐富的史料和內涵。離開了史料,歷史知識就成了無本之木來,隨著新課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廣,高中歷史試題更加重視對材料處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種材料為載體的高考試題不斷增加,史料在高中歷史教用也越來越普遍,史料的選取與運用的有效性也就備受關注。
3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重要的部分,是提出了以培養和提高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核心的課程與教學的新理念。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徵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歷史知識、能力和方法、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主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