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 (2023) ISBN:978752283536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張旗 叢書名:北京非遺藍皮書 頁數:41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4619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髮展報告(2023)》以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的重要問題及北京非遺在北京城市建設發展的重大議題中的作用為著眼點,致力於打造北京非遺融合城市建設發展的文化樣板。全書分為總報告、北京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北京非遺的數字化、北京非遺與鄉村振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中的非遺和優秀案例六大板塊,對北京非遺在傳承保護、數字化傳承、鄉村振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等領域所呈現出來的重要發展成果、優秀實踐案例、舉措與做法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為有關領域的政府決策及下一步更加有效開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作者簡介 張旗,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遺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民族技藝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館員,北京工藝美術行業電子刊物《工藝北京》副主編,北京老字號品牌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委員。主要研究領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工藝的理論與實踐、文化創意設計與應用等。主持完成北京哲社基金重大項目「北京民間工藝美術史」、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傳統京劇劇裝傳承人才培養」等。北京工藝美術學術論壇、大運河非遺論壇等學術活動的策劃者和發起人。目錄 Ⅰ 總報告B 1 精彩不斷,未來可期——2022年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績、問題與發展對策 鄧苗 鍾伯雄 張旗 Ⅱ 北京非遺的保護與傳承 B 2 融入與出新——2023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趨勢與新動向 喬曉光 蘇歡 李旺 B 3 2022年北京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評估工作及有關認識——激勵、規範、促進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重要舉措 石振懷 B 4 北京市端午節民族志調查研究 張祖群 李潘一 王瀅 盧成鋼 韓月月 B 5 北京古建技藝傳承研究 段牛斗 Ⅲ 北京非遺的數字化 B 6 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字化展陳平台建設研究報告 賈志傑 B 7 元宇宙賦能北京非遺傳承創新探析 吳帆 張淼 B 8 從數字化趨勢看大興區非遺保護與傳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阮海雲 趙玉良 衛東海 B 9 「短視頻+」模式下的非遺保護與利用——以抖音平台上的北京非遺為例 宋嘉琪 B 10 非遺IP賦能電子遊戲產業的經典案例與主要路徑研究——兼論北京非遺與電子遊戲產業跨界合作的意義 李媛媛 B 11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與傳承主體態度的關聯性研究 徐燕妮 張辰 B 12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智設計的可行路徑研究 賈冉 Ⅳ 北京非遺與鄉村振興 B 13 北京鄉村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研究 詹雪芳 石美玉 B 14 鄉村振興背景下京西傳統村落中非遺保護利用的基層實踐——以門頭溝區龍泉鎮琉璃渠村為例 何樂康 董永俊 B 15 長城文化帶(北京段)非遺與鄉村雙向賦能的融合模式研究 朱利峰 B 16 2022年北京非遺研學體驗調查與發展策略研究 郝秦玉 王瓊珊 Ⅴ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中的非遺 B 17 非遺視角下絲織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問題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區東韻絲綢文化藝術館為考察點 王雅觀 B 18 表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區里二泗村小車會為例 廖欣梅 B 19 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賦能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路徑與策略研究 王劍 陳喜波 王洪見 B 20 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路徑探究 曾澤伊 王銘 Ⅵ 北京非遺的優秀案例 B 21 北京牙雕工藝發展與保護傳承策略研究 劉東亮 B 22 北京地區皮影文化發展的現狀及問題研究(2022∼2023年) 林中華 B 23 天壇中和韶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以人才培養為中心 王玲 B 24 北京傳統泥塑玩具兔兒爺發展現狀調研 滕曉鉑 B 25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問題研究——以北京市丰台區三路居新善吉慶開路老會為例 姜芷若 B 26 北京遙橋峪城堡活化利用的探索與實踐 李衛偉 居敬澤 李哲文 李偉 張雋 Abstract Contents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